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正确保养你的微波炉

如何正确保养你的微波炉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注意,使用金属器皿时也容易造成微波炉的损坏。3)使用之前,应检查所用器皿是否适用于微波炉。③窄颈瓶不可直接放入微波炉烹煮。4)环境温度高于40℃以上时,不要使用微波炉,避免高温环境下运行损坏元器件。6)炉内无食物时,请不要使微波炉工作,以免空载运行损坏微波炉。

如何正确保养你的微波炉

1.微波炉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

微波炉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如下:

1)清洗炉腔之前,需关闭微波炉,并从插座上拔去电源线插头。

2)经常保持炉腔清洁。当食物或汤水溅到炉内壁时可用湿布擦去。如炉内壁很脏则可使用软性洗剂,切勿使用粗糙、磨损性洗剂。

3)必须经常清洁玻璃盘。可先用温热的肥皂水清洗,再用清水洗净擦干。

4)必须经常擦洗转盘支承和炉腔底面。请用软性洗剂清洗炉腔底面,而转盘支承则可用温热的肥皂水洗,清洗后抹干放回原处。若玻璃转盘和轴环是热的,就需要等待冷却后再行处理。

5)必须经常清洁门的密封面。可先用软干布浸肥皂水清洗,再用软干布擦净。

6)微波炉表面用软干布浸肥皂水清洗后,再用软干布擦净。注意不要让水渗入炉缝或通风口。

7)若控制板被弄湿,则用软的干布抹擦,不能用粗糙、磨损性的洗剂来擦控制板,擦控制面板时,请将炉门打开,以免误操作。

8)炉内外若有蒸汽凝成的水滴,可用软布擦净。

9)当使用薄块烘烤或微波烧烤功能时,有些食物的油渍会留在炉的内壁上,不作定期清洁,可能在使用时冒烟,这些污渍必须及时清洁。

10)炉内若有异味,可用一杯水加几匙柠檬汁煮5~7min,即可消除异味。

11)微波炉若长期不用,应拔掉电源插头,放在通风干燥、没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12)炉子发生故障,必须由专业维修人员检修,其他任何人拆修都将是危险的。

2.微波炉使用器皿的注意事项

家庭常用的非金属厨房器皿,很多都能用于微波炉烹饪,如陶瓷盘子、陶瓷碗等。

当对非金属厨房器皿是否适于微波炉使用不清楚时,可以将该器皿放入微波炉中(注意不要装水或其他东西),然后用“高火”加热1min进行检查:若器皿本身温度不高,在炉内也没发生打火现象,则说明该器皿本身微波透射性较好,自身微波损耗不大,也不反射微波,适于微波炉使用;若器皿本身温度较高或炉内发生打火现象(如陶瓷碗上的金属边可能在微波炉中出现打火现象),则说明该器皿的微波透射性不好,自身微波损耗大,且含有反射微波的材料,因而不适于微波炉使用。

微波炉可使用的器皿和不可使用的器皿具体如下:

(1)可使用的器皿

1)玻璃烹饪器皿(见图3-52)。包括由微晶玻璃制成的器皿,以及硼硅酸玻璃器皿、陶瓷玻璃等耐热材料器皿。

978-7-111-36699-7-Chapter03-54.jpg

图3-52 玻璃烹饪器皿

2)陶瓷烹饪器皿(见图3-53)。细陶、粗陶、瓷器器皿,即一般陶瓷碗、盘、炒锅等均可使用。但有金属饰边的容器,可能会起火花或剥落,请勿使用。

978-7-111-36699-7-Chapter03-55.jpg

图3-53 陶瓷烹饪器皿

978-7-111-36699-7-Chapter03-56.jpg

图3-54 耐热塑料器皿

3)耐热塑料器皿(见图3-54)。凡耐热塑料器皿都可以使用,但用油量多的食物请改用耐热玻璃或陶瓷器皿。

4)煎碟。微波煎碟是用作煎、炸烹饪的特制器皿,如煎肉排、煎肉馅饼、炸牛排等。这个特制的器皿表层涂敷有微波吸收材料,以便吸收微波使它发热,食物放在器皿表面受热而产生煎、炸烹饪效果。为更好地使用煎碟,请详阅特制煎碟的说明书。

5)保鲜膜、耐热PE袋。烹饪蔬菜时可用来覆盖蔬菜,亦可当容器的盖子使用,但勿直接包裹肉类和油炸食品。

(2)不可使用的器皿

1)金属器皿。铝锅、搪瓷锅和不锈钢锅等金属容器,微波不能穿透,而且碰到金属时炉内壁会发生打火现象,故不能使用。注意,使用金属器皿时也容易造成微波炉的损坏。

2)漆器。漆器上的漆在受热后可能会剥落、熔化,产生有害物质,容器也可能产生裂痕,请勿使用。

3)不耐热的塑料容器。普通塑料容器耐热性差,不能作微波炉烹饪器皿用。

4)不耐热的玻璃容器。食物加油烹饪时温度可能很高,易使玻璃容器破裂,故不能使用不耐热的玻璃容器。有机玻璃器皿也不宜使用。

5)草、柳、木、竹、纸制品。这些容器短时间加热时可使用,但长时间加热时,容器可能会烧焦,请勿使用。

(3)检查容器是否可在微波炉内安全使用的方法

拿一个玻璃杯装300mL的水,并在玻璃杯中放一把微波炉专用勺子,一起和试验的容器放进微波炉里,调至高火煮1min。假如这个容器保持不热,但水是热的,那么它就是安全的微波烹饪容器,若这个容器变热,表明它已经吸收了一些微波能,绝对不可使用,这个试验不可用在塑料容器上。

3.开启微波炉时的注意事项

为了防止微波炉损坏或过量的微波泄漏,开启微波炉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微波炉内没有被加热的物品时不能开启,以免微波返回磁控管,使磁控管过热而烧坏。

2)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模式搅拌器或转盘不转,应停止烹调,待排除故障后再继续使用,否则会引起食物加热不均匀。

3)若发现炉门四周的密封处有损坏或污垢太多,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仔细修理或清洁,防止微波外泄,影响人体健康

4)在炉门打开的情况下,不能开启微波炉,否则会损坏炉门的安全联锁开关。

5)当炉门与箱体之间夹有食物时,不能开启微波炉。

6)在检修微波炉时,特别在检修磁控管和波导管时,不能开启微波炉,以防微波泄漏。

4.微波炉使用时的注意事项(www.xing528.com)

使用微波炉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将微波炉置于卧室,同时应注意微波炉上的散热窗栅不要被物品覆盖,以免温度过高而损坏。新品在使用前,请检查散热口是否有塑料薄膜覆盖,若有,请撕除塑料薄膜后再使用。

2)使用前请详细阅读“使用手册”全部内容。

3)使用之前,应检查所用器皿是否适用于微波炉。

①切勿使用金属网架及其他金属器皿。带金、银边的器皿也不应使用。微波炉中通常使用陶瓷、耐热玻璃、耐热塑料或纸质器皿。

②使用组合(微波烧烤)功能时,切勿将铝质或其他金属器皿放在金属网架上,且金属网架不应接触炉腔内壁,防止打火。

③窄颈瓶不可直接放入微波炉烹煮。

④密封的瓶装或袋装食物必须开口后才能放在炉内加热,否则气体膨胀会发生爆裂。

⑤使用保鲜纸遮盖食物烹调,请将保鲜纸一角摺上,使蒸汽通气,煮好后将保鲜纸小心拆开,以免蒸汽灼伤。

4)环境温度高于40℃以上时,不要使用微波炉,避免高温环境下运行损坏元器件。

5)使用时先放入转盘支承及玻璃转盘,再将盛好食物的器皿放在玻璃转盘上进行烹调。

6)炉内无食物时,请不要使微波炉工作,以免空载运行损坏微波炉。

7)切勿将一般的水银温度计放入炉内边加热、边测量,以免引起打火或损坏。

8)烹调少量食物时,要多加观察,防止过热起火。

9)加热水分含量少或用不耐热容器包装的食物时,请用低火。

10)当食物在塑料、纸或其他易燃材料制成的容器中加热或烹调时,应时时注意,防止起火。

11)在煲汤或烹调较多分量的食物时,食物顶部离容器口应在3.5cm以上,否则可能会有沸腾而溢泄的现象发生。

12)使用烧烤烹调时,炉内温度很高,故翻转食物时,应戴上手套石英烧烤管变红或刚煮完食物时,切勿碰触内腔上板。

13)烧烤烹调不要长期停滞不用,否则由于石英管上沉积过多的油渍,再次使用烧烤时将产生大量的油烟

14)烹调中发生冒烟或起火现象时,请不要立刻打开炉门,否则遇空气会加大火势,应立即切断电源。

15)烹调食物时,切勿使用密封或盖紧的容器(加热奶瓶应拧下奶嘴)。给婴儿喂食前,请检查先检查食物的温度。

16)使用有烧烤功能的微波炉烧烤食物时,炉身顶板和后板温度较高,人体不要触摸,以免烫伤

17)食品放入微波炉解冻或加热,若忘记取出,如果时间超过2h,则应丢掉不要,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18)从微波炉内提取食物和器皿时,应当使用锅夹或戴上隔热手套,以免高温烫伤。

19)饮料或汤这些流体食物在加热温度超过沸点时可能并无气泡产生但会有突然沸腾的现象。为避免被烫伤,请搁置一段时间并均匀搅拌后方可食用。

20)为防止转盘受损坏,请遵守下列事项:

①用水清洗转盘时,应先待转盘冷却。

②切勿置滚热食品或炽热容器于冷却的转盘上。

③切勿置冰冷食品或冰冷容器于炽热的转盘上。

④注意转盘的最大负载重量不能超过5kg。

21)不要用微波炉贮存任何物品。

22)长时间在微波炉前工作:开启微波炉后,人应远离微波炉或人距离微波炉至少在1m之外。且在烹调时,不要把脸贴近观察窗观看,因为微波对眼睛有害。

23)如果微波炉碰撞、跌落引起炉门、门封、铰链、外壳等发生损坏,注意微波辐射,不要使用微波炉,必须由专业维修人员维修。

5.防止微波泄漏的方法

防止微波泄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1)定期检查微波炉的炉门和门框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若有松脱和损坏,应立即修理或更换,以防微波炉本身产生微波泄漏现象。

2)炉门要轻开轻关,以保证炉门与炉体之间的密封性良好。千万不要猛烈碰撞炉门,以防炉门机械性损坏。

3)经常保持炉门表面和炉门密封垫的清洁、无异物,以免油腻、脏物等影响炉门的密封性。

6.微波炉烧烤时的注意事项

微波炉烧烤时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1)在烧烤时,外壳、排气孔及门温度很高,请勿手摸。

2)烧烤后,烧烤盘及玻璃盘温度很高,取出时请戴手套。

3)烧烤后请静置20min以后再清理。

4)在烧烤鸡腿或鱼时会产生一些烟雾及气味,注意厨房的空气流通。

5)烧烤后玻璃盘、烧烤器皿要自然冷却,不要用冷水直接冷却,这样会造成玻璃盘破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