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各省份工业废物治理效率的不稳定性分析

各省份工业废物治理效率的不稳定性分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2011~2015年间,各省份和地区的效率值波动均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部分省市区效率波动则尤为明显,以新疆为例,其工业废水治理效率从3.80、2.66降到不足0.50;再以西南地区为例,其工业废气治理效率从2.36降至1.50左右;再以华北地区为例,其工业固体废物治理效率从8.004降至不足0.100。

各省份工业废物治理效率的不稳定性分析

本文使用EMS1.3软件,选取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三个维度的投入产出指标,构建基于产出导向的可变规模报酬的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十二五”期间7个地区、31个省市区的工业环保投入效率进行了评价,根据所得效率值及算术平均值大小作出排名,并利用其分析了省际、区际和年际间的投入—产出特征差异。

研究总体上发现:(1)从区域角度看,主要发达地区(如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工业环保投入效率低,主要不发达地区(如西北和西南地区)工业环保投入效率高;(2)从动态变化看,各省份、地区的效率值波动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但效率排名大多保持稳定;(3)从治理领域看,工业固体废物治理效率最低,其效率值和排名波动较大,不同领域治理效率的关系是: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据此,总结如下:

第一,我国在工业环保领域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有待改善。

无论是从工业废气、废水还是固体废物处理的领域来看,全国都仅有少数省份能达到超效率DEA有效,并且达到相对有效的年份也不多。在工业废水治理领域,仅6个省份达到过相对有效,其中河北达到了4年DEA有效,青海和新疆分别达到3年和2年的DEA有效,而辽宁、广西和贵州均仅达到1年的DEA有效;而在工业废气治理领域则相对良好,有7个省份在更多的年份里达到过相对有效,其中贵州、西藏、宁夏和新疆均达到5年DEA有效,黑龙江和陕西分别达到4年和3年的DEA有效,辽宁也有1年的DEA有效;在工业固体废物治理领域,总体上来看其治理效率值极低,其中仅有河北、上海和甘肃达到了2年DEA有效,安徽、河南和宁夏达到了1年DEA有效。这些领域的情况说明我国当前在环保领域总体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效率却没有跟上。

第二,我国工业环保领域投入效率差异明显,呈现两极化态势。

无论是从不同省份、地区甚至是地区内部的角度来看,工业环保投入效率的差异都十分明显。以综合治理效率值为例,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效率均值分别达到了3.43、2.49和2.77,相比之下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仅为1.21、1.07和0.96;即使是在区域内部,不同省份效率水平的差距依然很大,如西南地区的西藏达到了7.52,但重庆、四川和云南仅为1.00左右,这体现出我国当前在工业环保领域的投入效率差异明显,呈现两极化态势。(www.xing528.com)

第三,我国工业环保投入仍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稳定的机制与体系。

在2011~2015年间,各省份和地区的效率值波动均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部分省市区效率波动则尤为明显,以新疆为例,其工业废水治理效率从3.80、2.66降到不足0.50;再以西南地区为例,其工业废气治理效率从2.36降至1.50左右;再以华北地区为例,其工业固体废物治理效率从8.004降至不足0.100。结合对原始面板数据的分析也发现,这五年来对环保的投入不够稳定,部分省份甚至呈现剧烈波动的态势,表明当前政府对环保的投入仍然缺乏较为稳定的机制与体系。

第四,我国对工业固体废物的治理领域缺乏重视。

在2011~2015年间,各省份和地区的工业固体废物效率极低,大部分省份的投入效率值均不足0.100,其中接近一半的省份(共15个)甚至低于0.050,即使是效率相对较高的河北,若将其2012年的极端值情况排除在外,其效率实际上也并不高。这充分反映政府相关部门对工业固体废物治理领域缺乏重视,导致了对相关领域的投入欠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