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和深入,8 世纪中叶到9 世纪末,西欧形成了加洛林王朝艺术。这是日耳曼人对基督教、拜占庭和古希腊罗马风格的大规模的模仿和学习,其推动人是查理 大帝。
11~12世纪,基督教逐渐成为西欧势力最强大的宗教。随着教堂、修道院的建设与增加,基督教逐渐地深入欧洲人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中。统治者也凭借基督教的力量加强其封建制度的建设与统治。这一时代重视服装的观念向着更广泛的阶层蔓延,从国王阶层到神职者、大臣、有实力的商人阶层都很注重自己的服饰与穿着。
哥特式艺术是以基督教思想为中心的艺术风格,也是中世纪西方文化发展的顶峰。它经历了中世纪的巅峰期与衰落期并直接孕育了文艺复兴艺术。可以说基督教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就是哥特式艺术。“哥特式”一词最早是作为贬义词出现,本意是“哥特人的”,是最早用来形容一些蛮族的词汇。后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学者用这一词汇来形容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的一些建筑样式。“哥特式”一词逐渐演化为一种对艺术风格的形容。
基督教对建筑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2世纪中期~14世纪中期,哥特式建筑最为流行。巴黎圣母院可以说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其建筑结构属于整体骨架式,建筑外侧有立柱、小尖塔式屋顶,建筑内部有圆形拱顶、彩色玻璃窗,整个建筑显得非常高大。这些都是构成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典型元素。同时,哥特式样的建筑风格也影响着服装与服饰品风格及款式的变化。在中世纪的服装中很多的服饰元素都是哥特式建筑艺术在服饰上的折射,如女性的汉宁帽(Hennin)、男性的波兰那(Poulaine)。
(三)男女服饰差异的开始
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男女服饰在款式上的区别越来越分明,女性服饰逐渐向裙装形式演变,男性服饰则逐渐向二部式样转变。由于11~12世纪的服饰中融合了东方服饰文化的元素,这个时期的服饰大多以较长的连衣裙式的款式为主。女子服饰的廓型逐渐朝着塑身、显露女性体形的方向发展。“鲜兹”(Chainse)是男女都穿着的内衬服装,外面则穿着“布里奥”(Bliaud)。除此之外,还流行一种名为“曼特”(Mantle)的斗篷(图2-6~图2-8)。
1.女子服饰(www.xing528.com)
图2-6 穿着布里奥的男子(12世纪末圣吉尔斯大教堂壁画局部)
图2-7 1110年左右穿着布里奥的骑士
图2-8 11世纪贵族和农奴服装(刺绣挂毯局部)
鲜兹是这个时期女子作为内衣穿着的一种丘尼克式贯头衣,多用白色细麻布制作。12世纪以后出现了薄毛织物、丝绸质地的鲜兹。鲜兹袖型较紧,袖口有刺绣装饰和系带,领子下面多有条纹或金银丝线装饰。布里奥则是穿在外面的服饰,一般多为薄丝绸质地,衣长与鲜兹相比略短,袖口比较宽大。布里奥上面常用熨斗熨出褶皱作为装饰。这种款式的服装衣身与袖子不是一体的,而袖子在当时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装饰。有时一件衣身会配有多个袖子。为了袖子不至于拖地,也为了袖子里可以放一些物品,因此经常在袖口处做打结的处理。布里奥的背中部有系带,领口一般有刺绣装饰。布里奥款式的服装先是在法国南部流行,后传到北方。1130年这种款式的服装又传入英国,领口、袖口和下摆都有豪华的滚边或刺绣缘饰。穿着布里奥时一般要搭配一条长腰带,腰带是布里奥的一个很重要的配饰。腰带的系法是先将腰带自前向后缠绕,然后在后背处打结再将腰带绕回前面并在身体前侧的低腰位处打结。腰带一般都带有穗状装饰,打结后一般将穗子垂于身体前侧。女子穿着布里奥时一般在领口处还会佩戴一枚领花或胸花(Corsage)。女性的布里奥从结构上逐渐趋于合体,尽可能地使布里奥有收腰或者合体的效果,同时通过加大下摆来配合收腰的结构以便突出女性的身体线条。
2.男子服饰
这个时期男性与女性一样,同样是将鲜兹作为内衣。男子的鲜兹多以白色麻布或者薄毛织物为面料,衣长及脚踝,袖子最宽处一直到袖口是宽松舒适的廓型。鲜兹外面也穿着布里奥,男子的布里奥多为毛织物或丝绸质地,是一种非常宽松肥大的连体衣式服装。初期布里奥的袖子多为细窄型的紧身袖,到了后期布里奥的袖子逐渐变得肥大。这个时期的男子还穿着一种与裤子类似的服饰“布莱”(Braies)。布莱一般用麻布制作,裤腿宽松舒适且无裆,一般像袜子一样穿在大腿至脚踝的部分,上口用绳子系在腰里。有时还会配合穿着一种名为“肖斯”(Chausses)的长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