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上存在与企业所有制有关的“价格歧视”现象,即私营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融资约束差异;同时,中国金融机构自身效率偏低,金融体系并未真正发挥调节货币资本供需的作用。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投资决策和投资效果。因此,本书致力于探讨:①在中国现行金融体系内,私营与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差异是如何形成的;②在外生的融资约束条件下,私营和国有工业企业的投资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的异同;③融资约束差异对工业部门的投资总规模、部门增加值以及对部门内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效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本书以新古典主义综合理论为框架,从中国现实出发:①在微观层面上,构建金融机构信贷决策模型,并从中导出私营和国有企业融资约束差异的生成机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构建私营和国有企业的生产以及投资决策模型,推出影响两类企业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②在宏观层面上,将融资约束差异的代理变量引入工业部门投资模型,定性和定量分析融资约束差异及其变化对中国工业部门投资规模的影响;通过构建工业部门的生产函数,测算两类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资本边际产出以反映其投资效果。③采用管理学研究方法,选取两家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比较二者的投融资行为及经营情况,以验证和充实实证经济学的研究结果。
上述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的主要结论如下:
(1)在中国现行金融体系内,私营与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差异的形成原因在于:①金融市场由少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所垄断,缺少竞争,使市场分割行为成为可能;②由于财产所有制的不同,向私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风险高于国有企业;③受政策性因素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更倾向于为国有企业提供较为优惠的贷款条件。
(2)企业投资决策一方面取决于经营目标,另一方面取决于融投资环境:①国有企业除了盈利目标外,也具有促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性功能,当融资条件相对优惠时,其投资更具扩张性,资本使用效率相应降低;②私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但由于具有“价格歧视”的融资条件约束,其投资规模受限,表现为资本边际产出要高于国有企业。(www.xing528.com)
(3)金融发展和金融市场化将缓解私营和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差异,这意味着:①私营企业可能会因为融资成本相应降低而扩大投资规模;②国有企业可能因为融资成本相对上升而缩小投资规模。本书构建的工业部门投资行为模型显示,在中国现实条件下的金融发展对工业部门的整体投资规模扩张有积极作用,同时提升工业部门潜在的生产能力。由此可见,推进中国金融市场化有利于经济增长。
(4)基于本书构建的中国工业部门生产函数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价金融发展以及消除融资约束差异的产出效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①中国工业部门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消除融资约束差异、降低私营企业融资门槛有利于提高工业部门的整体产出效率;②私营企业的资本边际产出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带有“价格歧视”融资约束不仅制约了该部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工业部门的整体发展;③国有企业的资本边际产出低于私营企业,这一差异和融资约束差异不无关系,反映了资源使用的低效率;④近年来,国有企业的资本边际产出呈缓慢回升态,这与伴随投资而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关;私营企业的资本边际产出则持续下行,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相对滞后,这或与过严的融资约束造成企业长期投资不足有关。
综上所述,中国现行金融体制内产生的融资约束差异不仅对私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同时也引起了金融资本的误配和资源的低效率使用,进而导致工业部门生产能力并没有完全释放。深化中国金融改革,推进金融市场化进程可以弱化私营和国有企业之间的融资约束差异,提高要素产出效率,为中国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