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元经济理论是经济学研究中通过经济结构分析方法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象,并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对比而形成的理论成果。从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荷兰经济学家伯克最早开始运用“二元结构”概念来分析人类的社会和经济现象。1954年,刘易斯提出了一个有关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模型,在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成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二元经济理论是经济学研究中通过经济结构分析方法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象,并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对比而形成的理论成果。

(1)从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荷兰经济学家伯克最早开始运用“二元结构”概念来分析人类社会和经济现象。1953年,他出版了《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一书。在书中,他分析了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现当时的印度尼西亚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传统社会,另一方面是殖民主义输入现代“飞地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现代部门。社会文化和经济制度之间有巨大的差异存在,这种差异致使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中的个人效用函数、行为准则及资源配置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并且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是同时存在的,这给生产结构的平稳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印度尼西亚实施的经济政策要有别于发达国家。

(2)从经济要素投入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希金斯(Higgins,1979)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的传统部门(主要是农业部门),主要的生产要素投入为土地和劳动,其生产可以在广泛的技术组合条件下进行,生产技术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是比较大的。在现代部门,要素组合的特点是大量资本和少量的土地、劳动,生产是在资本密集的技术条件下进行的,要素之间缺乏替代弹性。由于现代部门的技术特点,现代部门的生产扩张和技术进步将向资本更加密集的方向发展,而就业机会的增长变得相对困难。传统部门中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该部门缺少采用节约劳动技术的内在激励,农业人口难以迅速下降,农业生产率不能迅速提高。

(3)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缪尔达尔使用“扩散效应”“回波效应”以及“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等概念,来说明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地理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中起到的作用以及二元经济结构是怎样形成的,并且提出了避免二元经济结构中困难的办法。(www.xing528.com)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有些地区在外部因素的影响和推动下,先行一步发展起来,就会打破地区发展的固有平衡。这种地区发展不平衡将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作用下不断加强,使得较先进的地区进一步发展,而较落后的地区更加落后。因此,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不能够放任自由主义的发展,应该通过政府干预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以促使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4)二元经济古典模型。1954年,刘易斯(Lewis,1954)提出了一个有关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模型,在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成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此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要成立,必须有三个假设性的条件存在:首先是将较为不发达的经济体划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部门,另一个是农村中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然后是不限量的供应劳动力量;最后是维持工资的水准,让其不产生变化。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经济部门:一个是现代部门,另一个是传统部门。这两个部门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资本运用不同。资本主义部门的资本是经济中使用再生产性资本,并由于这种使用而向资本家支付报酬的那一部分。维持生计部门的资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这种经济中不使用再生产性资本的那一部分。这个部门的产品不是用资本生产出来的。②生产方式不同。现代化部门都是采用各种机械的生产方式,而传统部门基本上是采用手工劳动。③生产规模不同。现代化部门的生产规模普遍比较大,而传统部门则相反,生产规模比较小。④生产效率不同。由于生产规模不同,现代化部门生产遵循规模报酬递增原则,而传统部门的生产则受土地规模报酬递减法则的约束;又由于现代化部门每个劳动者使用了更多的资本,现代化部门的生产效率一定会较其他部门高。⑤收入水平不同。现代化部门由于生产效率水平较高,因而收入水平较高,其产出的一部分可用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传统部门生产效率水平低,收入水平低,其产出仅够维持生存。

(5)新古典二元经济模型。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Jorgenson,1967)以二元经济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新古典二元经济模型,归纳了二元经济的基本特征,也就是人均粮食供应额的多少决定了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在人均粮食的供应增长率超过人口的增长率时,就会出现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就会变多,并开始转向工业部门,引起工业部门的增长。农业剩余越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就越大。乔根森的新古典二元经济模型认为,农业剩余产品是劳动力转移的物质基础,农业剩余产品愈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的规模也愈大。乔根森所说的农业剩余,是以最大人口增长率为前提的,即超过人口增长的剩余产品。另外,人口增长是由经济增长决定的,而不是刘易斯所说的外生变量。乔根森还认为,农业劳动力之所以持续地转移到工业部门,不是由于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而是由消费结构变化引起的,因为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对工业品的需求是无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