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抢险与救护是煤炭企业一支特殊的队伍。对预防、消除和处理矿井重大灾害事故,抢险遇险人员,最大限度地缩小灾害范围和减少人员伤亡,矿井资源财产损失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企业应设立矿山救护队”所有煤矿必须有矿山救护为其服务。河南煤矿按照规程要求,目前在主要矿区及矿井都建立了装备比较精良,布局比较合理的矿山救护队伍,并明确了救护队的主要任务和职责。
河南煤矿组建矿山救护队开始于1952年。是年9月,省工业厅煤矿管理局提出《河南省煤矿保安救护队组织方案》。10经省经委批复同意建立煤矿保安救护队并列入编制。1953年3月焦作矿务局率先建成河南煤矿第一个军事化矿山救护队。此后,宜洛、观音堂、平顶山、义马、新密、鹤壁、安阳等主要煤矿相继建立了矿山救护队。至60年代,新峰、韩庄等煤矿以及开封、郑州、许昌、新乡、洛阳等地市也先后建立了矿山救护队。
60年代初,河南煤矿曾有少数单位对矿山救护队作了不适当的缩减,当时的宜洛煤矿将1个中队缩减为2个小队,观音堂煤矿将36人组成的救护中队缩减为14人的2个小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护任务的顺利完成。针对这种情况。1963年4月,中南煤炭工业管理局做出《关于加强矿山救护工作的决定》,责成宜洛、观音堂两局根据煤炭部和管理局有关规定及矿区范围和今后的救护任务,对矿山救护队加以充实,并规定:“削减救护队的编制必须经管理局批准”。同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也作出了保留和稳定地方煤矿专业矿山救护队的决定。
“文化大革命”期间,矿山救护队的建设受到一定影响。新乡地区等一些救护队曾一度解散,至70年代后期始得到进一步发展。除原已有的救护队以外,安阳、禹县、登封、密县、荥阳、新安、临汝等一批主要产煤市县,以及朝川矿务局,梁洼煤矿,平顶山矿务局所属十矿、八矿、大庄矿,新密矿务局所属王庄矿、裴沟矿、芦沟矿等先后建立了矿山救护队。
进入80年代,又有洛阳市三门峡市、平顶山市、宝丰县、鲁山县、焦作矿务局李庄、义马矿务局耿村和新安矿、新密矿务局大平矿、洛阳梨园煤矿等建立了矿山救护队。至1990年,全省已有6个救护大队,18个救护队,专业救护人员1600多人。其中5个统配矿务局各有1个救护大队,共33个中队;5个省营煤矿和主要产煤地、市、县都有了专业化矿山救护队。“七五”期间,河南煤矿管理体制虽然有较大的变革,但矿山救护队伍却没有任何减少,救护力量仍在继续加强。各大型煤矿还建立了不脱产和辅助救护队,生产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区队长、班长等)一般都兼辅助救护队员。河南自1953年焦作局建队开始到2015年河南煤矿矿山救护队中队达56个,人员达2545人。表15-1为河南煤矿矿山救护队情况表。
表15-1 河南煤矿矿山救护队情况表
河南煤矿矿山救护队随着生产的发展需要日益壮大,队员素质在严格训练和同灾害事故的斗争中不断提高。1979年,焦作矿务局救护队、安阳地区救护队、密县救护队等被煤炭部命名为矿山救护队甲级标准队。至1987年,全省已有平顶山矿务局救护队、焦作矿务局救护大队、密县救护队、鹤壁矿务局救护大队、新密矿务局救护大队直属中队等20多个矿山救护队获得了甲级队称号。
1987年9月,全国煤矿首届救护技术比武大会在平顶山矿区举行,来自24个省、市、自治区的34支救护队和64名个人选手、34名指挥员参加比武。平顶山矿务局救护队一举夺得集体总分第一名和激烈行动第二名;焦作矿务局救护大队取得集体总分第五名和业务理论考试第一名;安阳市救护队的焦顺海、平顶山矿务局救护队的王国恒、新密矿务局救护队的程艮安分别夺得个人全能第三名、第四名和第五名。密县矿山救护队和禹县矿山救护队在大会上作了军事化队列表演;平顶山矿务局救护大队作了灭火表演。
1990年10月,第二届全国煤矿救护技术比武大会再次在平顶山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矿山救护队的57支代表队和53名个人选手,共741人参加了比武。平顶山矿务局救护大队、鹤壁矿务局救护大队、密县救护队、平顶山市韩庄矿务局救护队代表河南参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平顶山矿务局救护大队取得全国集体总分第二名和统配煤矿甲组第一名,鹤壁矿务局救护大队取得全国集体总分第三名和统配煤矿甲组第二名,密县救护队取得全国集体总分第十九名和地方煤矿组第四名,韩庄矿务局救护队取得全国集体总分第49名和地方煤矿组第14名;登封救护队的武术表演获开幕式文体表演一等奖。
1990年,统配煤矿矿山救护队还开展了质量标准化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平顶山、鹤壁、焦作、义马、郑州矿务局5个救护大队被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安全管理局命名为标准化矿山救护大队;平顶山矿务局救护大队十矿中队,焦作矿务局救护大队焦作中队、李庄中队,郑州矿务局救护大队直属中队、裴沟中队被命名为特级标准化矿山救护中队。此外还有11个中队被命名为一级标准化矿山救护中队,4个中队被命名为二级标准化矿山救护中队。永城矿区救护队在河南成立较晚,矿山救护队伍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建成矿区救护大队,负责永煤和神火集团矿山救护工作。
义马矿区按照要求建立了一支装备精良、布局合理的矿山救护队伍,在救护大队下面设立救护直属中队,并根据义马矿区的矿井布局、井型大小的自然条件合理地布置了4个救护中队;同时在自然发火矿矿井又设立了辅助救护队,在义马矿区历次自然发火事故处理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河南除正常的矿山救护队负责矿山事故抢险救护以外,在20世纪50年代,为救援矿山水患淹井、淹地区成立了河南矿山救援中心隶属于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是我国最大的矿山救援排水基地。成立于1958年,原名煤炭工业部抢险排水郑州中心站,现拥有各类潜水电泵100余台套,曾参与18个省份150余次矿井抢险排水救灾工作,其中包括2007年7月29日河南陕县支建煤矿“7·29”矿难,超化煤矿,平煤二矿,何庄煤矿等抢险排水任务,获得了抢险排水良好效果。
河南矿山抢险救灾中心始终坚持“真情扶危救难,科技减灾治害”的使命,坚持“技术开发,装备制造,工程服务一体化”的技术发展路径和“面向需求,基于知识,系统创新,创造一流”的创新方法,坚持为矿山安全服务,坚持专注于矿山救援排水技术装备研究,取得一系列技术成果,先后研发了混流接力流体输送,工况跃变流体输送,联合排水优化组合,大容量潜没流体输送,大功率卧式潜水电泵流体输送,组合式多功能潜污流体输送等六项主导排水技术。
平顶山救护大队建队以来,不仅高效地完成本企业的灾害事故救援任务,还奉命前往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承担煤矿、非煤矿山、铁路、隧道等重特大瓦斯突出、爆炸、火灾、突水、冒顶的抢险救援,出色完成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抢险救灾任务,累计参加各种应急救援行动3075次,抢救被困人员9721人,救出遇险人员4808人。焦作矿区救护大队自建队到2012年12月救护队跨黄河、过长江、南征北战,先后奉命赴湖南、广东等省参加事故救援工作,累计处理局内外、省内外、地面井下、水、瓦斯、顶板、火灾等各类事故1116起,抢救遇险遇难人员1226人,共出去1626次/小队,创1959年来安全抢险无自身事故的光辉业绩。
郑煤集团矿山救援中心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嵩山大道东段117号,东距郑州市45km,省道S312从门前通过,北邻郑少高速公路。始建于1959年7月,前身是河南省新密矿务局矿山救护队,1982年10月成立新密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1989年1月更名为郑州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2005年6月与郑煤集团公司消防队合并组建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山救援中心。
郑煤集团矿山救援中心为一级矿山救护队资质,连续多年保持特级质量标准化救护大队。担负着郑煤集团直管矿井、兼并重组矿井的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平地消防及周边地区外援任务。郑煤集团矿山救援中心自成立至2012年底,共处理各类事故1321起,其中瓦斯爆炸事故58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22起、火灾事故199起、冒顶事故421起、其他事故621起。共抢救遇险遇难人员2488人,其中安全脱险1228人,挽回经济损失17085万元,为郑煤集团及周边地区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先后成功处理了1976年王庄矿“8·1 3”火灾事故、1998年康华煤矿“8·5”瓦斯爆炸事故、2002年戈湾矿新平井“8·9”透水事故、2004年超化矿“4·11”透水事故、2004年大平矿“10·20”煤与瓦斯突出及爆炸事故、2006年马岭山“2·1 0”瓦斯突出事故、2008年侯寨振兴矿“5·2 6”煤与瓦斯突出事故、2010年三元东矿“8·2”瓦斯突出事故等,参加的主要社会抢险救援有1986年郑州市岗杜蔬菜批发部仓库重大火灾事故、1991年郑州橡胶厂仓库火灾事故、1994年郑州市引黄工程青年洞塌方事故、1995年郑州市天然商厦火灾事故、2001郑州市输水干渠四号洞坍塌事故、2008年四川汶川“5·12”抗震救灾、2010年伊川国民煤业“3·31”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一致肯定。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郑州市“文明单位”、郑州市“花园式单位”、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鹤煤救护大队位于鹤煤矿区中部,比邻221省道,交通十分便利。各服务矿井行车时间均不超过30分钟。2007年取得国家一级矿山救护队资质证书,具备了处理各类矿山灾害事故的能力。
鹤煤救护大队自河南煤化重组以来,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先进理念,积极践行“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全体指战员认真学习,刻苦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险,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救护大队技术装备实行大、中、小队三级管理。大、中型技术装备由大队每年组织一次安装试验及维护保养;中队技术装备每半年由各中队组织一次安装试验及维护保养,其它技术装备每季度进行维护保养一次;小队技术装备每次值班进行性能检查、维护保养。(www.xing528.com)
由于鹤煤公司安全预防工作到位,安全形势持续较好,2011年至今未发生矿井灾害事故处理。2013年大队共参加安全技术工作4次。分别是:3月23日鹤煤公司八矿震动性放炮;4月3日—4月6日鹤安公司大河涧许沟煤业有限公司启封密闭、排放瓦斯;4月14日、19日鹤煤公司三矿启封密闭、排放瓦斯各1次。每次参加安全技术工作大队均能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安全措施,对措施中的不足及时提出补充建议,并制定自己的行动方案和安全措施,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安全技术工作。
河南煤矿矿山救护工作,是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方针和煤炭工业部先后颁发的《矿山救护工作条例》进行的。1950年代执行“预防为主、抢救为辅”的方针,实行军事化矿山救护。1960年代改为“防救结合”。1970年代以后,进一步贯彻“加强战备、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救护和训练工作方针。近60年来,各局矿救护队先后参加了数千次灾害事故抢救,为救护遇险遇难人员,抢救国家财产,消除事故隐患,做出了特殊的重大贡越。
目前,平顶山矿务局救护大队,是河南煤矿力量最雄厚的救护队,是全国煤矿三大救护中心之一,也是全国煤矿救护专业委员会、救护队长培训中心、救护情报分站、《煤矿救护通讯》编辑部等专业机构所在地。该队始建于1958年,1980年4月由省煤炭工业厅命名为甲级矿山救护队,1982年3月成立救护大队,下属有5个驻矿救护中队,已成为一个机构健全、管理正规、素质过硬、装备精良的专业队伍。下图为平顶山矿务局救护中心。
平顶山矿务局矿山救护中心
焦作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是河南煤矿建队最早的救护队。1953建队以来,共出动抢救灾害事故千余次,救出遇险、遇难人员近千名。1975年8月4日在抢救焦作东部演马庄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中(突出瓦斯44万立方米,突出煤1500吨),当天早晨4时55分接到救护命令,5时30分下井抢救,至11点30分共救出遇险、遇难者96人,至6日9时抢救工作结束,共救出人员102人,其中58名伤员脱险。自1979年煤炭工业部决定开展救护技术考核活动以来,一直保持甲级队标准。1981年在中南五省甲级队验收中获第一名。1982、1984、1986年连续三年在河南省获得甲级队竞赛第一名,先后多次出席煤炭部和河南省政廊“双先”表彰会,并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安全生产十面红旗”。1987年经煤炭工业部批准为全国17个煤矿救护基地之一。
辅助救护队在救灾抢险中也起到很大作用。遇到大的事故抢救,主要依靠专职救护。但辅助救护队熟悉矿井情况,下井快、抢救及时,能争取战机。1975年朱村矿北区一轨道掘进巷,因放炮引起了瓦斯爆炸着火,该矿辅助救护队得到通知后,立即下井,迅速赶到事故地点,进行紧急抢救。当专职救护队赶到时,已把火扑灭,并抢救八名受伤人员,专职救护队接着进行抢救,由于赢得时间,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发生。
在遇到较大事故抢救中,辅助队员可密切配合专职救护队共同作战。当处理重大事故时,需要有足够的救护队员,才能担负全部救护任务。在这种情况下,矿务局把各矿的辅助救护队眺望事故矿井,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配合专职队作战。1975年、1978年,抢救演马庄矿和中马村矿的瓦斯突出引起爆炸的两次重大事故,范围大,战线长,待救人员多,时间要求紧迫。当时除专职救护队外,矿务局以最快速度调取各矿的辅助救护队员投入紧张战斗。由于人员集中,密切配合,指挥得力,事情很快得到处理。
各矿辅助救护队,对本矿情况比较熟悉,可为专职队下井抢救时做向导、当助手,对迅速处理事故起很大作用。1979年4月,小马村矿西区发生冒顶,11名工人被堵在里面。专职救护队到矿后,辅助救护队员迅速引导到事故地点,共同研究制定抢救方案,两队协同作战,使遇难人员全部脱险。
辅助救护队还可以不断消除隐患和独立处理小型事故。1978年4月,月、田门斜井西总回风巷有一段塌落,影响通风,造成瓦斯集聚,使下山回采工作面停产。该矿辅助救护队有六名队员佩带呼吸器突击修理四个小时,排除瓦斯威胁,恢复了生产。同年7月份,李封矿塔掌斜井上二十三号掘进头冒顶埋进2人,矿辅助队立即下井8人,两小时就把遇难人员全部救出。
灾害抢险是对每个救护队员的最大考验,也是对救护队战斗力的检阅。在历次抢险中,参加的队员机智勇敢,舍己为公,奋不顾身,抢救了数百名遇难人员脱险复生,功绩卓著。截止1986年底共参加本局大小抢救925次,救出救活875人,支援外局和地方煤矿等大型抢救活动12次。
1965年冯营矿1131回采工作面的回风道发生火灾,火区有四个工人遇难。回风道长达140米,温度达80℃左右,救护队员进入火区奋不顾身连续苦战十几个小时,抢救出四人(救活三人,死亡一人)。1975年8月4日4时30分,演马庄矿二水平皮带大巷,因放炮引起煤与瓦斯突出的重大灾害事故后,救护队于4点55分接到抢救命令,5时30分赶到现场下井救护,当井下瓦斯突出后正常的通风系统和部分通风设备遭到严重破坏,设在皮带大巷的反风门被摧毁,特大的瓦斯量平均每分钟突出1236立方米,逆风而上使原来是入风的皮带下山和轨道下山变成出风(实际出的是瓦斯),冲击距离750米,时间持续了一个小时之久,大量的瓦斯使皮带下山正在下班的工人大部窒息。井底车场等处的瓦斯浓度高达10%~6%,当瓦斯冲击到一水平后,引起三次局部瓦斯爆炸,在千钧一发之际,救护队组织了三个小时及时赶到事故矿井。王封、李封、朱村、焦西、韩王等七个矿的辅助救护队近40名队员,在事故发生的两个小时内均陆续赶到现场,救护队员100多人,投入抢救工作。在皮带下山取掉了风帘,增大了下山风量,并全力清除突出煤堵塞的流水巷(回风巷),排除800米下山抢救的障碍,奋勇进入三条下山、泵房、皮带大巷人员伤亡较多的地点,将伤员抬到新鲜风流地区,组织人员拾送上井。同时派队员到东一、东二侦察、抢救人员,并对全井下进行了详细检查,当天上午11点30分,共救出遇难人员96人,尚有2人被埋在突出的煤里,经翻煤寻找,分别在5日16时和6日9时救出,全部结束这场抢救任务。
几十年来,曾对平顶山五矿、鹤壁矿务局石林矿、广东煤矿、山西杨方口煤矿、焦作汽车中心站等12个单位进行援外抢险。对外单位救灾,队员们同样是一丝不苟,尽到最大努力,保护了国家财产与遇难人的生命安全。1960年在平顶山五矿发生的一次重大事故抢险中,在巷道大量塌落冒顶,万分危急的时刻,队员崔如意、卢启吉等奋不顾身,以过硬的支架技术,根据地形高低,灵活机动,以每小时几十棚的速度向前挺进,对抢险起了重要作用。1975年10月31日早6点55分,河南省焦作汽车中心站油库内雾体爆炸,一场摧毁性的严重火灾发生。当矿务局救护队接到支援抢险命令后,立即携带了各种灭火装备,赶到现场。到时正逢火势猛烈燃烧蔓延,地面油罐被烧,随时有爆炸危险。队员们不顾生命安危,立即投入了战斗,有的冲入大火里抢运汽油桶,有的准备高倍数泡沫发射器,救护队员和参加救火的焦作市消防队员一起采取四周包围灭火方法,首先切断向外蔓延的火势,迅速扑灭周围火苗,制止了灾难性事故发生。
密县矿山救护队,自1976年建队以来,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抢救”的方针,至1985年底,共抢救事故435次,抢救遇灾人员548人,自身无伤亡。常年在全县地方煤矿进行巡回安全检查,并在队部开办安全监测仪器维修中心和安全培训班,免费承担全县安全仪器的维修任务,深受小煤矿欢迎,被誉为“多功能”救护队。自1979年起,连续被评为全国县办煤矿救护队“甲级队”。1982年曾出席全国矿山救护经验交流大会。1984年,煤炭工业部和省煤炭工业厅先后为其录制了电视片。在1987年、1990年两次全国矿山救护技术比武大会上成绩优异,受到表彰。表15-2为河南煤矿部分重大事故抢救筒况。
表15-2 1959~2015年河南煤矿部分重大事故抢救简况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