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梦想与五个重庆建设的关系

城市梦想与五个重庆建设的关系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即系统与外部环境由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表现的性质和功能等。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城市梦想与五个重庆建设的关系

第二节 系统理论与“五个重庆”建设的关系

“五个重庆”建设把“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和“健康”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整体战略部署,并通过各个领域的建设,促进整个系统的优化,体现了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

一、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由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1932年提出“开放系统理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它泛指由一群有关连的个体组成,根据预先编排好的规则工作,能完成个别元件不能单独完成的工作的群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系统一词下了几十种定义,归纳起来,核心内容涵盖3个方面: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部分)组成的,这些要素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本身就是一个系统;②系统有一定的结构,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和制约。③系统有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即系统与外部环境由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表现的性质和功能等。以上3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把他的系统论分成狭义系统论与广义系统论两部分,狭义系统论着重对系统本身进行分析研究;广义系统论则是对一类相关的系统科学来理性分析研究。其中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①系统科学,即各门科学(如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科学)中的“系统”的科学探索和科学理论,以及适用于所有系统(或确定的支级系统)的原理性学说——一般系统论。它就是对“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探索,至今已经研究出处理系统的新的概念、模型和数学领域,如动态系统理论、控制论、自动机遇论以及集合论、网络理论、图论系统分析方法;②系统技术,这就是现代技术和社会所提出的问题,它包括计算机、自动化、自调节机构等“硬件”以及新的理论成果、学科等“软件”,涉及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等领域;③系统哲学,即由于引进“系统”这个新的科学范式(与经典科学那种分析的、机械的、单向因果的范式大不相同)而产生的思想和世界观的重新定向。和所有范围宽广的科学一样,一般系统论也有它的“科学之后的”方面,即哲学方面,包括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3]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往研究问题,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是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奠定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但是它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正当传统分析方法束手无策的时候,系统分析方法却能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生面地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有效的思维方式。所以系统论,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地应用。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而且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系统观念正渗透到每个领域。当前系统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朝着统一各种各样的系统理论,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目标前进着。有的学者认为,“随着系统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系统(理)论,而这些系统(理)论的统一业已成为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www.xing528.com)

(二)系统理论及系统哲学的基本思想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也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他用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则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如人的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就失去了其基本作用。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运用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个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系统哲学的基本含义。系统哲学是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系统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普遍本质,揭示系统物质世界发展的内在源泉、本质与动力、基本状态和总的趋势,揭示支配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有:自组(织)涌现律、层次转化律、结构功能律、整体优化律和差异协同律。其中,整体优化律是系统哲学的基础规律,它从系统整体出发,到系统整体内在要素构成的相互作用,揭示了系统运动的趋势和方向。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属性。这里的整体性不是机械地简单相加,而是有机地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各个过程中相互影响的系统整体。优化是系统乃至整个客观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对社会各系统结构功能的优化,是人类不懈的价值追求。系统事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系统事物由其内部根据和最适条件相结合而出现优化状态、系统的优化过程和优化功能,是系统普遍的必然规律,这个规律在系统哲学中表现为整体优化律。它是自组(织)涌现规律的延伸与发展,是每个层次上的涌现优化,是差异协同在整体上的表现,是结构功能的整体属性,是层次转化的结果。

二、“五个重庆”建设体现了系统哲学的基本思想

“五个重庆”的提出符合系统论的原理,贯穿了系统哲学的思想。

“五个重庆”体现了系统论的整体观念。“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5个方面构成了“五个重庆”的整体,是重庆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战略决策,是重庆未来发展的方法路径,这正是系统理论中最基本的整体性思想。“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单独分析,各有其特殊任务、功能和目标,但从其推进过程及实现的功能看,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畅通、森林和平安是宜居的重要内容,前三者做好了,宜居的效果就会体现出来,相反,则会影响“宜居重庆”建设的进程和效果。“五个重庆”之间的关系正体现了系统理论的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及动态平衡性基本思想。从“五个重庆”推进建设的实践来看,5个方面均根据各自不同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等情况,提出了不同阶段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充分体现了系统论的时序性基本思想。

“五个重庆”体现了系统哲学的整体优化律这一基础规律。“五个重庆”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相互协调推进的“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5个方面构成了推进总体目标实现的内在源泉,揭示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动力。以“健康重庆”为例,其追求的除了人民身体的健康外,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健康的精神状态,一种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乐于创业的激情和精神。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人类的关键装备不是技术,而是他们的精神。”中国改革开放就是在思想大解放的旗帜下取得成功的。经济的成功又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发展。人类意识、文化、传统不是一个平和、中性的涌现,它或是催化剂,或是滞后剂。当代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上千个民族和地区的发展,充分说明了物质与文化、政治之间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相互加速(或相互减速)的耦合关联与交互作用。中国的五四运动辛亥革命、马列思想的输入等都说明了文化思想的新涌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健康重庆”所追求、营造的一个地区发展的精神、文化和动力,将是推进物质形态的世界实现新跨越的强大利器,也将推动“五个重庆”这个系统实现整体优化,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