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落的名称,很多都与姓氏有关,如李家庄子、严家窝铺、张家沟、朱家墩子、张家水、郭家岭、曹家台、张家墩等等。之所以如此命名,多源于村落名称中的姓氏人家,他们或最早落户,或人数最多,如严家窝铺严姓最早定居,张家水绝大多数村民姓张,李家庄子以李姓为主……让人疑惑的是,尚家沟虽然以尚姓命名,但整个村落并无尚姓人家,即便询问村里年纪最为长者,或者查询遗存文字材料,也没能找到尚家沟有过尚姓人家的任何痕迹。由于缺乏更多文字材料,至今无人知晓究竟哪个姓氏最早定居于此。有人说,陈姓是最早来此的人家,但也可能不是。据村里老人讲,陈姓定居尚家沟之后,随着家业渐大,陈姓先祖将三个儿子分别安置于尚家沟三条山沟,这应该是真实的[4]。三条山沟同宗的陈姓村民数量始终居多,尤其是上泉的陈姓村民,占据了村民总数的三分之二。因此,探究尚家沟村落缘起与姓氏人文等主题,自然免不了要说到这里的陈家,而且,村落变迁的故事很多与陈姓村民有关,围绕他们展开。
关于尚家沟的早期历史,除尚家沟村民家谱有些许记载外,并不能找到太多其他文字材料。相对来说,因陈姓在尚家沟定居时间较早,陈姓家谱记载内容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条山沟的陈姓都有各自的家谱,但记述内容高度相似,其中上泉陈姓家谱记载最为详尽。就陈姓迁至尚家沟一事,上泉陈氏家谱记载,“明朝时,山西临汾洪洞县,北通幽燕,西抵河陇,乃古驿道之要冲,城北二里,有汉槐一株……明洪武间,朝廷降旨,敕命三晋之民向西迁徙,抵河西屯田戍边,以防边患。其时,郡县逼迫催促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是时大批移民,沿右驿道来大槐树下集结,踏上漫漫迁徙之路,此乃陈姓远祖来自山西大槐树的传说”“……移民辗转至甘肃河西,后又迁居此地”[5]。“始祖子德(陈子德)以前的先祖们,已无法考证,只存百年以上的祖茔七处之多,尚家沟村的阳窊桅杆坟、哈拉[6]湾坟、上泉的下庄庄坟、马连路(应为马莲路——笔者)坟、斜尖(应为榭笕——笔者)坟、哈拉槽脑坟、棠柳子湾坟。明朝移民河西到现在,陈氏在上泉等地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7]据此推算,陈姓迁居于此的时间应为明万历年间。至清同治之前,陈姓在上泉一地,已经繁衍生息至“人丁兴旺,家族昌盛,家业兴隆,广有钱粮,为当地之望族也”[8]。三处家谱又都记载了发生在清同治年间事情,上泉陈姓家谱记载,“至同治间,内忧外患,国无宁日,河西之地又久旱不雨,赤地千里,荒灾连年,饿殍遍野,人相食,族人未能幸免,由是家业凋敝,门庭衰微,丁口或逃或亡,几无孑遗。仅存始祖子德。子德迫于饥馑,无奈投身军旅”。二十多年之后,“(子德)回归梓里,故居已成断壁残垣,四野荒草萋萋,不辨阡陌。始祖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辛勤耕耘,不误农时,得以恢复元气。家业与日俱进,后稍有盈余,乃置田买地,家境日见饶裕,壮先祖之门楣,淳正家风传至后世,到解放初期,一(应该是“已”——笔者)是本地之大户”[9]。据尚家沟陈家家谱,清同治年间,“……吾尚家沟偏僻山区,遭受抢杀、掠夺比较严重,亲族邻里,处于生存危机”。下泉陈家家谱也有相同记录,“……贼匪势乱,灾祸连年,民不聊生……”这些家谱上的文字记载表明,尚家沟陈家在同治年间人丁顿减,遭遇社会动荡可能便是尚家沟无尚姓人家可寻的原因。也就是说,曾经有尚姓人家定居于此,只是可能在同治年间的西北社会动荡之中,或流亡他乡,或被悉数残杀,或为戕杀殆尽。据年长村民讲述,在尚家沟较早定居的村民中还有白姓人家和康姓人家。在尚家沟上泉西南侧的哈拉沟槽,有一座石碑和一张用于祭祀的石台,据说是白姓人家墓葬的残存之物。2016年再去查看时,除表明墓主人姓白之外,碑上模糊不清的文字已经不能够透露出更多有关墓主人的信息。不过这足以说明,白姓亦是当地较早定居的人家,至于白家后来去了哪里,也没了任何信息。关于康姓人家,倒有一个亦真亦假的故事。
据说,康姓人家原属普通人家,过着俭约的生活。有一年,康家掌柜[10]前往外地谋生,半路饥渴难耐,进一大户人家讨水,但院内并无任何人影,呼喊良久,才从夹壁爬出一个十八九岁、惊魂未定的女子。经询问,方知这户人家遭遇了强盗,除女子之外,其余家人均被强盗劫掠而去。女子讲,自己脚小无法独自生存,愿嫁与康家掌柜,尚未被劫财物尽数由康家掌柜处理。因康家掌柜无法将女子和贵重器物一并带走,便答应女子,等财物运回康家之后,再去接她。但康家掌柜已有家室,且其妻较为凶悍,康家掌柜回家之后便背弃了当初的承诺,那女子等待无望最终自缢而死。康家掌柜得到财物后便成了康财主,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一日,康财主在堂屋椅子上休息,在半睡半醒之中,忽见门里走进一人,正是那个给他财物的女子。女子满脸怨怒,说:“我终于找到你了!”惊吓之下,康财主猛然惊醒,原来是梦。正在这时,管家跑了进来,大声道:“恭喜老爷,康家奶奶生了个男娃。”回想所做之梦,康财主喟然长叹:“要债的来了——”这男婴就是康少爷,在大家口述故事中一般称作康少佬。
康财主过世之后,康少佬主家。康少佬却是一个地道的败家子,他无意于管理家产,整天只知吸食鸦片。因为这一嗜好,他先后败光了自家的车马、牛羊、田地和房屋,后来又将妻子和孩子卖与他人,自己则死在了破墙烂瓦之中。
康少佬败家的故事,当地人口口相传。沿着下泉所在山沟一直向南靠近松树山的一个山弯处,至今仍旧依稀可见人家居住和生活的痕迹,是一个比较大的轮廓。据老人讲,这就是康家曾经的庄园,而康家庄园所在的山沟至今仍然被人叫作康家沟。在上泉村庄北面有个地方叫康家坟,现已不见了坟茔,据说毁于修筑梯田时期。此外,老人们还说,买康少佬妻子、儿女的人家就是黄羊川北山的王家。在尚家沟,人们说自己孩子不成器、败家的时候,大都会骂:“你就是个康少佬!”在尚家沟调研时,陈姓一户人家找到了一份光绪年间祖上的协议,上面见证人中有一人叫“康兆铨”,据老人们讲,康兆铨便是康少佬的父亲,也就是那个康财主。
根据老人们的讲述,与陈姓可能同期存在的还有尚家沟的谢姓、王姓和耕读坡的周姓,也属于较早定居尚家沟的人家。从陈姓定居尚家沟,历经明清两朝以及民国,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四百多年的时间里,虽经历同治年间的西北社会动荡而人丁锐减,陈姓始终是尚家沟三条山沟人口较多的姓氏。在此发展过程中,陆续又有刘、李、吴、胡等四十多个姓氏的村民搬迁定居于此。这些姓氏的村民,多在清末民初从武威等地迁居而来,至于具体时间和具体迁出地点,到现在都已无法考证。就是他们本族的老人,也已无法准确回答他们何时从何地搬迁并定居于此。只是在这些姓氏的族谱当中,有一些比较简略的记载,如“原属山西大槐树移民,后从武威或者古浪县坝里[11]搬迁至此”。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作为一个群山之中的村落,现在来看,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并非人们居住、生活的理想之地,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当时的人们离开武威、古浪县坝里等平坦区域,来到尚家沟这样一个偏僻、贫瘠的山村?对此,我们应当将其放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加以解读。追根溯源,发生于清末以及之后接踵而来的饥荒、战乱乃是人们迁居此地的缘由。(www.xing528.com)
逃荒是人们迁居尚家沟的缘由之一。在历史上,甘肃始终是自然灾害多发之地。据史料记载,在清朝统治的两百多年里,甘肃旱灾频发,大旱导致甘肃“人相食,死者无算”[12]。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西北发生大旱,“春夏不雨,赤地千里,人相食,道相望,其鬻女弃男,指不胜曲,为百余年来未有之奇”[13]。及至民国,情况亦是如此。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民勤连年荒旱,本年尤甚,人民纷纷逃亡。古浪,自春徂夏,未降滴雨,泉水干枯,寸草无根,秋禾逾期”[14]。
避乱是人们逃往尚家沟的缘由之二。战乱是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为躲避战乱,很多人选择抛家舍业,迁居偏僻之地以期活命。清同治至民国期间,西北地区多有战乱,迫使人们流离失所、迁居他乡,其中同治年间的西北社会动荡所致灾难尤甚。起事于1863年的西北社会动荡延续十余年,大批甘肃居民逃亡。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左宗棠视察甘肃各地军务时曾“见甘、凉、肃一带难民络绎。时届严寒,尚多赤身裸体,流转道途”[15]。对此,左宗棠也曾说:“甘肃频兴兵燹,孑遗仅存,往往百数十里人烟断绝。”[16]同治年间的西北社会动荡造成的破坏极其严重,“千里荒芜,弥望白骨黄茅,炊烟断绝,被祸之惨,实为天下所无”[17]。河西之地,境况更为凄惨,“凉州、甘州和肃州三属人民死亡既多,川原之地耕种不过十之三四,旱地更没有人过问。玉门和安西一带,孑遗之民力能自耕的,不过十之一二。敦煌人民存者不过十之三四,地亩荒废大半”[18]。
在之后的岁月里,促使武威等地居民逃往深山的主要原因在于民国时期地方军阀的残暴统治以及在其统治之下所出现的社会动荡。军阀统治时期,西北地区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几次河湟之乱,更使成千上万无辜百姓被屠杀。据村里老人转述其父辈经历,地方军阀盘踞西北时,除战事不断之外,抓壮丁、强征百姓当兵或做劳役,也使得武威及其周边百姓纷纷举家逃往偏僻山区。此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灾荒发生的情况下,根据国家安排,有灾民从山东、河南、四川迁至甘肃。此一阶段,也有灾民迁居尚家沟,如上泉的薛家、徐家、仇家等,这些村民多单门独户,有些甚至孤身一人。
一些老人讲,他们祖上迁居尚家沟时,尚家沟及其所在黄羊川一带森林、植被生态良好,众多野生动物生息于此,是一个水源充沛、林茂草盛的地方。当地曾经有这样的说法,“南山好不过上下泉,北山好不过大小台”,其中的“上下泉”便是尚家沟的上泉和下泉。作为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地名乃是某一地域或者地点的标志。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凭借地名来探知某一区域过往历史、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不失为一种可行而且可靠的研究方法,因为地名就是真实的历史遗留痕迹。因此,对尚家沟过往自然、地理、人文等因素的追寻,除了依据老人们的讲述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地名来加以解读,以此来了解人们选择此处作为繁衍生息之地的原因所在。
在尚家沟及其周边区域,有着很多标示自然状况的地名,如黄羊川、上泉、下泉、泉滩、泉窝、柳沟、刺屲台、马莲屲、天涝池、老鹰屲、哈拉沟槽等等。从这些地名我们可以推断出,当初人们迁居尚家沟时,这里泉水四溢,灌木柳、栒条、鞭麻、沙棘等灌木丛生,粉团花、马莲花漫山遍野,更有黄羊、麝鹿、马鹿、狍子、旱獭等动物出没,是一个植被广袤、水草丰美的地方。据老人讲,只是在后期的陆续垦荒中,人们砍伐了村庄附近山上的树木,尚家沟村庄以及北部,才变成了后来植被斑驳、黄土裸露的样子。尚家沟是一个能够让人维持基本生存的地方,在村庄南侧,几乎每条山沟都有或大或小的山泉;地下表层还有着一定储量的煤炭;村庄四周的山上到处生长着苦苦菜[19]、榭笕[20]等野菜。由此可见,尚家沟能够提供简单生活所需的粮食、水、煤、柴火和野菜,所有这些,足以满足人们最低的生存需求,使人在天灾人祸之际逃脱“饿殍载道”“卖儿鬻女”甚至“人竞相食”的噩运。老人们讲,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武威等地的人们依靠草根、树皮、观音土果腹时,尚家沟漫山遍野的苦苦菜、榭笕等植物护佑了当地的人们,使他们摆脱了馁毙的威胁。这说明,村民祖上之所以逃至尚家沟,原因就在于,逃至尚家沟这样偏僻的山村,可以逃脱战乱的蹂躏,而山村也有足以供人维持基本生存的自然条件,不仅让他们摆脱了饥荒的威胁,还带来了生存的希望。因此,他们陆续来到了这里,开始了山村的生活,也促使山村走上了发展、繁盛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