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RBRVS计算方法详解

美国RBRVS计算方法详解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全国性问卷调查计算373项代表性S/Ps服务中医师工作时间及工作量相对值。一是建立受调查医师的纳入排除标准。将美国划分为10个地区,依照各地区医师占比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三是设计调查问卷内容。调查结果的外部效度由TCGs审核。最后举行TCGs 会议讨论书面的意见后,证实调查结果具有合理性与适当性,且较上述3个量表有所进步。

美国RBRVS计算方法详解

(一)医师总工作量相对值计算方法

1985—1988年哈佛大学萧庆伦研究团队主导开发了医师工作量相对值计算技术,1989年美国国会和老布什政府将医师工作量相对值计算技术纳入《综合预算调解法案》(Omnibus Budget Reconciliation Act,OBRA)进行立法,并要求HCFA于1992年在全美全面推开。1992年美国资源相对值支付制度执行初期,医疗保险收费表(Medicare Fee Schedule,MFS)包含大约7500项S/Ps,其中大部分医师工作量相对值来自哈佛大学萧庆伦研究团队。

一般而言,大部分居民知晓医师门诊、手术、查房、咨询等服务中的工作量,但对医师在门诊前需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看X射线摄影胶片、看检验报告、与其他专科医师讨论病情、与医疗辅助者共同准备等服务前工作量,以及病历书写、与专家或病人或病人家属沟通后续工作等服务后工作量鲜有了解。萧庆伦研究团队将医师工作量划分为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3种,其中服务中工作量为服务前、服务中工作量计算的基础。

萧庆伦研究团队医师总工作量相对值计算主要包括以下5个步骤,每个步骤下面包含了多个彼此独立的小步骤:

表1-1 萧庆伦研究团队医师总工作量相对值计算步骤[1]

1.步骤一:通过全国性抽样调查计算代表性S/Ps服务中医师工作量相对值

(1)成立14个TCGs。

在美国医学会支持下,萧庆伦研究团队研究了35个子专科医学会(其中18个专科由HCFA经费支持、6个专科由外来经费支持、11个专科无经费支持)推荐的医师名单,综合考虑地理分布、学术性与社区执业的均衡性后,决定每个专科选择1—5名资深医师,总计100位组成14个TCGs。TCGs的任务概述如下:

一是确定各专科的基准项目。TCGs在各专科中选择1个经常执行、内容变化不大、工作量适中的S/P作为基准项目,作为其他项目评价的参考标准。

二是在每个专科中选择22—26个代表性S/Ps(18个专科共373个S/Ps)进行全国性问卷调查。选出的S/Ps有四个基本特征:需要涵盖评估及管理类、侵袭类、实验诊断类、造影显像类等4大类;需尽量包括各种程度工作因素的投入;经常执行且重要;由多个专科执行。

三是列出每项代表性S/P的具体病例描述、CPT-4代码。其目的是在全国性问卷调查时,受调查医师对各项代表性S/P的认知趋于一致。

(2)通过全国性问卷调查计算373项代表性S/Ps服务中医师工作时间及工作量相对值。

一是建立受调查医师的纳入排除标准。在美国医学会、美国口腔和颌面部外科医生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ons,AAOMS)的医师档案中,排除住院部的医师、65岁以上的医师、每周执业时间少于20小时的医师、地址不详的医师。

二是对医师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将美国划分为10个地区,依照各地区医师占比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以回收率为60%—70%、每个专科回收100份调查问卷为目标,最终在每个专科抽取大约170人进行全国性问卷调查。

三是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医师服务中工作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师总工作量(total work)、[服务时间(time)、脑力劳动与判断(mental effort and judgment)、技能与体力劳动(technical skill and physical effort)、心理压力(psychological stress)]等。

四是采用定量评估法对各S/P进行评分。首先,样本医师估计个人执行各项S/P所需时间;其次,以定量评估法推导专科内部各项代表性S/P的相对值。具体操作:将基准项目医师总工作量、脑力劳动与判断、技能与体力劳动、心理压力均设置为100,计算其他代表性S/Ps所需要的医师总工作量、脑力劳动与判断、技能与体力劳动、心理压力相对于基准项目的相对值。

五是数据修正。因担心调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萧庆伦研究团队将问卷调查所得结果取10为底数进行对数转换,对数转换后逐次去除3个标准差以外的极端值(outlier),至无3个标准差以外极端值为止。再以估计极大化算法(Estim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EMA)补全所有极端值和遗失值后,将所有对数的平均值进行反对数转换,得出该专科问卷调查S/Ps的全部医师服务中工作量相对值。

(3)代表性S/Ps服务中医师工作量相对值信度、效度检验。

调查结果的外部效度由TCGs审核。TCGs根据临床经验,书面评估调查结果的合理性与适当性,并且和美国健康保险学会(Health Insuranc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HIAA)收费转化相对值、佛罗里达相对值表(Florida Relative Scale)、加利福尼亚相对值表(California Relative Scale)三者进行比较。最后举行TCGs 会议讨论书面的意见后,证实调查结果具有合理性与适当性,且较上述3个量表有所进步。

信度检验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将调查结果去除3个标准差后,以组内相关系数检验(Intra-class Correlation Method)和斯皮尔曼-布朗预测公式(Spearman-Brown Prophecy Formula)进行问卷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医师间具有高度的信度。二是构建各专科总工作量与服务时间、脑力劳动与判断、技能与体力劳动、心理压力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来检验问卷信度。结果显示R2均趋于1,且回归系数均呈现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表示服务时间、脑力劳动与判断、技能与体力劳动、心理压力能共同解释医师总工作量点值,不可以去除任何一个维度

2.步骤二:进行跨专科串联,开发各专科服务中医师工作量相对值共同量表

由于不同专科参考标准不同,各专科衡量单位不同,无法将各专科医师工作量直接进行合并。因此,萧庆伦研究团队进行医师工作量的跨专科串联,使各专科不同尺度的相对值调整为共同量表。

(1)成立跨专科咨询小组。

在TCGs中,从每个专科抽取一两位对专科S/Ps有广泛了解且对一般医学有所掌握的医师,共计24人组成跨专科小组,即CSP。CSP主要任务是找出各专科间实践及工作强度相同或相当的S/Ps,作为各专科的连接点,该连接点成为跨专科连接对。在萧庆伦研究团队第一阶段研究时,CSP三次会议以医师服务总工作量作为连接对选择参考;在第二阶段时,加入医师总工作量、单位时间工作量、服务中工作量与对应的医师总工作量的比值作为参考标准。医师工作量相同连接对是指不同专科间诊断与治疗过程、医师耗费时间相同以及病患形态相似的S/P。比如一般外科和家医科均处置“急诊,72岁,可能有肠阻塞病病人”,则“急诊,72岁,可能有肠阻塞病病人”为相同的连接对。

医师工作量相当连接对是指S/P虽然不同,但专家小组认定分布在不同专科的两项S/Ps属于同一类型(评估及管理类、侵袭类、实验诊断类、造影显像类)、医师耗费时间相同、所需医师工作量几乎相等,且最好为两个专科的全国性调查问卷中的S/Ps。例如,胸外科“左上肺叶切除术”与一般外科“下结肠切除术”为相当的连接对。

(2)确定跨专科连接对。

跨专科连接对选择方法如下:在全国性医师服务中工作量调查前,先请TCGs界定有可能作为跨专科的连接对,然后由CSP间彼此往来讨论后,界定时间及工作量相同或相当的连接对。具体方法为两个专科的专家小组以信件、会议方式进行讨论,共同决定串联两个专科的连接对。比如,A专科专家小组选择两个专科可能的连接对,并且对连接对S/Ps进行描述,然后转交给B专科专家小组。B专科专家小组添加意见后,返回A专科专家小组。A专科专家小组再回复意见给B专科专家小组;经过反复的讨论和修正,A、B两个专科专家小组选出达成共识的连接对。

(3)检验及修正跨专科连接对。

利用医师服务中工作量与时间全国性调查结果,来检验CSP选择跨专科连接对的合理性。若两项S/Ps所需时间差异超过25%,则予以取消。

为增加连接对匹配成功率,萧庆伦研究团队再以时间、8种服务形态[诊断性E/M(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services,评估和管理类服务)类、住院E/M类、复诊E/M类、侵袭类、执行与判读实验诊断类、判读实验诊断类、执行与判读造影显像类、判读造影显像类]、5种服务地点(诊所、医院、手术中心、急诊部、护理之家),将S/Ps分组群,在组群中寻找连接点,并经过CSP开会确定。

为避免两个专科医师工作量相对值仅有1个连接对串联,造成两个专科所有相对值出现偏差,每个专科至少有4个跨专科连接对。萧庆伦研究团队第一阶段跨专科串联共有82个连接对,第二阶段增加了193个,总计275个连接对。

(4)开发各专科服务中医师工作量相对值共同量表。

由于不同专科连接对在共同量表的相对值相同,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开发S/Ps医师工作量网,将不同医疗专科不同基准的医师工作量相对值连接成共同量表。

3.步骤三:计算代表性S/Ps医师服务前、服务后工作量相对值

美国国内相关研究表明,美国医师服务前、服务后工作量约占医师总工作量的1/3—1/2。因此,开发一套科学评估服务前、服务后医师工作量相对值的技术体系对计算医师总工作量相对值非常重要。下面简述萧庆伦研究团队计算服务前、服务后医师工作量相对值的方法。

(1)计算代表性S/Ps医师服务前、服务后时间。

①从TCGs选出的373项代表性S/Ps中选择154项S/Ps,进行医师服务前、服务后操作时间全国性问卷调查,得到154项S/Ps的医师服务前、服务后操作时间。

②建立服务前、服务后时间与服务中时间和工作量相对值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以调查的154项S/Ps服务中跨专科串联后的医师工作量及时间作为自变量,以调查得到的服务前或服务后时间作为因变量,建立二元线性函数:Tp=a+bWi+cTi,求得相关系数a、b、c。其中,Tp为服务前或服务后时间,Wi为服务中的医师工作量,Ti为服务中医师工作时间。

③推估219项未调查代表性S/Ps的服务前、服务后时间值。根据二元线性回归方程Tp=a+bWi+cTi,代入全国性调查所求得的219项未调查代表性S/Ps服务中跨专科串联后的医师工作量及时间,推算服务前、服务后时间值。

(2)计算代表性S/Ps服务前、服务后单位时间工作量,即W/T值。

①基本前提:服务前、服务后工作内容主要为评估和管理工作。因此,评估和管理类S/Ps服务中W/T值可以用来代表服务前、服务后W/T值。

②在全国性调查的373项代表性S/Ps中,评估和管理类S/Ps有144项。通过聚类分析将144项S/Ps的服务中W/T值依其同质性分为4个集群,计算各个集群W/T的平均值。第1至4个集群W/T平均值分别为2.16、2.80、3.44、4.85。

③将全国性调查的373项代表性S/Ps分成非侵袭类、诊所及手术中心侵袭与麻醉类、医院侵袭类3大类,再将各大类聚类分成高、中、低3个等级;然后将每类每等级的服务前、服务后分别对应到4个集群W/T。例如某项S/P对应到中度医院侵袭类,中度医院侵袭类的服务前W/T值为第2个集群2.80,中度医院侵袭类的服务后W/T值为第3个集群3.44。

(3)计算代表性S/Ps服务前、服务后医师工作量相对值。

将代表性S/Ps服务前、服务后时间乘以W/T值求得代表性S/Ps服务前、服务后医师工作量相对值。比如某项S/P归类为中度医院侵袭类,二元线性回归方程求得的服务前、服务后时间分别为30.1分钟和22.3分钟,中度医院侵袭类服务前、服务后W/T值分别为2.80、3.44;那么服务前医师工作量相对值为30.1×2.80=84.28,服务后医师工作量相对值为22.3×3.44=76.71。

4.步骤四:计算代表性S/Ps医师总工作量相对值

代表性S/Ps医师总工作量相对值为该项S/P医师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医师工作量相对值的总和。比如某项S/P医师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工作量相对值分别为84.28、247.25、76.71,那么医师总工作量相对值为84.28+247.25+76.71=408.24。

5.步骤五:外推未调查S/Ps医师总工作量相对值,开发各专科医师总工作量相对值共同量表

由于问卷篇幅限制,每个专科仅调查了约23个S/Ps的医师服务中工作量相对值和服务时间,无法对专科所有的S/Ps进行调查。所以萧庆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套外推未调查S/Ps医师总工作量的技术。下面简述萧庆伦研究团队外推未调查S/Ps医师总工作量的方法。

(1)基本前提。

美国医保涵盖不全、CPR支付制度存在固有缺陷、患者知识有限等因素,造成美国医疗市场的不完全性,进一步导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不能充分衡量医师投入资源及成本情况。由于萧庆伦研究团队在研究时期找不到其他更好反映医师投入资源的参考工具,故外推方法假设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可作为相对值的衡量工具。在同质性较高的S/Ps家族中,市场不完全性对家族中的每一个S/P有相同的影响,因此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可用来作为相对值的衡量工具。

(2)将S/Ps归类成家族。

①S/Ps归类成家族的分类标准。萧庆伦研究团队依据执业地点、种类、患者性质、身体系统、解剖部位、处置方式、临床或外科病例等信息,将S/Ps归类成家族。

②S/Ps归类成家族的具体办法。先依据信息将S/Ps分为评估及管理类、侵袭类、实验诊断类、造影显像类四大类,然后再以各大类为基准进行细分。

表1-2 S/Ps具体归类方法概述

③将S/Ps归类成家族后,使得每群均包含一个有工作量问卷调查的S/P,若超过一个再进行细分,直到仅有一个为止。

(3)家族内部推导形成所有S/Ps总工作量相对值。

以每群中已调查S/Ps为各家族标杆,利用Medicare Part B(Medicare医疗保险B部分)、美国健康保险学会、两个小儿科商业保险公司过去对某家族中每个S/P的平均支付额,计算与标杆S/Ps支付额的相对比值,并以标杆S/Ps的医师总工作量相对值等比例外推,获得家族中其他未进行全国性问卷调查的标杆S/Ps的医师总工作量相对值,进而形成各专科医师总工作量相对值共同量表。

(二)执业费用相对值计算方法

RBRVS推行初期,仅有医师工作量相对值是以资源为基础(resource-based),而执业费用和医疗纠纷保险费相对值以收费为基础(charge-based)。1994年,美国社会保障法修正案(Social Security Act Amendments)要求HCFA发展一套以资源为基础的执业费用相对值计算方法,并于1998年在全美实施。1997年平衡预算法案(Balanced Budget Act,BBA)将以资源为基础的执业费用相对值计算实施时间延迟到1999年,并要求HCFA在4年内逐步将以收费为基础的执业费用相对值转化为以资源为基础(1999年:75%以收费为基础、25%以资源为基础;2000年:50%以收费为基础、50%以资源为基础;2001年:25%以收费为基础、50%以资源为基础;2002年:100%以资源为基础)。因为医师执业场所影响执业费用,因此HCFA将以资源为基础的执业费用相对值分为机构(facility)和非机构(non-facility)两类。若医师在医院、技术性护理机构、门诊手术中心执业,由于此类机构承担了大部分的非医师人力、耗材、设备成本,因此此类机构采用机构执业费用相对值,否则采用非机构执业费用相对值。

以资源为基础的执业费用相对值计算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两个全国性的数据库:一是美国医学会所属的社会经济监测系统数据库(Socioeconomic Monitoring System,SMS),二是临床实践专家组数据库(Clinical Practice Expert Panel,CPEP)。

2007年,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CMS)(其前身为HCFA)将“自上而下”(Top-down methodology)的直接执业费用相对值的计算方法改为“自下而上”(Bottom-up methodology)的计算方法,并设置了4年转换期;2010年,CMS又根据医师执业费用信息调查数据库(Physi-cian Practice Information Survey,PPIS)更新了各专科医师每小时直接病患照护执业费用(PE/hr)数据,也设置了4年转换期。下面分3个阶段简述执业费用相对值计算方法:

1.第一阶段(1992—1998年):收费基础法

萧庆伦研究团队为了简化研究过程,假设设备密集的S/Ps、工资地理区域的差异,医疗纠纷率的差异,都可以用转换因子CF来处理时,执业成本只需统计专科间的差异。因此,萧庆伦研究团队在剔除医师服务时间及投入资源成本后,以两个全国性数据库——1983年HCFA开展的医生执业成本和收入调查(Physician Practice Cost and Income Survey,PPCIS)、1986年AMA开展的年度社会经济监测系统(Annual Socioeconomic Monitoring System)数据库为基准,计算各专科执业费用相对值。

下面简述各专科执业成本相对指数计算方法:

(1)计算专科执业成本因子。

专科执业成本因子(Factor for Practice Costs,PCF)为1减去执业成本占毛收入比重之值的倒数。基本计算公式为:PCF=1/(1-PC/GR)

其中,PCF为专科执业成本因子,PC为各专科执业成本(Practice Costs,PC),GR为各专科毛收入(Gross Revenue,GR)。

(2)计算专科执业成本相对指数。(www.xing528.com)

专科执业成本相对指数(Index of Relative Specialty Practice Costs,RPC)是以普外科PCF为基准,其他专科PCF与普外科的比值减去1求得;普外科RPC为0。

基本计算公式为:RPC=PCFi/PCF标准-1

其中,RPC为各专科执业成本相对指数,PCFi为某专科执业成本因子,PCF标准为普外科执业成本因子。RPC用来推估医师执业所需设备、房屋、医疗材料、其他医护人力、医疗纠纷保险费等执业成本相对性。

表1-3 各专科执业成本因子和执业成本相对指数一览表

2.第二阶段(1999—2006年):“自上而下”的资源基础法

由于Harvard RBRVS的专科执业成本相对值指数和专科医师训练机会成本分摊指数计算方法存在诸多争议,因此1994年HCFA重新开发了一套执业成本相对值计算体系。原用收费与执业成本占毛收入比率来计算以收费为基础的执业费用相对值,以取代专科执业成本相对值;用医疗纠纷保险费占毛收入比率来计算以收费为基础的医疗纠纷费用相对值,以取代专科医师培训机会成本摊销指数;后来改为以资源为基础的执业费用相对值及以资源为基础的医疗纠纷费用相对值。

(1)数据来源。

资源基础法计算数据来源有2个:

①美国医学会所属的社会经济监测系统数据库,即SMS。

SMS数据库提供各专科执业费用,包括3类直接执业费用(医师以外医事人力成本、药品及材料成本、医疗设备折旧)、3类间接执业费用(管理人力成本、办公设备折旧、其他成本)。1981年美国医学会首次调查SMS数据,于1999年进行了第二次调查。SMS数据库各专科执业费用用来计算PE/hr。

②临床实践专家组数据库,即CPEP。

临床实践专家组由各专科医学会和专业团体提名的医师、医疗管理人员、非医师专业人员所组成,制定各项S/P的直接资源投入。临床实践专家组数据库涵盖了各S/P的3类直接执业成本(医师以外医事人力成本、药品及材料成本、医疗设备折旧)数据。

(2)执业费用相对值计算方法。

“自上而下”的资源基础法主要包括以下7个步骤:

表1-4 “自上而下”的资源基础法计算步骤

续表

(3)计算案例。

①基于SMS数据库数据计算各专科执业成本池。[2]

A.执业成本分类。直接执业成本:医师以外医事人力成本、药品及材料成本、医疗设备折旧等3类。间接执业成本:管理人力成本、办公设备折旧、其他成本。

B.计算各专科医师每小时直接病患照护执业费用(成本)(PE/hr)和每分钟直接病患照护执业费用(成本)(PE/min)。从AMA建设的SMS数据库获取各专科3类直接执业成本、3类间接执业成本和医师总时间,将各专科各类执业成本除以该专科医师总时间,获得各专科医师每小时直接病患照护3类直接执业成本、3类间接执业成本,在此基础上除以60获得各专科医师每分钟直接病患照护执业成本。

C.计算各专科照护Medicare患者的总时间。从AMA建设的SMS数据库获得各专科内每项S/P执行次数,从哈佛大学医师操作时间数据库或相对值更新委员会(RVS Update Committee,RUC)新建且已经完成修订的S/Ps调查数据库获取各专科每项S/P照护患者时间,将各专科每项S/P照护患者时间乘以各S/P执行次数,加总获得各专科照护Medicare患者总时间。

D.计算各专科执业成本池。将B求得的各专科医师每分钟直接病患照护执业费用乘以C求得的各专科照护Medicare患者总时间,获得各专科照护Medicare患者的执业成本池(Practice Expense Pool,PEP)。

表1-5 基于SMS数据库数据计算各专科执业成本池——以CPT代码00001所属专科为例

注:每分钟执业成本为约值,相关数据计算时以每小时执业成本/60实际值计算。项目执行次数也有成本的内涵,下同。

②基于CPEP数据库数据计算各专科直接执业成本池。

A.收集各专科内每项S/P的3类直接执业成本和每项S/P执行次数。

B.基于CPEP数据库数据计算各专科直接执业成本池。

表1-6 基于CPEP数据库数据计算各专科直接执业成本池——以CPT代码00001所属专科为例

注:第一行数据只是约数,具体计算时将全部数值代入。

③计算各专科各类直接执业成本标化因子并对专科内各S/P进行调整。

计算各专科各类直接执业成本标化因子的目的是让通过SMS数据库口径计算的各专科直接成本符合CPEP口径。

计算各专科各类直接执业成本标化因子。将SMS口径的3类直接执业成本分别除以CPEP口径获得各类直接执业成本标化因子。

利用各类直接执业成本标化因子调整专科内各S/P的各类直接执业费用。基本方法为各类直接执业成本标化因子分别乘以各S/P的3类直接执业成本标准化后的成本。

表1-7 计算和应用直接执业成本标化因子——以CPT代码00001所属专科为例

注:第三行数据只是约数,具体计算时将全部数值代入。

④计算CPEP口径的各专科间接执业成本。

设定间接执业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执业成本计算方法为:各专科内标准化后的各S/P总直接执业成本加上对应的医师工作量相对值支付金额(比如,CPT 00001的医师工作量相对值2.36乘转换因子34.5030,得出医师工作量相对值支付金额为81.43美元)获得专科内各S/P间接执业成本。

计算CPEP口径的各专科间接执业成本。基本方法为:专科内各S/P间接执业成本乘以相应S/P执行次数,加总获得各专科间接执业成本。

表1-8 计算CPEP口径的各专科间接执业成本——以CPT代码00001所属专科为例

⑤计算各专科间接执业成本标化因子并对专科内各S/P进行调整,获得各专科内各项S/P执业成本。

计算各专科间接执业成本标化因子。将SMS口径的各专科间接执业成本除以CPEP口径,获得各专科执业成本标化因子。

利用专科间接执业成本标化因子调整专科内各S/P的间接执业费用。基本方法为各专科间接执业成本标化因子分别乘以各S/P的3间接执业成本获得标准化的间接执业成本。

计算各专科内各S/P的执业成本。将各S/P标准化的间接执业成本和标准化后的直接执业成本相加,获得各S/P的执业成本。

表1-9 计算和应用间接执业成本标化因子——以CPT代码00001所属专科为例

⑥计算各专科执行S/Ps的执业费用。

以执行该S/P的各专科执业费用和执行数量加权计算。

表1-10 计算各专科执行S/Ps的执业费用——以CPT代码00001所属专科为例

⑦计算各项S/P执业费用相对值。

在获得各项S/P执业费用后,依据预算收支平衡原则进行调整来获得执业费用相对值。预算收支平衡即利用S/P数量和推估成本,将预算重新分配,获得各项S/P的执业费用相对值。

表1-11 经预算收支平衡调整后各项S/P执业费用相对值——以CPT代码00001所属专科为例

3.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自下而上”的资源基础法

(1)数据来源。

“自下而上”资源基础法计算数据来源有3个:

①美国医学会所属的社会经济监测系统数据库,即SMS。

②医师执业费用信息调查数据库,即PPIS。

③美国医学会临床实践专家组数据库(Clinical Practice Expert Panel,CPEP)。

(2)计算步骤。

“自下而上”的资源基础法主要包括以下8个步骤:

表1-12 “自下而上”的资源基础法计算步骤

续表

(3)具体案例。[3]

表1-13 2018年度S/P计算执业费用相对值数据案例

续表

(三)医疗保险费相对值计算方法

鉴于医疗纠纷保险费数据的可得性、代表性及真实性,以资源为基础的医疗纠纷保险费相对值可采用医疗失误保险费为资料导向,基础数据来源于美国所有的州、哥伦比亚特区、波多黎各的商业保险公司和医师所有的保险公司的医疗失误保险费数据。以收费为基础的方法与执业费用相对值计算方法相同。下面简述以资源为基础的方法:

以资源为基础的医疗纠纷保险费相对值计算主要包括4个步骤:

表1-14 以资源为基础的医疗纠纷保险费相对值计算步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