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考试招生制度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课程优化

新考试招生制度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课程优化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确认识当前高中生涯教育应面对的问题。与国际同类学校相比,我国普通高中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上明显重视不够,且视野狭窄化。目前开展的高中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主要限于职业心理测量,课程建构不足。新考试招生制度下的普通高中,需要基于不同类型学校与学生资质特点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课程的系统建构。二是进行适合学生优势潜能识别与开发的高中专门课程建构。

新考试招生制度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课程优化

普通高中职业生涯发展课程的系统建构是一个紧迫的研究内容。上海市新高考推进“三(语文、数学、外语)+三(政治物理、数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理中任选三门参加等级考)评价”,导引高中生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视角进行课程选择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职业生涯发展涉及的内容丰富,高中职业生涯发展课程亟待从单一的生涯规划课程走向丰富化、系统化。

正确认识当前高中生涯教育应面对的问题。对普通高中生进行生涯发展教育,首先应当对普通高中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基本内涵有所认识。主要在于两点:(1)让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对自己大学专业的选择或走入社会的职业选择有比较理性的认识;(2)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与规划未来的能力、正确的劳动与职业价值观以及高中阶段后生涯发展的必要能力准备。与国际同类学校相比,我国普通高中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上明显重视不够,且视野狭窄化。一个鲜明表现是高中生毕业时只知道考什么大学,而对自己感兴趣、有潜能的专业领域感到迷茫,职业意识缺乏,影响了学生发展的动力与人才培养周期。因学生志不高、趣不明、能不识,因而在高中阶段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学校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引导,学生一旦进入与自身趣能不相匹配的学校或专业后会感到非常失落。目前开展的高中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主要限于职业心理测量,课程建构不足。

对高中生进行专业性与一般性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建构。新考试招生制度下的普通高中,需要基于不同类型学校与学生资质特点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课程的系统建构。职业生涯发展主要涉及专业性职业生涯教育与一般性职业生涯素养两方面。针对不同类型学校或不同资质特点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建构,既要把握共同性(主要指一般性职业生涯素养),又要把握特殊性(主要指专业性职业生涯教育)。(www.xing528.com)

高中生专业性职业生涯发展的课程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思考:一是在高中基础课程中融合有专业性职业生涯引导内容,如英语中的“商务英语”。二是进行适合学生优势潜能识别与开发的高中专门课程建构。专门课程是对某一领域概貌的介绍,在某些点上可以深入,带有一定专业指向性,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潜能与兴趣所在。三是开展高中职业生涯发展有关的课题或项目研究,注重基于专门课程学习的探究课程。四是推进专业或职业领域的考察体验或社会实践课程。五是举办专业或职业性讲座课程。

高中生一般性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思考:一是专门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创设,从高一到高三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二是以学术社团或活动课程(如职业活动日)引导学生生涯体验;三是注重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功能性课程开发,包括沟通、交往、领导、组织能力提升等相关课程;四是以社会考察课程引导学生体验职业的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