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掌握雷电基本知识,避免安全隐患

掌握雷电基本知识,避免安全隐患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9-1雷电流波形雷电流的陡度α,用雷电流在波头部分上升的速度来表示,即α=di/dt。这种雷电过电压称为直击雷过电压。据统计,这种雷电波侵入占电力系统雷电事故的50%~70%以上,因此,对其防护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掌握雷电基本知识,避免安全隐患

1.雷电现象

雷云(即带电的云块)放电的过程称为雷电现象。当雷云中的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周围空气的绝缘性能被破坏,正、负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之间会发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其中雷云的对地放电(直接雷击)对地面的电力线路和建筑物破坏性较大,必须掌握其活动规律,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

雷云的电位比大地高得多,由于静电感应使大地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两者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电容器。雷云中的电荷分布是不均匀的,常常形成多个电荷聚集中心。当雷云中电荷密集处的电场强度超过空气的绝缘强度(30kV/cm2)时,该处的空气被击穿,形成一个导电通道,称为雷电先导或雷电先驱。当雷电先导进展到离地面100~300m时,地面上感应出来的异性电荷也相对集中,特别是易于聚集在地面上较高的突出物上,于是形成了迎雷先导。迎雷先导和雷电先导在空中相互靠近,当两者接触时,正、负电荷强烈中和,产生强大的雷电流并伴有雷鸣和闪光,这就是雷电的主放电阶段,时间很短,一般约为50~100μs。主放电阶段过后,雷云中的剩余电荷沿主放电通道继续流向大地,称为放电的余辉阶段,时间约为0.03~0.15s,但电流较小,约几百安。

2.雷电流的特性

雷电流是一个幅值很大、陡度很高的冲击波电流,用快速电子示波器测得的雷电流波形如图9-1所示。雷电流从零上升到最大幅值这一部分,叫波头,一般只有1~4μs;雷电流从最大幅值开始,下降到1/2幅值所经历的时间,叫波尾,约数十微秒。图中为雷电流的幅值,其大小与雷云中的电荷量及雷云放电通道的阻抗(波阻抗)有关。

图9-1 雷电流波形

雷电流的陡度α,用雷电流在波头部分上升的速度来表示,即α=di/dt。雷电流的陡度可能达到50kA/μs以上。一般说来,雷电流幅值愈大时,雷电流陡度愈大,产生的过电压(u=Ldi/dt)越高,对电气设备绝缘的破坏性越严重。因此,如何降低雷电流陡度是防雷设计中的核心问题。

3.雷电过电压的基本形式

(1)直击雷过电压(直击雷) 雷电直接击中电气设备、线路、建筑物等物体时,其过电压引起的强大雷电流通过这些物体放电入地,从而产生破坏性很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这种雷电过电压称为直击雷过电压。

(2)感应过电压(感应雷) 雷电未直接击中电气设备或其他物体,而是由雷电对线路、设备或其他物体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这种雷电过电压称为感应过电压。

感应过电压的形成过程如图9-2所示。当雷云出现在架空线路(或其他物体)上方时,由于静电感应,线路上积聚了大量异性的束缚电荷,如图9-2a所示。当雷云对地或对其他雷云放电后,线路上的束缚电荷被释放,形成自由电荷流向线路两端,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如图9-2b所示。高压线路的感应过电压可高达几十万伏,低压线路可达几万伏,对电力系统的危害都很大。(www.xing528.com)

(3)雷电波侵入 架空线路遭到直击雷或感应雷而产生的高电位雷电波,可能沿架空线侵入变电所或其他建筑物而造成危险。这种雷电过电压形式称为雷电波侵入。据统计,这种雷电波侵入占电力系统雷电事故的50%~70%以上,因此,对其防护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4.雷电活动强度及直击雷的规律

图9-2 感应过电压的形成过程

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通常用年平均雷暴日数来表示。只要一天中出现过雷电活动(包括看到雷闪和听到雷声),就算一个雷暴日。我国规定年平均雷暴日不足15日的地区为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40日的地区为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90日的地区及雷害特别严重的地区为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越多,说明该地区的雷电活动越频繁,因此防雷要求也越高,防雷措施就更需加强。我国各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见表9-1。

表9-1 我国各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

表9-1说明,雷电活动的强度因地区而异。雷电活动的规律大致如下:热而潮湿的地区比冷而干燥的地区雷暴多,且山区大于平原,平原大于沙漠,陆地大于湖海。此外,在同一地区内,雷电活动也有一定的选择性,雷击区的形成与地质结构(即土壤电阻率)、地面上的设施情况及地理条件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土壤电阻率小的地方易遭受雷击;在不同电阻率的土壤交界处易遭受雷击;山的东坡、南坡较山的北坡、西坡易遭受雷击;山岳地区易遭受雷击。

建筑物的雷击部位与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及屋顶坡度等因素有关,其大致规律如下:建筑物的屋角和檐角雷击率最高;屋顶的坡度越大,屋脊的雷击率也越大,当坡度大于40°时,屋檐一般不会再受雷击;当屋顶坡度小于27°、长度小于30m时,雷击点多发生在山墙,而屋脊和屋檐一般不会再受雷击。此外,旷野中的孤立建筑物和建筑群中的高耸建筑物易遭受雷击;屋顶为金属结构、地下埋有大量金属管道及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易遭受雷击;排出有导电粉尘的厂房和废气管道、地下有金属矿物的地带以及变电所、架空线路等易遭受雷击。

5.雷电的危害

雷电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雷电流引起的。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如下:雷电流的热效应可烧断导线和烧毁电力设备;雷电流的机械效应产生的电动力可摧毁设备、杆塔和建筑,伤害人畜;雷电流的电磁效应可产生过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绝缘,甚至引起火灾爆炸,造成人身伤亡;雷电的闪络放电可烧坏绝缘子,使断路器跳闸或引起火灾,造成大面积停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