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九歌·少司命》说女神少司命的打扮是:“荷衣兮蕙带”,最初的腰带就是藤蔓、皮革之类吧。今天,海南岛黎族仍有树皮布腰带,云南佤族喜用红黑藤缠腰。直到有了纺织,才有了布帛质的腰带,也叫大带,距今5300年的安徽凌家滩玉人、商代玉人上都有腰带,历史悠久。最早腰带实物是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附有带钩和组的带。历代实物如唐代有织金锦带、缂丝带;金代齐国王墓出土女用的缀珠大带,元代张士诚母墓出土带头缀珠的大带,元代李裕庵墓,明代一些古墓等,也都有出土。
而另一种韦带则发展为革带,也叫玉带。也是装饰繁多。商周时期,已同时使用革带和大带了。
腰带本是束腰的,但还有别的许多用途;它既实用,又衍生了种种超越了实用的习俗。它是高华、礼仪品德的象征,又是生生世世的贴身爱韵。它是勾勒身形的仙姿美态,又是心头缠绕不解的情结。它翻出了无数诗意的花样,发展为一项专门的艺术,繁丽多姿,底蕴深厚。古典艺术中有种种精彩的描写。
腰带约束衣裙,便于行动,显出仕女婀娜的腰身美。如《宋稗类钞》记紫姑为邓氏女作的《裙带诗》:“尺六腰围柳样轻,娉娉嫋嫋最倾城。罗裙新剪湘江水,缓步金莲袜底生。”还可以把衣襟的一头掖进腰带兜东西,这叫襭。《诗经·芣苢》写女子们在原野上采摘车前草,欢快歌唱,“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就指女子们采了车前草放入襭起的衣襟。腰带还可以把披帛的一头掖着,免得随风飘去,如辽宁朝阳唐墓的一件侍女俑就把披帛的左端掖在带内,右端挽在手中。唐代温庭筠的《湘东宴曲》写到:“湘东夜宴金貂人,楚女含情娇翠嚬。玉管将吹插钿带,锦囊斜拂双麒麟。”奏乐女郎当然也把笛箫之类乐器插在腰带上。
腰带上还可以系插上鲜花。梁简文帝有诗句“带前结香草,鬟边插石榴。”唐代《云仙杂录》说一位叫宗测的文士春游山谷,见奇花异草则系于带上,而归图其形状,名为聚芳图百花带。人多效之。宋代张炎的《玉蝴蝶·赋玉绣球花》也写道:“待折归来,倩谁偷解玉连环。试结取、鸳鸯锦带,好移傍、鹦鹉珠帘。”锦绣带子上结系玉一般白的绣球花。可见男女都爱把花枝系结在带上。古人除了发髻簪花、帽上缀花、衣襟上插花,衣带、腰带上也都可以插系花枝,满身披绕。
腰带可以系结需随身携带的小物件,如玉佩、明珠、宫绦之类,早在湖北江陵义地楚墓出土的木俑,腰带上就系有成串的玉佩;还可以系香囊、手帕之类。唐代施肩吾《少女词》写到:“同心带里脱金钱,买取头花翠羽连。”腰带上可以系挂钱串,拿去买头饰。还可以系挂香粉合(盒)、荷包、香囊等。唐代沈亚之的小说《秦梦记》,写男主人公把一只犀角雕的水犀合子送给公主,公主很喜悦:“主悦,尝爱重,结裙带之上。”这水犀合子想是盛胭脂香粉之类,系在裙的带纽或腰带上的。金代齐国王夫妇墓中,女主人腰间的大带就用细丝线编的紫罗绦连着一只盛着沉香屑的圆形空心香盒(叫做穿心盒),盒下有绿松石蟾蜍坠。《金瓶梅》七十八回则写吴月娘“裙边紫遍地金、八条穗子的荷包,五色钥匙线带儿。”不过这时衣裾常不束在腰带内,而是下垂,遮住腰带。明代,腰带上还系挂有七事,如《客座赘语》所说。
如果需要,也可以解下腰带系结物品。屈原《离骚》早就有“解佩纕以结言兮”之句,是把信件用佩带系束,一起送给友人。少年男女传递各种表达幽情蜜意的物件也都可结在腰带上。
裙带系箜篌,又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记述一位赵文韶遇到女郎,自解裙带系箜篌腰,叩之以倚歌。后来才知道遇到的是青溪庙中的女姑神与青衣婢。宋代姜夔的《浣溪沙》还有句:“钗燕笼云晚不忺,拟将裙带系郎船。别离滋味又今年。”多情少女恨不得用裙带系住载着爱人离去的船只,真是奇思了。
腰带长长,随风飘扬,常见于诗画中。手弄裙带,是形容女郎娇羞、相思的常见描绘。如韦庄的《小重山》词:“手挼裙带绕阶行,思君切,罗幌暗尘生。”人瘦了,腰带就和衣带一样要紧束,直接现出腰肢的瘦损。相思消瘦,罗带变缓,这一种情怀也常见描写。宋代刘翰的《清平乐》词:“萋萋芳草,怨得王孙老。瘦损腰围罗带小,常是锦书来少。”苏轼的《定风波》词也道:“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瘦损腰肢,绣带也会变长了。
腰带关乎男女情爱,屡见吟咏。唐代权德舆有《玉台体》诗:“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裙带的结和解,是男女和合的象征了。
腰带上可以书写箴言。还有题上诗的,紧束腰间,情深意长。唐代李商隐遇到洛阳的一位柳枝姑娘,以腰带向诗人求诗,留下千古佳话。苏轼《殢人娇》词也有“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的句子。也有女郎才华横溢,自己题诗的。《全唐诗》载一位严续姬,颇为多情:“南唐仆射严续请韩熙载撰父神道碑,奉一歌妓润笔。文成,但叙谱系品秩。续乞改窜,熙载还其所赠,姬因题诗泥金双带而去。”诗写的是:“风柳摇摇无定枝,阳台云雨梦中归。他年蓬岛音尘绝,留取尊前旧舞衣。”(www.xing528.com)
腰带常作为珍贵赠礼,或含有敦睦友谊、劝诫之意,如唐代李勣曾赠带给某君,劝他约束自己的行为。男子也可赠带给爱侣,女郎也可赠带给情郎,就是私情、真情了。腰带日日贴身不离,是赠送者的化身,又是同心、合欢之爱与友谊、祝寿的信物。为了使之更为华丽,它有种种图案、色彩、质料,有剪裁、织绣、彩画,镶嵌金银等技法,花纹彩光耀眼。还要打出种种花结,束结着书信,倾诉种种绵密的心绪,甜蜜的情愫。它可以作传情、定情之用,或分别时留念,相隔时寄赠。
女儿精通女红,一般是精心亲制腰带后赠送,更好地叮咛诉说心里话,显示智慧、爱美之心。如李贺《染丝上春机》诗:“玉罂汲水桐花井,茜丝沈水如云影。美人懒态燕脂愁,春梭抛掷鸣高楼。彩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为君挑鸾作腰绶,愿君处处宜春酒。”写女郎染丝、织造腰间绶带,挑出鸾纹,回报情郎送的彩线同心结。
男子不会织绣,就买来精美腰带送给情侣,宋代晏几山《诉衷情》:“御纱新制石榴裙,沈香慢火熏。越罗双带宫样,飞鹭碧波纹。随锦字,叠香痕。寄文君。系来花下,解向尊前,谁伴朝云。”意为这一条衬红石榴裙的绿色碧波飞鹭纹的腰带多么美丽;这是远方情人之礼物,随锦字送来。
有一种鸳鸯绦,《醒世恒言》第十五卷《赫大卿遗恨鸳鸯绦》里有记述:“原来这绦半条是鹦哥绿,半条是鹅儿黄,两样颜色合成,所以谓之鸳鸯绦。”“一样两条,夫妻各系其一。”就是两种颜色合成,又一式两条,夫妻各一,象征深挚情爱。这篇小说就以鸳鸯绦为线索来写,只是写的郝大卿是个浪荡公子,辜负了鸳鸯绦的美好含义。又有一种鸳鸯绦,是细条绳状,连着鸳鸯玉佩,也是爱人互赠之物。
分别时赠腰带要一剪两半,各持一半,是要提醒爱人,莫遗忘美好时光,盼有再合之时。《女红余志》写到荀奉倩将别其妻曹洪女,妻子剪下莲枝带以相赠,和分钗相赠的寓意一样。宋代刘仙伦《一剪梅》词也写:“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
生日时也赠腰带表示祝福,《金瓶梅》第八回写到“与西门庆做下上寿的物事,一条纱线潞䌷永祥云嵌八宝水光绢里儿紫线带儿。”
唐代乔知之做有《弃妾篇》:“还君结缕带,归妾织成诗。”则是欢爱消散之后互相归还信物了。
腰带上也不都是香艳之曲,也有思念、惆怅,也萦绕着悲欢、渴盼,也承载着大激烈、大悲愤。《宋史》载南宋开庆初(1259年),元兵攻陷巴陵(今天的湖北岳阳),襄阳贾尚书子贾琼之妻韩希孟被掳,元兵见她貌美,欲献其主司,她作诗于衣上、练裙带上,投水而死,年仅18岁。三日后尸体浮出,方为人知。裙带诗曰:“我质本瑚琏,宗庙供苹蘩。一朝婴祸难,失身戎马间。宁当血刃死,不作衽席完。汉上有王猛,江南无谢安。长号赴洪流,激烈摧心肝。”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倾诉。
腰带不断发展,今天,在戏曲、民间舞蹈衣装、日常服饰中还能看见。清代李斗著的《扬州画舫录》里关于戏衣束腰就有鸾带、丝线带、大红纺丝带、红蓝丝绵带、丝线带、绢线腰带、五色绫手巾等,戏剧中踢鸾带至今仍是重要的表演技巧。戏曲中以腰带为故事线索的一个剧本《香罗带》,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
民间还流行在本命年系红腰带。往寺庙进香时,香客为了表示虔诚,腰束香带,上有寺院的红印,表示已进香过了。又如湖北秭归的花鼓舞,老艺人还穿绣鱼龙图纹的上衣、百褶裙,系着花腰带。贵州安顺地区的屯堡人也用织锦腰带。江苏甪直水乡劳作时在衫裤之外束作裙,系裙带,上绣有花卉鱼虫图案,有蝶恋牡丹、鸳鸯戏水、双鹊鸣柳、龙凤呈祥等,配以流苏。湖北大悟的织锦带很有名,湖北黄梅挑花各种变形的龙凤、花朵变化奇丽莫测,还有民间蓝印花布,也都有作腰带的。
今天还有用缂丝、织锦等做华贵腰带,重现在女子身上,令人心里多么欣喜和激动!腰带的历史并未中断,将不断流传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