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选择和设计定位形式?

如何选择和设计定位形式?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挡料销多适用于产品零件精度要求低、尺寸较大、板料厚度较大、产量小的手工送料的普通级进模,有时还要借助其他机构才能有效定位,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均较简单。侧刃和导正销孔是级进模中普遍采用的定位方式,使用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较好的定位效果。

如何选择和设计定位形式?

1.定位形式

在级进模中,由于产品的加工工序安排在多个工位上顺次完成,为了保证前后两次冲切中工序件的准确匹配和连接,必须保证其在每一工位上都能准确定位,根据工序件的定位精度,级进模的定位方式可采用挡料销、侧刃、自动送料机构、导正销等。前三者使用时只能作为粗定位,级进模的精确定位都是采用导正销与其他粗定位方式配合使用(表2-6-2)。

表2-6-2 级进模工序件定位方式

978-7-111-33319-7-Part02-623.jpg

挡料销多适用于产品零件精度要求低、尺寸较大、板料厚度较大(大于1.2mm)、产量小的手工送料的普通级进模,有时还要借助其他机构才能有效定位,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均较简单。根据在级进模中的用途、使用场合、使用要求不同,又可分为固定挡料销、活动挡料销、临时挡料销等。

自动送料机构是专用的送料机构,配合压力机冲程运动,使条料作定时定量地送进。多工位级进模一般不能单独靠自动送料机构定距,只有在单独拉深的多工位级进模才可单独采用。

侧刃和导正销孔是级进模中普遍采用的定位方式,使用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较好的定位效果。

2.导正孔的确定原则

导正孔(导正销孔)是通过装于上模的导正销插入其中矫正条料位置来达到精确定位目的的,一般与其他粗定位方式配合使用(图2-6-34)。

978-7-111-33319-7-Part02-624.jpg

图2-6-34 导正销工作示意图

1—导尺 2—浮顶器 3—侧刃挡块 4—导正销

导正孔可利用零件本身的孔,或利用废料载体上的孔,前者为直接导正,后者为间接导正。直接导正的材料利用率高,外形与孔的相对精度容易保证,模具加工容易,但易引起产品孔变形;间接导正的材料利用率较低,载体和毛坯的位置不易保证,模具加工工作量增加,但产品孔不会变形。

导正销对条料的矫正能力见表2-6-3。从表2-6-3中可以看出,导正销矫正能力与料厚及相应的导正孔直径密切相关。导正孔直径的大小会影响材料利用率、载体强度、导正精度等,应结合考虑板料厚度、材质、硬度、毛坯尺寸、载体形式、尺寸、排样方案、导正方式、产品结构特点和精度等因素来确定。一般导正孔最小直径应大于或等于料厚的4倍,下面所列为导正孔直径的经验值:

t<0.5mm dmin=1.5mm

1.5mm≥t≥0.5mm dmin=2.0mm

t>1.5mm dmin=2.5mm

表2-6-3 导正销矫正能力

978-7-111-33319-7-Part02-625.jpg

在设计排样图确定导正孔位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条料排样的第一工位就要冲制出导正销孔,紧接第二工位要有导正销,以后每隔2~4工位的相应位置等间隔地设置导正销,并优先在容易窜动的工位设置导正销。

2)导正孔位置应处于条料的基准平面(即冲压中不参与变形、位置不变的平面)上,否则将起不到定位孔的作用,一般可选在条料载体或余料上(图2-6-19)。(www.xing528.com)

3)对于较厚的材料,也可选择零件上的孔作为导正孔,但在冲压过程中,该孔经导正销导正后,精度会被破坏,甚至会使其变形,应在最后的工位上予以精修完成。

4)重要的加工工位前要有导正销。

5)圆筒形件连续拉深时,可不必设置导正销孔,而直接利用拉深凸模进行导正。

6)必须要设置导正销而又与其他工序干涉时,可设置空位工位。

3.侧刃设计

侧刃也是级进模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定位方式,是在条料的一侧或两侧冲切定距槽,通过条料送进距离等于侧刃冲切缺口长度,即控制步距达到使工序件定位的目的。它适用于0.1~1.5mm厚的板料,对于大于1.5mm或小于0.1mm的板料不宜采用,定位精度比挡料销要高,一般适于IT11~IT14精度冲压件的定位,个别也能满足IT10级精度,但工位不宜过多。

由于侧刃凸模有制造误差,侧刃刃口钝化后会影响侧刃步距的精度,所以单一用侧刃定位的级进模工位只能有3~6个,在多工位级进模中,一般以侧刃作粗定位,以导正销孔作精定位。

侧刃的形式很多,使用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可采用标准型或按制件冲裁外形设计。

侧刃可采用单侧刃或双侧刃,如表2-6-2中图所示。

单侧刃即在条料一侧的第一工位冲出缺口,用单侧刃定位不能对条料横向导向,且当条料末端通过侧刃后,因无法继续进行定距而被浪费。多工位级进模中,常用单侧刃作粗定位,而用导正销作精确定位(图2-6-19)。侧刃凸模的长度L应大于模具步距的基本尺寸S一个微量,这个微量e应大于导正销孔与导正销双面间隙的3~6倍,一般为e=0.04~0.12mm,即通过侧刃定距时多送进e,导正销进入条料的导正销孔后,可使条料退回0.03~0.10mm,从而达到精定位的目的。若LS小一个微量,则因侧刃挡块对条料的阻挡,使导正销无法顺利插入导正孔,如果导正销强行插入导正,则会使导正孔或条料变形,或使导正销弯曲而难以对条料进行精定位(图2-6-35)。

978-7-111-33319-7-Part02-626.jpg

图2-6-35 单侧刃定距示例

双侧刃为在条料的两侧冲出缺口,一般两侧刃分别在第一工位和最末工位。由于双侧刃可以双向对条料导向,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并可避免出现废料。

侧刃切除的废料可以是直条,也可以根据冲压零件的外形安排。一般采用单侧载体或双侧载体时,侧刃刃口形状选用标准型,而对中间载体,则侧刃形状可以设计成与相应工位工序件冲切外形一致。

侧刃冲切缺口的宽度尺寸如图2-6-36所示。表2-6-4所列为一般侧刃的切边量。

表2-6-4 侧刃切边量

978-7-111-33319-7-Part02-627.jpg

978-7-111-33319-7-Part02-628.jpg

图2-6-36 侧刃冲缺的宽度尺寸

经侧刃冲切后的条料宽度与导料板之间的配合间隙不宜过大,一般在0.05~0.15mm,薄料选下限,厚料选上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