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维修性:物理模型解析

优化维修性:物理模型解析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系统功能层次框图是常用的维修性物理模型,是描述从系统到零件的各个层次所需的维修特点和维修措施的系统框图。图7-3中,液压泵是在圆圈内并标有带“L”的三角形的产品,它表明该产品的故障是明显的,不用保障设备即可定位,并且其故障后的修理采用换件修理,更换配流盘。应根据需要进行维修性分配的维修级别进行分析和绘制框图。

优化维修性:物理模型解析

系统功能层次框图是常用的维修性物理模型,是描述从系统到零件的各个层次所需的维修特点和维修措施的系统框图。系统功能层次的分解是按其结构自上而下进行的,一般从系统级开始,分解到能够做到故障定位、更换故障件、进行修复或调整的层次为止。分解时应结合维修方案,在各个产品上标明与该层次有关的重要维修措施(如弃件式维修、调整或修复等)。为了简明,这些维修措施可用符号表示,如图7-3所示。

图7-3中各符号意义如下:

〇:在该圈内的项目故障后采用换件修理,即为可更换单元(Replace Unit,RU);

□:框内的项目要继续向下分解;

“ΔL”:故障定位点,标明该项目不用辅助的保障设备即可故障定位;

“ΔI”:故障分离点,需要使用机内或辅助设备才能故障定位;

“ΔA”:校正点,标在方框旁边,表明换件前需调整或校正;标在圆圈旁边表明换件后需调整或校正;(www.xing528.com)

978-7-111-44233-2-Chapter07-3.jpg

图7-3 系统功能层次框图

“ΔC”:检测点,需要功能检测。

图7-3中,液压泵是在圆圈内并标有带“L”的三角形的产品,它表明该产品的故障是明显的,不用保障设备即可定位,并且其故障后的修理采用换件修理,更换配流盘。

在进行功能层次分析,绘制框图时要注意:①在维修性分析中使用的功能层次框图要着重展示有关维修的要素,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层次(系统分解)框图。其一,它并不需要都分解到最低层次产品,而只需分解到可更换件;其二,可更换件用圆圈表示;其三,需要标示维修措施或要素。但产品层次框图却是此处框图的基础。②由于同一系统在不同维修级别的维修安排(包括可更换件、检测隔离点及校正点设置等)不同,系统功能层次框图也会不同。应根据需要进行维修性分配的维修级别进行分析和绘制框图。③产品层次划分和维修措施或要素的确定,是随着研制的发展而细化并不断修正的。因而,包含维修的功能层次框图也要随研制过程而细化和修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