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装版型设计一般流程
衣身原型是在充分考虑了人体活动需要及结构的科学性而建立起来的,只能作为男装版型设计的基础,男装版型设计要根据款式风格的要求进行。下面简要介绍以下男装版型设计的一般流程。
(1)根据款式风格要求制定规格。
(2)确定男装原型结构形式:即确定梯型原型结构、箱型原型结构还是梯型—箱型原型结构,以便采用最佳形式消除前、后衣身浮余量,同时要考虑是否有垫肩设计。
(3)确定衣长:在设计中要考虑是确定前衣长还是后衣长,一般来说,衣身下摆呈水平状,确定前、后衣长均可;衣身前长后短,先确定后衣长为佳。
(4)确定前、后胸围增减量:这里首先要明确男装上身原型的胸围已经包含了16cm的放松量,如果成品胸围B-净胸围B*大于16cm,就要进行增加;如果成品胸围B-净胸围B*小于16cm,就要适当减小。
(5)确定袖窿开深量:男装原型的前袖窿深是按0.1h(身高)+9cm计算的,如果前身袖窿直接开深,浮余量作为袖窿的松量,这样实际的袖窿深就可以按0.1h(身高)+9cm计算;如果采用梯型平衡,前身腰围线下放的方式,这样前袖窿深就只有0.1h(身高)+9cm-B*/40来进行计算。根据款式风格要求,袖窿深还应适当开深或开浅。如宽松风格的服装,胸围的加放量比较大,袖窿就要适当开深;贴体风格的服装,胸围的加放量比较小,袖窿就不能开深,甚至可以适当开浅。
(6)确定腰围线:原型的腰围线是按净体比例确定的,由于内穿衣服厚度的影响,腰围线要根据要求适当降低。
(7)确定搭门。
(8)确定领口。
(9)确定肩斜度。
(10)确定肩宽。
(11)确定前背、后胸宽。
(12)确定袖窿形状。
(13)根据胸腰差确定腰围大。
(14)根据胸臀差确定下摆。
(15)确定前、后衣片的省线、袋位等。
(16)袖子设计。
(17)领子设计。
(18)附件设计。
(19)面板设计。
(20)里板设计。
二、男装版型设计实例
下面以中式外套版型设计为例,介绍服装版型设计流程。
1.分析款式特点 本款服装为中式外套,立领、两片袖(袖口开衩,装有三粒样扣)、单排五粒扣、前衣片两侧各设一个明贴袋、四开身结构有背缝,直身式(略收腰)、平下摆,款式风格为较宽松式(图2-31)。
图2-31
2.制定规格(以170/88A为中码)
衣长L=0.4h+6cm=0.4×170cm+6cm=74cm
胸围B=B*+22cm=88cm+22cm=110cm
肩宽S=0.3B+13cm=0.3×110cm+13cm=46cm
(也可以按净肩宽43.6cm+2.4cm=46cm进行设计)
领围N=0.25(B*+内衣松度)+(15~20)cm
=0.25×(88+3)cm+18.25cm=41cm(调节为整数)
(或按净领围36.8cm+4.2cm=41cm设计)
袖长SL=0.3h+(8~9)cm+垫肩厚=0.3×170cm+8cm+1cm=60cm
[或按全臂长55.5cm+3.5cm+1cm(垫肩厚)=60cm]
腰围W=B-(0~6)cm=110cm-6cm=104cm
臀围H=B+(0~2)cm=110cm+2cm=112cm
袖口大CW=0.1(B*+内衣松度)+(5~6)cm=0.1×(88+3)cm+5cm=14cm
3.建立规格表(表2-14)
表2-14 中式外套规格表(170/88A)
单位:cm
4.确定原型结构形式 本款服装采用梯型—箱型原型结构形式较好,前衣身胸围线以上的浮余量部分通过撇胸进行消除,部分作为腰围线下放量进行消除;后衣身背宽线以上的浮余量大部分采用肩部缩缝进行消除,少部分放在袖窿作为松量。另外,由于设有垫肩,原型中的浮余量要适当减小。
(1)由于垫肩厚度为1cm,因此前、后浮余量都要减少0.7cm,剩余的浮余量作为变化处理(图2-32)。
(2)前浮余量(剩余的)通过撇胸(自然撇门量为1cm)进行消除,剩余的部分以前腰围线下放进行消除;后浮余量(剩余的)在肩部转移0.7cm通过缩缝消除,余下的作为袖窿松量。
5.确定胸围 本款中式外套属于较宽松式服装,考虑了内穿衣服的厚度及服装风格,加放量为22cm,等于比原型的16cm多了6cm,这就需要在前、后片的侧缝处加放3cm(1/2制图)。又考虑到本款服装有背缝,会在后中胸围线处偏进1cm,因此前、后片侧缝需要增加4cm(图2-33)。
6.加搭门 本款为单排扣,搭门的宽度取2.5cm(单搭门的宽度约为纽扣的直径,双搭门的宽度为6~10cm,根据设计而定)。
7.确定衣长 衣长的确定有定前衣长或定后衣长两种形式,本款服装是确定前衣长的,后衣长的衣长线要比前衣长短,前浮余量在腰围线下放,以保持结构的平衡(图2-34)。(www.xing528.com)
图2-32
图2-33
图2-34
图2-35
8.确定前、后胸围宽 前、后胸围宽可以按B/4来定,也可以前胸围宽按B/4-1cm(前后差)、后胸围宽按B/4+1cm(前后差),具体根据设计来定,一般合体型、较合体型服装应当考虑前后差,较宽松型、宽松型服装可以不考虑(图2-34)。
9.确定臀围线HL 臀围线HL是从后腰围线WL向下平行量取20cm(图2-35)。
10.确定后背缝线 后背缝线是从后领口深点至后胸围线的上2/5起点,在后胸围线处偏进1cm,在臀围线处偏进2.5cm,并延伸至后下摆(图2-35)。
11.确定前、后腰围大 本款为直身式,胸腰差为6cm,1/2制图只需收掉3cm,由于后腰中偏进了2cm,因此只需在前腰处收2cm的省道即可(如果不设计省道,则可在前、后侧缝各收1cm)。
12.确定臀围大 本款的臀围尺寸为112cm,比胸围的尺寸大2cm,由于后片胸围线处偏进了1cm,臀围线处收进2cm,这样校验下来需要在臀围线处放出2cm,即前、后臀围各放出1cm(图2-36)。
13.画顺前、后下摆 画前、后下摆时,要确保前、后侧缝对应相等。
14.领口设计 原型中的领口为基础领口,服装款式中的领口形状要在基础领口上进行设计。本款因有内穿衣服的厚度,因此后领口宽开大0.3cm,抬高0.3~0.5cm。前领口宽开大0.3cm与后领口宽同步,领口深开深0.5cm(由领型来定)(图2-37)。
15.肩部设计 原型中的肩宽比实际肩宽要小得多,因此应根据实际肩宽进行追加或直接量取,又因为有垫肩设计,故肩点要抬高0.7cm(肩部抬高量=0.7×垫肩厚度1cm)。确定后肩宽时应按S/2+2/3的肩部缩缝量计算,前小肩的长度等于后小肩的长度减去肩部缩缝量(图2-37)。
16.确定前胸宽、后背宽 一般来说,为了确保袖窿的稳定性,前、后宽的加放量等于肩宽的水平增量。在实际运用时,还要根据服装的风格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如本款为较宽松式风格,前冲肩为3.5~3.8cm、后冲肩为1.5~2cm为宜(图2-37)。
图2-36
17.确定袖窿深,画顺袖窿形状 由于男装原型是按加放16cm合体类服装结构设计的,因而,贴体类服装的围度设计略小,袖窿可适当开浅(即袖窿深线上移);相反,较宽松、宽松类服装的围度加放略大,袖窿设计也要相对宽松,因而,袖窿深可适当开深(即袖窿深线下移)。一般来说,袖窿开深量约为侧缝放量的1/2。本款服装的袖窿深线可开深1~2cm(图2-37)。
图2-37
18.绘制搭门 由于前领口处做了撇胸处理,因此搭门也应当向里面偏进撇门量,并画顺搭门(图2-37)。
图2-38
19.确定纽扣、扣眼位置 第一粒纽扣位高应在前领口深下1.5cm处,末粒纽扣的高度位于腰节线下8~9cm处,其余三粒纽扣距平分(图2-38)。
20.贴袋设计 贴袋前端与末粒纽扣位高度平齐,后端起翘0.8cm,袋口大15cm、袋深17cm、袋底大16.5cm(图2-38)。
21.胸省设计 胸省为枣核省,上端省尖距胸围线4~5cm,省中大2cm,下端省尖为腰节线下10cm,或在袋口下2cm处(图2-38)。
22.袖子结构设计 袖子的平面结构设计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属于比例分配制图法绘制袖子,这种方式简便,效率高,但准确性较差;另一种属于袖窿配袖,是根据实际袖窿的形状、长度在袖窿上绘制,这种方式直观、准确性较高,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配袖方式(图2-39、图2-40)。
绘制方法:
(1)复制袖窿形状,要求把相关的辅助线也进行复制。
(2)确定前袖窿切点,一片袖的切点就是前胸围大点;对于两片袖来说,可以根据前、后袖窿的中点前移1cm左右,这要根据袖窿的风格来定的,宽松袖窿不需要前移,合体类、较合体类袖窿都要适当前移。
(3)量取前、后袖窿弧长,分别为前AH和后AH。
(4)确定袖山高,首先根据前、后袖窿的平均深AHL,袖山高按0.8AHL确定,袖子越宽松袖山越低,袖子越贴体袖山越高,如表2-15所示。
图2-39
图2-40
表2-15 不同袖山风格的取值范围
(5)确定袖山中点、绘制袖山头,前AH+吃势-1.1cm、后AH+吃势-0.8cm。袖山吃势的设计是版型设计的重要内容,袖山的风格与面料的厚度都会影响袖山的吃势。一般来说,薄型衣料、宽松风格的袖山吃势为0~1.5cm;较厚衣料、较贴体风格的袖山吃势为2~3cm;较厚衣料、贴体风格的袖山吃势为3.5~4.5cm。也可以根据表2-16所示进行计算。袖山头的绘制如图2-39所示,袖子完成图如图2-40所示。
表2-16 不同袖山风格袖山缩量计算表
(6)袖肘线EL=0.15h+9cm+垫肩厚。
23.领子平面结构设计 领子的平面结构设计分为比例制图和领窝配领两种形式。比例制图简单易学,适合常规领子结构设计,具体绘制方法是根据前、后领窝弧线长度确定领子里口弧线,根据N/2确定领子上口弧线,前领翘度一般为1~2cm(图2-41)。领窝配领虽则麻烦,但比较直观且准确性高,具体配领方法是首先确定领子前端造型,其次是确定领子里口弧线的形状和长度,最后根据N/2的长度调整领子的外口弧线并完成领子的绘制(图2-42)。
24.复制版型净样 按结构图的轮廓线把前衣片、后衣片、大袖、小袖、领子、口袋等进行复制,再复制一些必要的辅助线,如省位、袋位、扣位、腰围线等,以确保版型的质量。
图2-41
图2-42
25.加放缝份,设计面子板样 根据不同的缝型在净样上加放缝份称为裁剪样板。一般来说,前后衣片的领口、袖窿加放0.8~1cm的缝份,肩缝、侧缝加放1~1.2cm的缝份,底边加放3~4cm的缝份,后背缝加放1.5~2cm的缝份;大袖的袖山头加放0.8~1cm的缝份,内、外侧缝加放1~1.2cm的缝份,袖口加放3~4cm的缝份;小袖弯加放0.8~1cm的缝份,内外侧缝、袖口同大袖缝份。
面子板样还要设计上对位剪口和标注。
剪口的深度一般为0.5~0.7cm,剪口位置有前衣片的绱领点、绱袖点及前、后衣片的腰围线处、袖子的内外侧缝、袖山头等。
标注是板样制作和归档的重要内容之一,标注的内容有:直丝缕(用双箭头表示,如果有毛向或有图案不能颠倒的,用单箭头)、款式名称或代号、号型规格、板样的部位名称、数量。如本款标注Z-170/88A前衣片面×2,Z表示中式外套,170/88A为号型,前衣片面2片等(图2-43)。
图2-43
26.设计里子板样 里子板样是在面子板样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在围度上要适当加放0.3~0.5cm,在长度上要适当减短,在折边处一般比面子短1.5~2cm,或者比净样长出2cm。当然,还要结合工艺要求进行考虑。里子板样也要进行标注和做对位标记(图2-44)。
27.设计衬板 衬作为服装重要的辅料,可以使服装挺括,同时提高工艺的质量。衬的设计要根据款式要求,相应的部位都要粘衬。因此要合理设计衬板也是服装版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衬一般有前身衬、挂面衬、后衣片的领窝衬、袖窿衬、袖山衬、折边衬等。在设计时,应按毛样板进行设计,考虑到粘衬时衬上的胶质融化、压薄变大,因此衬样板设计周边要略小0.3cm左右(图2-45)。
28.设计工艺样板 为了提高服装的制作质量,确保服装版型的稳定性,服装制作都需要借助一些工艺样板。工艺样板的设计以净样板为基础,至于设计多少要根据实际要求制作。如本款服装只需设计净领板、口袋净板,也可以设计省道定位板、扣子定位板等。
图2-44
图2-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