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将于2003年开始蓄水、通航、发电,2009年全部建成。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贯彻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方针,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改善生态,治理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举世关注。环境保护工作必须立足于世界环境保护前沿,贯彻“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用环境保护措施淘汰落后工艺和生产设备,保护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大力弘扬环境文化,促进先进文化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扎扎实实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危及人群健康和群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加大对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重点保护三峡水库水质。同时,必须全面加强三峡地区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强化执法监督提供切实的基础保障。通过体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状态,使三峡地区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快速发展,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自然生态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此,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一)推行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妥善安置农村移民,实现农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峡地区人多地少。农业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矛盾。三峡水库涉及农村直接淹房人口34.87万人,淹没耕地1.68万hm2、园地0.72万hm2。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势必增加土地环境压力。农村移民采取了种植业安置为主,结合养殖、二产业、三产业安置、养老金安置和投亲靠友等多种方式,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为促进三峡地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农业。其实质就是加强保护、管理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水和生物等自然资源,使农业生产率在无损于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得到持续增长,并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以增强其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措施如下。
1.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改造利用荒山草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农林移民安置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环境保护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坡耕地改造工程相结合,实现农业人口人均拥有0.8~1.0亩稳产高产农田,0.3~0.5亩经果林,使林草覆盖率达到45%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70%以上。对大于25°的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对小于25°的16万hm2坡耕地实行坡改梯工程。山、水、田、林、路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采取改良土壤,科学种田措施,使农田生态改善,逐步实现库区农业稳产高产。
2.科学施用化肥,采用绿色肥料,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发展生物农药
2000年,三峡地区化肥按纯量计算,施用总量15.37万t;农药折纯使用量为765.7t。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造成地力下降,农作物污染,成为长江水体污染重要来源之一。
要改善施肥结构,鼓励综合使用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大力开发和推广使用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菌肥料、叶面肥料等绿色肥料;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工厂化无土栽培车间,推广无公害综合性农作物技术。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推广压低害虫基数、保护害虫天敌和科学施用农药的综合技术。逐步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并严格控制使用。完善农药生产和使用的管理法规、标准,保证农药使用的环境安全。
探索不同流域、不同种植结构下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量、流失率及其对水污染的贡献率的科学核定,进行化肥、农药施用的环境安全控制。
3.严格控制乡镇企业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确保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乡镇企业已成为三峡地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与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有些乡镇企业技术落后,管理粗放,致使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污染环境相当严重。三峡农村移民规划二产业、三产业项目768个,安置移民7.86万人。为了使库区乡镇企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应依法强化乡镇企业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预防和整治。
4.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途径和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生态农业出现良好势头。2000年以来,万州生态环境实验站继续开展了地下地膜截水墙试验、坡耕地粮经复合垄作模式构建试验、裸岩石砾地开发利用试验、陡坡地生物篱农业技术模式构建试验,优良作物、蔬菜、经济果木、药材及引种试验等;秭归生态环境实验站开展了移民安置区水土保持与小流域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坡耕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经济作物合理施肥,库区反季节蔬菜基地建设等研究,这些都为库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加快高效、优质、高产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二)结合城市和县城迁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三峡地区应结合城镇迁建,对所有城市、县城进行统一规划,在新时期,使城市(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对策措施是:
1.制定和完善城市环境规划
三峡地区进行了初步移民安置区环境规划、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应新老城区进行统一环境规划。编制城市环境规划必须将环境、经济和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规划。既要分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又要考虑环境质量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健康的影响。各区县市要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充分考虑人口和经济规模及其增长速度、产业结构、资源配置、能源结构、工业布局、新区建设、城市交通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要保证将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土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与这些规划同步协调、同步实施。
2.治理城市水污染和保护供水水源
对迁建城镇和老城镇范围的水域要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划定水功能区,并明示标识;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网络,强化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实行水污染物的总量控制。重点做好供水水源地保护。(www.xing528.com)
提倡城市节水,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发展污水集中处理。迁建城区、居民区与公共建筑和工企业积极推广节水型洁具和建筑给水。各单位应采用节约用水先进技术,降低水的消耗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城镇排水应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在节水基础上进行设计建设,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合理压缩要处理的污水量,降低建设和运行费。新老城区逐步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好采取生化处理工艺,根据城市特点确定规模和布局,保证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江河。
加强城市港口船舶污染管理。过往和停靠船舶应装设油水分离器,客运船只和港口垃圾应转运集中处理。
3.改善能源结构和加强城市绿化
三峡地区城镇大气污染主要为煤烟型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城镇大气污染治理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能源结构调整和城市绿化。
调整能源结构,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积极采用无煤气、液化石油气等少污染能源。按“多种气源、多种途径、因地制宜与合理利用”的技术路线,逐步改善能源结构。
城镇要按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落实迁建区的公共绿地、道路两侧绿化、居民区绿化、工业区绿化和城市防护林带和护岸林带建设。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有效控制城镇扬尘。
4.加强环境噪声防治
对产生较大噪声的工厂企业,在迁建时应增强其隔音减噪能力,对产生较大噪声的生产设备进行消音和减噪处理。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城镇迁建中要改善道路条件、改善车辆运行状况。限制机动车市区鸣笛,对造成敏感建筑物声环境超标的交通负荷路段,采取降噪措施,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5.妥善处理和处置固体废物
三峡地区历史堆存和近期排放的固体废物较多,应结合库底清理和城市迁建进行妥善处理处置。包括对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以及对危险废物实行全过程管理和区域性集中管理等。
(三)加强三峡库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有效保护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三峡库区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对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为保护三峡自然生态要进一步加强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重要小流域治理、支流的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和建设,以提高库区生态环境功能。
2.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力
在三峡工程环境保护规划中,为保护亚热带山地自然森林生态系统、自然植被带谱、物种多样性及珍稀物种、名木古树等,已拟订建设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保护物种原生地和群落生境建设的保护点,应按保护区(点)对象继续开展研究,逐步进行自然保护区(点)建设,并提高保护区(点)的有效性,保持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尤其要注重保护珍稀濒危和受威胁的物种。
三峡库区已建立陆生植物物种资源保护站,开展了龙门河地区气象、物种多样性、固定样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监测。1995~2000年,相继进行了优质果树、观赏花卉、资源植物的引种繁殖示范试验。
3.推进生态示范区的建设
进一步发挥生态农业在生态环境建设、农林面源污染治理和无公害基地建设方面的示范推动作用,力争在三峡库区建设一批生态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县。建成一批以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精品示范工程。已建成的万州生态环境实验站、秭归生态环境实验站已起到良好生态示范作用。今后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试验示范项目;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的管理和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开展生态示范区的规划更新,形成滚动发展机制。促进生态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4.搞好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对库区因森林乱砍滥伐的坡地,迁建施工,矿山、建材资源开发采掘废弃的土地,应结合区域环境与发展规划,移民迁建安置规划、水土保持规划,进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实施改土造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植树造林,以发展森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使生态得以恢复,环境得以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