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壤侵蚀的区域分布规律解析

土壤侵蚀的区域分布规律解析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早,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侵蚀发展较强烈,并与降雨、地形等环境因素相关联,呈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表7-1全国各省的水蚀与风蚀面积单位:km21)土壤侵蚀区域分布与自然区划的关系。2)土壤侵蚀区域分布的研究。我国土壤侵蚀区域分布规律,不仅依存于地质、地貌及生物-气候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因此,土壤侵蚀区划必须依据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

土壤侵蚀的区域分布规律解析

我国地域辽阔,丘陵、山地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3,地跨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及青藏高原,气候、地貌、土壤、植被及水文条件变化大,地带性分异明显。加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早,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侵蚀发展较强烈,并与降雨、地形等环境因素相关联,呈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我国境内可见到北半球所有的自然植被和土壤类型,同时世界上的几种主要侵蚀类型在我国均能见到。

(1)影响土壤侵蚀的环境因素。黄秉维(1989)编制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图基本上阐明了土壤侵蚀的环境因素,该区划的原则是将全国陆地先按温度、其次按干湿情况、最后按地形因素指标加以划分的。首先将青藏高原与相对较低地域分为两大区,相对较低区域约占陆地面积的3/4,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湿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中热带、边沿热带和赤道热带等9个带。青藏高原因海拔高,有些地方温度比寒温带还低,列为高原寒带和高原亚寒带。此外,还划分了高原温带,其特点也是因海拔较高而气温较抵,区别于地处海拔较低的温带。

相对较低区域划分的9个综合自然带中,除中温带部分地区及暖温带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地区外,全属湿润地区,天然植被主要为森林。如果没有人为活动对天然植被的破坏,显然在湿润地区不发生侵蚀或侵蚀极轻微,即使在亚湿润和半干旱的地区,如果保留森林草原和灌丛草原的天然植被,大部分地区也不可能发生类似当今的强烈侵蚀。可见,现代土壤侵蚀的发展主要在于人为对天然植被的破坏。

当天然植被遭到人为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失调,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下的集中降雨以及丘陵山区陡峻的地形对侵蚀的作用则成为主导因素。原以森林植被为主的湿润地区,降雨成为主要侵蚀外营力;原以草原为主的干旱地区,风力成为主要侵蚀外营力。世界各国均以侵蚀外营力作为划分土壤侵蚀一级类型区的依据。

(2)土壤侵蚀的区域分布。根据我国第2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结果,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蚀与风蚀面积的分布情况如表7-1所示。

表7-1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蚀与风蚀面积单位:km2

1)土壤侵蚀区域分布与自然区划的关系。土壤水蚀主要发生在气候湿润的森林和森林草原地带的丘陵山区,风蚀主要发生在气候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带,冻融侵蚀发生在极地。全球侵蚀区域中,水蚀约占50%,风蚀占34%,冻融侵蚀占16%。按地理位置,在N50°~S40°为发生水蚀的主要地区。全球的风蚀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为250mm 以下的干旱草原和荒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和卡拉利沙漠,中亚及澳大利亚中部地区等(黄委会,1993;唐克丽,1999)。

据中国年均降水量图,中国年降水量地域分布的总趋势是东南多雨、西北干旱,这主要是由于东南和西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影响的结果(朱瑞兆等,1989)。我国400mm 降水量等值线,从大兴安岭经内蒙古南部、河北、山西北部,穿过陕北、陇东,沿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到喜马拉雅山,自东北斜贯西南,将我国内地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多为湿润区,自然景观以森林植被为主,自然植被遭破坏后,多发生水蚀;西部多为干旱区,自然景观为草原和荒漠,土壤侵蚀以风蚀为主。

依据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水蚀发生的范围最广,包括原为森林、森林草原及灌丛草原植被的湿润、亚湿润及半干旱地区,尤以年降水量为400~600mm 的黄土高原地区水蚀最为严重。我国的风蚀主要发生在年降水量在250mm 以下的东北、西北及华北的干旱和极干旱地区,其中包括戈壁砾漠、沙漠和土地荒漠化地区;此外,还有沿海沙地。在青藏高原、新疆天山祁连山西部及黑龙江流域的高寒山区,为冻融侵蚀区。年降水量为250~400mm 的地区为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侵蚀全年进行,夏秋多水蚀,冬春多风蚀。

2)土壤侵蚀区域分布的研究。我国土壤侵蚀区域分布规律,不仅依存于地质、地貌及生物-气候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人为活动的影响。例如,黄河为世界上著名的高含沙河流,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虽起源于地质时期,但强度侵蚀的发展,起始于近千年以来人类毁林毁草不合理的耕垦活动。在年降水量1000mm 以上森林丰茂的亚热带丘陵山区,由于森林砍伐和陡坡耕垦,丰沛的降雨成为强大的侵蚀营力,土壤侵蚀急剧发展,以致在亚热带森林地区出现了寸草不生的石漠化景观。因此,土壤侵蚀区划必须依据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

我国土壤侵蚀区划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为主要对象。全国性的土壤侵蚀区划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辛树帜和蒋德麒(1982)为代表编制了我国水土流失类型分区图,该分区图以侵蚀营力为一级分类原则,将全国划分为水蚀、风蚀、冻融侵蚀三大类型区;在水蚀区,根据自然条件和治理特点又划分为西北黄土高原、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北方山地丘陵、南方山地丘陵、四川盆地和周围山地丘陵以及云贵高原共6个二级类型区。

朱显谟和陈代中(1989)编制了1∶120万中国土壤侵蚀类型及分区图,按侵蚀营力,全国可划分为三大土壤侵蚀区:东部流水侵蚀区、西北风力侵蚀区和青藏高原冻融及冰川侵蚀区。该三个侵蚀区的基本情况如下:(www.xing528.com)

东部流水侵蚀区:包括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的地区,据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统计,全国水蚀面积为150万km2,其中黄土高原和华南山地丘陵为水蚀严重区。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蚀面积为165万km2,其不同强度等级的面积为:轻度的为83万km2,中度的为55万km2,强度的为18万km2,极强度的为6万km2,剧烈的为3万km2

西北风力侵蚀区: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北缘一线西北,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呈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多在250mm 以下,最少的地方仅有10mm,蒸发量可达1400~3000mm,干燥度为2~8。因受西伯利亚高压中心的强烈影响,冬春风力强劲,每年5级以上大风日数多在100d以上,加之地面植被稀疏,风蚀风积作用强烈。

青藏高原冻融及冰川侵蚀区:包括西藏全部、青海南部及四川的甘孜、阿坝两州,平均海拔在4500m 以上,土壤侵蚀营力以冻融和冰川作用为主。该地区基本上属于自然常态侵蚀,应着重生环境保护

3)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分布。朱震达和冯毓荪(1989)等对我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分布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1∶120 万的图件,据其研究,北方分布的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共计149.6万km2(表7-

2)。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风蚀面积为191万km2,其中不同强度等级的面积为:轻度的为79万km2,中度的为25万km2,强度的为25万km2,极强度的为27万km2,剧烈的为35万km2

表7-2 中国沙漠、戈壁与沙漠化土地

总面积71.2万km2 的砂质荒漠主要由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黄河沿岸的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及长城沿线的毛乌素等大沙漠组成。这些沙漠及戈壁均分布在年降水量在200mm 以下的干旱荒漠地带,多为无人类活动的风沙自然景观。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并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是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为风蚀风沙地区的主要防治对象。由表7-3所示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及潜在沙漠化土地共33.4万km2。据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期航片对照判读,沙漠化土地从13.7万km2 增加到17.6万km2,近25年增加了39万km2,平均每年扩大1560km2。沙漠化土地成因类型归纳于表7-3,过度的农业开垦、过度放牧及过度樵采为主要因素,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85.5%,如不采取措施,沙漠化将继续蔓延与发展。

表7-3 中国北方沙漠化成因类型

沙漠化土地分布的自然地带中,有约41%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在大兴安岭西侧的半干旱地带,以农牧交错区沙漠化的发展及旱农区风沙危害为主;有32%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以草场沙漠化过程加剧为主;有27%的沙漠化土地分布于西部干旱荒漠地带,以绿洲边缘沙丘前移及沙丘活化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