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体施工测量的意义与方法

主体施工测量的意义与方法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体施工测量主要介绍墙体的施工测量和现浇柱的施工测量。墙体施工通常也用皮数杆来控制墙身细部高程,皮数杆可以准确控制墙身各部位构件的位置。皮数杆钉好后要用水准仪进行检测,并用垂球来校正皮数杆的竖直。在第二层以上墙体施工中,为了使同层四角的皮数杆立在同一水平面上,要用水准仪测出楼板面四角的标高,取平均值作为本层的地坪标高,并以此作为本层立皮数杆的依据。

主体施工测量的意义与方法

主体施工测量主要介绍墙体的施工测量和现浇柱的施工测量。

1.墙体的施工测量

(1)墙体定位测量。为防止基础施工土方及材料的堆放与搬运产生碰动,基础工程结束后应及时对控制桩进行检查。复核无误后,用其将轴线测设到基础顶面(或承台、地梁)上,并用墨线弹出墙中心线和墙边线。检查外墙轴线交角是否为直角,符合要求后,将墙轴线延伸并划在外墙基础上,做好标志,如图8-33所示,作为向上层投测轴线的依据。同时,将门、窗和其他洞口的边线也划在外墙基础立面上。

轴线投测:常用悬吊垂球法或全站仪正倒镜法将轴线逐层向上传递。

(2)墙体各部位高程的控制(通过皮数杆传递)。墙体施工通常也用皮数杆来控制墙身细部高程,皮数杆可以准确控制墙身各部位构件的位置。如图8-34 所示,在皮数杆上标明±0.000、门、窗、楼板、过梁圈梁等构件高度位置,并根据设计尺寸,在墙身皮数杆上划出砖、灰缝处线条,这样可保证每皮砖、灰缝厚度均匀。

图8-33 墙体轴线及标高控制

1—中心线;2—外墙基础;3—轴线

图8-34 墙体细部标高控制及墙身皮数杆

立皮数杆时,先在地面上打一木桩,用水准仪测出±0.000标高位置,并划一横线作为标志;然后,将皮数杆上的±0.000线与木桩上±0.000对齐、钉牢。皮数杆钉好后要用水准仪进行检测,并用垂球来校正皮数杆的竖直。

图8-35 激光墨线仪

皮数杆一般设立在建筑物内(外)拐角和隔墙处。采用里脚手架砌砖时,皮数杆应立在墙外侧;采用外脚手架时,皮数杆应立在墙内侧。砌框架钢筋混凝土柱间墙时,每层皮数杆可直接划在构件上,而不立皮数杆。

墙身皮数杆的测设与基础皮数杆的相同。一般在墙身砌起1m 后,就在室内墙身上定出+0.5m 的标高线,作为该层地面施工及室内装修的依据。在第二层以上墙体施工中,为了使同层四角的皮数杆立在同一水平面上,要用水准仪测出楼板面四角的标高,取平均值作为本层的地坪标高,并以此作为本层立皮数杆的依据。当精度要求较高时,可用钢尺沿墙身自±0.000起向上直接丈量至楼板外侧,确定立杆标志。

(3)使用激光墨线仪控制+0.5m标高线。地面施工及室内装修时需要在墙面上弹一些水平或垂直墨线,作为立面施工的基准,目前可以使用激光墨线仪(图8-35)。图8-36所示为激光墨线仪的应用。(www.xing528.com)

图8-36 激光墨线仪的应用

(a)提供安装踢脚线基准;(b)提供安装吊顶基准线;(c)提供铺设地砖基准线;(d)提供安装隔断基准线;(e)提供安装橱柜基准线;(f)提供安装门窗基准线

2.现浇柱的施工测量

(1)柱子垂直角度的测量控制。混凝土现浇结构几何尺寸的准确与否,关键靠正确的模板几何尺寸来保证。柱身模板支好后,须用经纬仪检查校正柱子的垂直度。由于柱子在一条线上,现场无法通视,故一般采用平行线投点法测量。

如图8-37所示,为了使视线畅通,首先在楼地面将柱子轴线AB 平行引至相距1m 的A′B′处。事先标记出柱子模板中心墨线,根据地面上引出的平行轴线,由一人在模板上端持钢板尺,其零点对准柱子中线,根据观测的柱子倾斜情况进行柱身模板校正。

经纬仪安置在平行轴线的B′点,照准A′,然后抬高望远镜观察沿模板水平放置的钢板尺,若十字丝正照准尺上读数1m 处,则说明柱模板在此方向上垂直,否则应校正上端模板,直至视线与尺上1m 标志重合为止。

(2)模板标高的测设。柱模板垂直度校正正确说明柱子的平面位置无误,之后在模板外侧引测50标高控制线。每根柱不少于两点,并注明标高数值,作为测量柱顶标高、安装预埋件、牛腿支模等标高的依据。

柱顶标高的引测,一般选择不同行列的三根柱子,从柱子下面的50标高控制线处,根据设计柱长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取距离,在柱子上端模板上各确定一个同高程的点。然后在柱子上端脚手架平台上支水准仪,将钢尺所引测上来的高程传递到柱顶模板上。注意从一点引测,最后要闭合于另一点上,第三点用于校核。

(3)现浇结构尺寸、标高允许偏差。施工中要通过《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的检验方法,随时检查结构几何尺寸的偏差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表8-4所列为现浇结构尺寸的允许偏差。

图8-37 柱子垂直度的测量

1—模板;2—木尺;3—柱中心线控制点;4—柱下端中心线;5—柱中线

表8-4 现浇结构尺寸的允许偏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