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观察能力:看图学文教学简析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观察能力:看图学文教学简析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看图学文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特点看图学文是精读课文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看图学文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看图学文教材由形象生动的图画和说明图意的短文组成。看图学文的图,把文章里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可感的画面,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看图学文的图有多幅的,有单幅的。必须指出,看图学文中的看图,不同于美术作品欣赏。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观察能力:看图学文教学简析

(一)看图学文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特点

看图学文是精读课文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精读课文,它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种特殊形式,它还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因此,看图学文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看图学文教材由形象生动的图画和说明图意的短文组成。可见,有图有文,图文结合,就成了看图学文教材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看图学文的图,把文章里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可感的画面,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因此,在图文结合的基础上,以学文为主,应是看图学文的又一个特点。

(二)看图学文教学的一般方法

看图学文的教学,通常所采取的方法是:从图到文,图文结合,以文为主。

1.初步看图

先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独立地认真观察图画,然后启发学生说说图意。第一步,说出图上都画了些什么;第二步,看懂图中事物间的关系,说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发展变化。

(1)看图学文的图

有多幅的,有单幅的。多幅图大都是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画的。通过观察,要了解事物活动或发展变化的过程。观察时,先把几幅图连起来看一看,大致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表现的是什么事;再一幅幅地仔细观察,从各幅图的互相比较中看出事情的发展变化。单幅图的图意比较集中,看图时,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并且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清主次。

(2)初读课文

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之外,学生还要一边读抽象的文字,一边重现图中的具体形象,把看图得到的初步印象和课文中的文字描述联系起来。多幅图的看图学文,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与各幅图相对应的部分,让他们一边看图,一边一段段地读课文。还可以由老师范读,或者让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全体学生一边听一边看图,从而了解课文是怎么叙述图意的。单幅图的看图学文,则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看出课文中哪里写的是图画上的内容,哪里写的是图上没有的,然后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浮现图画,并想象课文描写了而图上没有的画面。初读课文,主要是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再现并补充图画的内容,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www.xing528.com)

2.图文对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看图学文的图画和课文,是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反映同一种事物,同一种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观察图画可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对图画的观察,同时,在图文对照中还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图文对照一般采用以下做法:

(1)图文对照,理解重点词句

《放风筝》中的“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是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教学的时候,不但要启发学生注意文中描写风筝形状的内容,同时,还要让他们细致地观察图中的各种风筝,这样图文对照,有助于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2)图文对照

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二、三、四段着重写了小蝌蚪跟鲤鱼、乌龟青蛙的对话,并描写了小蝌蚪的生长变化。通过图文对照,不但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而且可以使他们具体地了解课文是按照蝌蚪生长变化的顺序一步步地叙述的。

(3)图文对照,展开想象,加深理解

《师生情》,全文四个自然段,最后一段和图画的内容相吻合,其他几段都是作者想象的事情的前因后果。在图文对照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图上的雨伞、鸡蛋,三个女孩子的外貌、姿态,帮助体会“同学们都非常尊敬爱戴”王老师的深厚感情;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课文中写到而画面上没有的内容,将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形象,浮现出事情的过程,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图文对照的过程中,发挥图文互补的优势,既能培养观察能力,又能提高理解能力。必须指出,看图学文中的看图,不同于美术作品欣赏。看图学文的图,除了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作用而外,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