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镈钟及其分类、考古发现与特点分析

镈钟及其分类、考古发现与特点分析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镈是一种繁钮直悬、于口平齐的钟类体鸣乐器。按其提出时间顺序排列,主要有镈拊说、甬钟说、大铙说、铜铃说等数种。现今多从镈体纹饰、钮的形制、于口形状、两栾形状作为镈的类型划分,但尚未见到统一。山东地区,目前考古发现的镈钟皆属春秋战国时期,计有15批65件,加上山东省博物馆等所藏5件,以及传世镈、邾公孙班镈,共计72件。此后的镈钟钲篆分明或钲篆一体,亦有素面陶质镈钟的发现。

镈钟及其分类、考古发现与特点分析

镈是一种繁钮直悬、于口平齐的钟类体鸣乐器。按材质可分青铜陶瓷两种,依据体腔可分为椭方体和合瓦体两种。起自殷商,西周进入中原,后被用于乐悬之中,春秋战国达到鼎盛,此后开始衰落。作为中国古代的礼乐重器,通过它可以了解先秦时期特定不同阶层的音乐文化的本质内涵。迄今为止,早期镈的出土地点,在南方仅限于湖南省的湘江流域,在北方则不出陕西省的渭水流域。降至春秋以后,出土范围逐渐扩大,遍及黄河及长江中下游诸省,但中心已转到中原地区,而湘江流域反倒极少发现。

关于镈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按其提出时间顺序排列,主要有镈拊说、甬钟说、大铙说、铜铃说等数种。其中,镈拊说的产生时间最早,且多以历史典籍中的记载为佐证。如《尚书·益稷》:夔曰“戛击鸣球,镈扮琴瑟以咏,祖考来格”,唐兰即将此作为“镈拊说”[34]论证依据。1985年,她又提出了镈源于大铙的观点。此后,王子初曾指明“从目前已知的材料看,其(大铙)与殷末商初的镈在形制及音乐性能上均无直接的相承关系”[35]。冯卓慧也对唐兰所提镈起自镈拊、大铙两说进行了辩驳,认为古籍中镈拊的记载多参杂政治神话色彩,猜测成分居多;大铙说中所借用的出土资料更无准确性。[36]继唐说之后,郭沫若[37]又提出了钟拊合体说,实质上是折衷了唐说,而陈双新[38]却曾对唐说与郭说表示赞同。较上两种起源说而言,陈梦家在《中国铜器概论》中首次提出的镈“源于铃”[39]一说则更具说服力。借助对湖南西周铜器的梳理,高至喜否定了唐、郭二说,[40]并对陈家梦的“铃说”作了进一步的延展,提出“铜铃说”。[41]杨涛则通过编钟部位名称的介绍以及对青铜镈起源不同观点的推演,同样认为青铜镈可能受到了中原铜铃的影响。此外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方建军[42]、李纯一、陈荃有[43]、王子初等人。但李纯一却认为铜铃说的铃当属殷墟文化后期,[44]与高说的中原二里岗铜铃产生分歧。至此学术界拉开了青铜镈“铜铃说”时代归期辩证讨论的序幕。冯文通过河南安阳大司空村殷代铜铃及新干大洋洲镈的出土资料证实了高至喜中原铜铃的观点。出于对该“铜铃说”的关注,王子初[45]在2007年又对此作了进一步完善,为合瓦形青铜乐钟的起源提供了陶铃——铜铃——青铜乐钟的发展脉络。其在文中采用的通过提取铜铃与青铜乐钟的共性放入陶器身上查找源头,即从共性中寻求个性的研究思路,为后世学者提供了研究思路,具有高度的借鉴价值。

对于镈的型式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中,高至喜最早对南方出土的商周铜镈进行分类,他以纹饰内容为划分依据,分为了A类鸟饰镈、B类虎饰镈、C类云纹镈和D类以克镈为代表的镈;[46]其后还有朱文伟与吕其昌的“依据钮及扉棱的形制,将镈分为了七型,后又根据钮侧立鸟的形制或是鼓部、舞部的形制将七型之下分为若干式”[47];杨涛以钮为依据将先秦镈分为环形钮和兽形钮两型;[48]李纯一从于口口部的截面形状将两周镈分为椭方体和合瓦体两种类型;方建军依据镈体两栾的形状,把商代和西周的镈按两栾的形状分为A型(平栾型)和B型(弧栾型)两类[49]东周的镈分为平栾型和鼓栾型;[50]辛爱罡将合瓦体的东周中原镈按其钮制分为单钮镈、两兽形饰桥形钮钟和复钮镈三类[51]。此外还有陈亮[52]、向桃初[53]等部分学者。现今多从镈体纹饰、钮的形制、于口形状、两栾形状作为镈的类型划分,但尚未见到统一。

山东地区,目前考古发现的镈钟皆属春秋战国时期,计有15批65件,加上山东省博物馆等所藏5件,以及传世镈、邾公孙班镈,共计72件。其中1965年临淄河崖头村东淄河岸边发现镈钟一件,通高40、钮高6厘米、重13.5公斤,乳状枚36,装饰三条波状纹(圆圈纹),篆饰变形龙纹[54],平舞,舞面中心有一孔,扁钮作方形,纹饰漫漶,腔面不分隔出钲间和枚区,鼓部较窄。纹饰不辨[55],具有镈钟滥觞期的特征,属于春秋早期时器。此后的镈钟钲篆分明或钲篆一体,亦有素面陶质镈钟的发现。下文我们依据钮的形制将其中64件镈钟(莒县天井汪、临朐扬善公社和纪王崮镈钟暂不考虑)分为7型,具体如下[56]

A型,方形钮。根据钲篆结构和钲部所占钟体面积的变化,可分为三式:

Ⅰ式,1件,临淄河崖头出土,扁钮作方形。双范合铸,铸制规范。通体绿绣覆盖,氧化严重。镈体修长,铣棱微弧,平于,于口椭圆形,稍敛,平舞,舞而中心有一圆孔(象周铃系舌孔那样的网孔,可见此钟与铃有密切的关系,应是周系镈钟早期的形态)。纹饰漫漶,腔面不分隔出钲间和枚区,通栏乳突状枚3行,每行6枚,装饰三条波状纹(圆圈纹),篆饰变形龙纹。鼓部较窄,纹饰不辨。通高40、钮高6厘米、重13.5公斤。内腔平整,无音梁,测音结果:正鼓音b+23音分,侧鼓音含混。(4-41,1)

Ⅱ式,钲篆分界明显,扁钮作方环形。2件,海阳嘴予前M1出土。保存完好,通体铁黑色,双范合铸,铸治规范。2器造型相同,大小相次。镈体修长,铣棱微弧,于口稍敛,平舞,舞部饰一对龙纹。阴线界格钲篆区,前后各有涡纹形枚6组,每组3枚。篆间饰斜角龙纹,钲间素面,鼓部饰一对相背象首纹。顾龙纹由中间一条细阴线的阳线构成,属有角式、体型瘦削、线条方峭,特别不同的是在两个顾龙纹之间增添了一个重环纹作为正鼓敲击处的标记,很有地区特色。李纯一认为是从上海博物馆所藏一件西周晚期龙纹钟发展而来,中间可能有缺环,当然也显示了一定的地域特征[57]。镈内壁右鼓部各有1条调音槽,M1:48正侧鼓音俱全,M1:49音高含混。音高含混者报告中称“均见清楚的铸纹,表明这些器物都未经实用”,“发音也不合音阶,似无实用价值”[58]。(4-41,2)

Ⅲ式,方形环钮,钲部明显上缩。1件,1973年出土于烟台牟平市埠西头乡矫家长治村河套中[59]。镈保存大部分完整,有残,胎壁较薄。腔体修长,于口平齐,两铣弧度极微,近于斜直。平舞,腔面以圆梗式阳线界格枚、篆、钲、鼓区,枚作圆乳丁形,篆间与鼓部无纹饰。腔内无音槽。通高约45、铣间约30厘米。(4-41,3)

图4-41 镈钟型式演变图(一)

1-3.A Ⅰ-AⅢ式

B型,凤鸟形单钮。可分为前后2式:

Ⅰ式,1件,原胶东文物管理委员会征集,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60]。钮作二相背的透空凤鸟形。镈钟保存完好,制作较精,通体呈墨绿色。体作合瓦形,平舞直铣。舞上饰有蟠龙纹。腔面以圆梗界栏,钲占钟体的2/3,鼓部较狭。有螺旋形乳钉枚36个,篆间与正鼓部饰风纹,凤纹由中间两条细阴线的阳线构成。于口平齐,内侧有凸唇。腔内壁有凸起的音脊,近舞处有4个长方形小铸孔。钲间有铭文,疑系后刻。(4-42,1)

Ⅱ式,钲部上缩,钮部风纹简化。1件,据查出土于临沂苍山[61]。镈保存完好,通体有绿色氧化层覆盖。镈体合瓦形,制作规范,平舞平于,舞面置环形抽象凤鸟形钮。腔面以阴线框隔枚、篆区,二节乳头形枚,篆间饰斜角龙纹,钲间素面。鼓部饰2方对称的顾龙纹,由中间两条阴线的阳线组成,所占面积大,饰花冠,龙首向下转发45°,作俯视状,颇具地方特色。(4-42,2)

C型,蟠螭纹繁钮。根据钮部形制的变化,可分为2式:

Ⅰ式,平舞,舞植透空蟠螭纹繁钮。1件,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53年征集,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62]。保存基本完好,胎壁较薄。腔体修长,于口平齐,两铣弧度极微,近于斜直。腔体以圆梗式阳线界格枚、篆、钲、鼓区,枚作圆乳丁形,篆间与鼓部无纹饰。腔内无音槽。(4-42,3)

Ⅱ式,1件,钮部演化成堆状蟠螭纹,长岛大竹山岛出土。镈保存基本完好,平舞,腔体较长。于口平齐,两铣弧度极微,近于斜直。圆梗式阳线界格枚、篆、钲区,饰圆形乳状枚36。舞部、鼓部均饰蟠螭纹。鼓部纹饰凸起,几乎占据整个鼓部,蟠螭纹繁缛。正鼓音为C2+52音分,侧鼓音含混。(4-42,4)

图4-42 镈钟型式演变图(二)

1-2.BⅠ-BⅡ,2-4.CⅠ-CⅡ

D型,桥形钮,依据整体形制的演变,分为前后2式:

Ⅰ式,6件。桥形环钮,近梯形,饰龙纹。沂水刘家店予M1出土。其中4件编镈基本保存完整,2只仅残存钮部分。形制并不完全相同,大小相次,其中M1:59钮近方形,钟体也更为矮胖。腔体作合瓦形,横断面近椭圆形,于口平齐,泡形枚。腔体以阴线界格枚、篆、钲、鼓区,钲部占约2/3,篆饰龙纹,正鼓阴线铸刻三组两两对称带犄角的变形龙纹。于口内未见调音槽。(4-43,1)

Ⅱ式,桥形环钮,近半圆形。根据枚的区别,又可分为2型。a型4件,螺旋形枚,临沂凤凰岭出土。形制相同。大小相次,器作扁椭圆形。平口。钮饰谷粒状点纹,舞项、篆间饰多组龙纹。腔体以阳线界格枚、篆、钲、鼓区,鼓部阳线铸刻三组两两对称带犄角的变形龙纹。腔内无调音锉磨痕迹。(4-43,3)。b型6件,二节乳状枚。莒南大店1号墓出土1件,凤凰岭出土5件。莒南大店所出长方形环钮,舞部饰蟠螭纹,篆部饰两头龙纹,鼓部饰带三对犄角的变形兽面纹,内填雷纹。风凰岭所出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递减。钮素面,正鼓纹饰为二组两两对称带犄角的变形龙纹,余皆同于第一组。镈钟的此种枚形全国范围内仅见于山东地区临沂凤凰岭第二组编镈、莒南大店M1特镈和前述BⅡ式苍山镈,当为典型的地方类型(4-43,2、4)。(www.xing528.com)

图4-43 镈钟型式演变图(三)

1-4DⅠ-DⅡ式

E型,蟠螭形繁钮。钟体纹饰逐渐繁缛,分为前后2式:

Ⅰ式,舞平,上植双龙吞蛇形繁钮。4件镈钟均出自滕州庄里西。制作精细,腔体厚实,造型一致,大小相次。合瓦形腔体,铣棱略弧,于口平齐,有内唇。以高棱框隔枚、篆、钲区,舞、篆饰卷龙纹,鼓部由龙纹组成兽面,枚饰盘龙纹。正鼓纹饰和春秋晚期邾公华钟最为接近,整体用细或粗阳线勾勒,填以密集的细阳线连续三角云纹,兽面纹头大牙大,兽首向下转发45°,作俯视状,躯干简化成单体口腔体上部每面各有芯撑铸孔2-3个,未透。钲间和两栾铸有铭文。镈侧鼓有短阔音梁结构,与于口内唇相接,梁端呈圆弧形,被调音磋磨。除最大的一件已破裂之外,余3件发音清悠绵长,悦耳动听。(4-44,1)

Ⅱ式,7件,诸城臧家庄出土。舞置复钮,为二蟠龙镂孔透雕。两铣弧曲明显,钲间、鼓部、两栾都布满繁缛的纹饰,已呈现编钟衰落期的特征。镈皆保存完好,器形完整。造型及纹饰基本相同,大小相次有序。镈体稍宽短。于口平齐,平舞。腔面以圆梗式阳线界格枚、篆、钲部,泡形枚饰蟠蛇纹及涡纹。舞、篆部饰蟠螭纹,鼓和钲间以蟠螭纹为地纹,上饰交龙纹,纹饰繁密,正因为此,铭文被挤到口沿处一狭窄走廊上。测音结果稍有争议,温增源认为“7件编镈声音效果不佳,音高不成规律。结合各地出土的钟声音都不甚完好的情况,怀疑这套编镩在当时不是主要用以演奏音乐,而仅仅是摆摆样子的宫廷礼器”。王友华则提出“公孙朝子编镈原当8件成编”。(4-44,2)

图4-44 镈钟型式演变图(四)

1-2EⅠ-EⅡ

F型,双龙对峙复钮,中间常有方形框。按形制、材质的变化,可分为前后2式:

Ⅰ式,2件,传世品。一是齐斡镈,又名齐子中姜镩,清同治九年(1870),山西荣河后土祠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镈钮为透雕云顶吞噬飞龙座,这种云顶就是由两条吞噬飞龙的尾端连接在一起构成的。镈身呈桶状,上小下大,口及舞平,均为椭圆形。钲篆以阴线为界,钲部所占面积约2/3。舞、篆饰平雕变形蟠虺纹,鼓饰三对带犄角的变形蟠虺纹,纹饰间皆有一些突起物,状如浪花,实为罕见。圆形枚如覆帽,前后共36枚,饰圆圈纹[63]。镈的正面有铭文175字(内重文2,合文1)。行款是起自右栾而右侧鼓,而钲间,而左侧鼓,终于左栾。镈形体特大,高67厘米,重65.2千克,不知何故入晋,然当为齐器无疑(4-45,1)。二是邾公孙班镈。其钮制和镈略同,但顶部两条龙尾之间有一根径约0.6、长约0.7厘米的短横梁,梁下方舞面上有一个三角云纹方钮。看来这根短横梁不堪重负,只能起连接作用,真正可供实用的挂件应是那个方钮。镈体亦成桶状,两铣微鼓,腔体以粗阳线界格钲、篆、枚区,前后共饰螺旋纹锥形枚,亦不多见。舞、篆部饰浅浮雕蟠螭纹,正鼓部浮雕带三组两两对称犄角的蟠螭纹。该镈自名“龢镈”,铭文45字(又重文2),行款亦同于上例,自右栾而右侧鼓,而钲间,而左侧鼓,终于左栾[64](4-45,2)。

Ⅱ式,复式钮呈双龙相对峙,口含尾状,中间方钮断裂,制作粗糙。其一,4件,临淄淄河店M2出土编镈甲组。形体较大,形制纹饰相同,大小相次,为一组。合瓦形体,铣棱斜直。平舞,侈铣,平口。舞部以素带界格,两侧饰变形蟠螭纹。钲部素面,篆带、正鼓部均饰浅浮雕变形蟠螭纹,上有小圆圈状凸起物,当是镈演变而来。团身螭纹圆枚36个。器壁较薄,皆为明器(4-45,3)。其二,出自临淄东夏庄M4和M6。陶质,鼓栾,复式钮已残,似双龙对峙且中间方钮形。前者出土陶镈钟7件。形制相同,大小有别。体里椭圆形合瓦式,两侧中腰略鼓,平口微敛,泡形枚,枚上饰卷云纹。后者多被压碎,复原2件。灰褐色,泥土烧制,工艺粗糙,形制巨大。腔体横断面略呈椭圆形,铣棱弧曲,舞、于稍敛,平舞平于。腔面以圆梗形阴线框隔枚、篆区。舞部、篆部、鼓部、钲间均素面。枚作螺旋形(4-45,4)。

图4-45 镈钟型式演变图(五)

1-4FⅠ-FⅡ式

G型,单环钮,无枚,钲部遍饰蟠虺纹。钟体逐渐修长,可分为前后3式:

Ⅰ式,环钮,腔体稍显矮宽。4件,临淄淄河店M2镈钟乙组。形体较小。形制、纹饰相同,大小相次,为一组。合瓦形体。平舞,侈铣,平口。舞部素面,无枚,钲部约占2/3,饰蟠虺纹。器壁较薄,皆为明器。(4-46,1)

Ⅱ式,环钮,铣棱更为斜直,体渐瘦高。章丘女郎山出土5件,3件保存基本完好,两件残破严重,尚未修复。镈体为合瓦形,铣边有直棱。平舞素面,镈身上窄下宽,无枚,腔面不分枚、篆、钲区,两面均饰有蟠虺纹。鼓部为素面。(4-46,2)

Ⅲ式,5件,阳信西北村出土。环钮,钲部上缩,约占1/2,镈体瘦高。其中3件残损严重。另2件保存基本完整,锈蚀严重,腔内均残留少量范土。五器腔体极薄,仅为0.2厘米。制作粗劣,铸疣未作修磨,内腔虽有窄细三棱状内唇,但无调音锉磨痕,为不能发音的明器。腔体较修长,舞、鼓素面。腔面不分枚、篆、钲区,腔体上部饰头尾缠交的蛇形纹。(4-46,3)

图4-46 镈钟型式演变图(六)

1-3GⅠ-G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