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光绪朝中期,民族危机日益加重,西学传播更加广泛,士人对程朱理学日益生厌,程朱理学几乎成为众矢之的,而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利用西方民权学说倡导变法改制,对程朱理学和八股取士制度予以痛批,则最终导致了八股时文的废除。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下诏:“着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159]虽然因变法失败,旋即悉归旧制,但随着内忧外患的加剧,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廷还是被迫宣布实行“新政”,提出了变革科举之法。“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考官评卷,合校三场,以定去取,不得全重一场。生童岁科两考,仍先试经古一场,专试中国政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策论,正场试‘四书’、‘五经’义各一篇”,“以上一切考试,凡‘四书’、‘五经’义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160]。但随着兴办新式学堂与科举考试矛盾的加剧,科举考试成了兴办新式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绊脚石”,清廷最终还是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诏停了延续1300年的科举制度。
早在戊戌变法之前,就已有人敏感预料到戊戌变法会给理学带来负面影响:“苟不探其本,眩于新法,标以西学之名,督以西士之教,势必举中国圣人数千年递传之道术而尽弃之,变本加厉,流弊何所底止。”[161]而最终科举制度的停废,则对于理学而言,可谓是致命一击。严复当年对科举制度的废止带来的重大影响说道:“不佞尝谓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变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造因如此,结果何如,非吾党浅学微识者所敢妄道。”[162]虽然,严复并未说明科举制度会给理学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其“非敢妄道”的话语实则隐含了科举制度的废除给整个社会文化带来了巨大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的废除,阻断了恪守程朱之道封建士大夫的“再生产”。科举制度的最大优越性在于通过考查儒家经学的掌握程度造就了庞大的“士绅阶层”。他们既是封建社会的知识精英,又“扮演着儒家思想的宣传者和实践者的社会角色,是传统儒家思想最忠实的维护者和信仰者”[163]。而科举制度的骤然废止,便使产生儒家经学的“卫道者”的通道阻断,直接预示着传统四民社会之首“士”的终结,同时,“制度化儒家便全面崩溃”[164]。自此,整个社会的儒家之“道统”遭受蔑视,各种“非圣侮贤”的现象日趋严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一月二十日,正黄旗蒙古都统吕海寰在“兴办学堂及征兵宜防隐患”的奏折中写道:“乃臣闻各省学生,有因薄故微嫌紊乱堂规者,有因希图出身要求卒业者,有因教员训斥纠众散学挟制官长者。往往身着操衣,横行街市,成群结党,无事生风,以孔孟为不足学,以经书为不必读,诐词邪说,恶习难堪。”[165]
其次,科举废除,儒家经典学习群体萎缩,导致“孔孟之学俱弃之而不一讲”[166]。科举废除之后,旧有之蒙馆、书院一律改为学堂,但学堂所讲授的内容以西学、实用技术为主,而儒家经典教育则被蔑弃。清廷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在新式学堂中极力进行儒学教育,将“忠君”、“尊孔”列为教育宗旨。“今学堂奏定章程,首以经学根柢为重。小学中学,均限定读经讲经温经晷刻,不准减少。计中学毕业,共需读过十经,并通大义。而大学堂、通儒院,更设有经学专科。余如史学、文学、理学诸门,凡旧学所有者皆包括无遗,且较为详备。”[167]1906年,学部奏请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端作为各级学校的教育宗旨,“俾定趋向,期于一道同风”[168]。但依然无法改变儒家经典教育被弃之边缘的现状。华阳县清末“改建学校,专读旁行之书及算术格物,以究所谓声光电化者,而圣贤国闻故籍蔑焉,风会所趋,以游习海外为上选,白屋寒门乃真有望洋之叹矣”[169]。给事中李灼华在奏请“变通学堂规制,复行岁、科两试”的奏折中,十分担忧地指出,如果不变通学堂规制,“倘如现在学堂办法,不出二十年,则中国无一通才,几同草昧,家不识高、曾之姓字,人不详朝代之名称,‘五经’、‘四书’束之高阁”[170]。1968年的《乡宁县志》中的《学制记》对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而带来的“乡间读书之声有减无增”的现象,记载道:
今之学,非古之学也。自学校变为科举,学术一变,科举变为学校,学术又一变,其间风气转移,时有趋尚,学者操一卷书朝甲而暮乙,至于无可进取则舍而为农、为贾,其后起者非此无以进身。而学校尺寸之地,又不能广厦万间,庇天下之苦寒。呜呼!家弦户诵,复何时乎?乡宁(属山西平阳府,今属山西临汾)万山之中,学者素少,其科举时代瞠乎后矣,变而为学校已十余年,而乡间读书之声有减而无增,此守土者之过欤!亦风气使之然也。[171]
总之,科举停罢,对于儒家经学教育是致命性的打击,远非统治者所能预料到的。“儒家经学教育因科举考试的废除,地位江河日下”,“这一转变是急剧而深刻的,其结果为清朝统治者所始料不及”[172]。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终止科举制度的行动,斩断了2000多年来经过许多步骤而加强起来的社会整合制度的根基。这个行动逐渐呈现出来的事与愿违的后果,远比推行这一改革的士大夫在1905年所明显预见到的那些后果来得严重。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173]。的确,清末的科举废除这一巨大的历史事件,对于整个社会文化,尤其是对包括程朱理学在内的整个儒家经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破坏了经典教育,严重削弱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统观念,使得“程朱理学失去了其最为主要的传播渠道、学术队伍和读者对象,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信仰群体日渐萎缩”[174]。
【注释】
[1]张穆:《海疆善后宜重守令论》,见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辑《鸦片战争时期思想史资料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2页。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4页。
[3]周予同:《经学历史》序言,见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页。
[4][美]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80页。
[6]梁启超:《清代经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21、125~126页。
[7]参见(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六经正名答问五》,王佩诤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0~41页。
[8](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对策》,王佩诤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4~117页。
[9](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乙丙之际著议第九》,王佩诤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页。
[10](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乙丙之际著议第七》,王佩诤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页。
[11](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明良论四》,王佩诤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页。
[12](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古史钩沉论四》,王佩诤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页。
[13]参见(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五辑《上大学士书》,王佩诤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9页。
[1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15](清)魏源:《〈皇朝经世文编〉五例》,见《魏源全集》(第13册),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1页。
[16](清)魏源:《默觚上·学篇九》,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页。
[17](清)魏源:《释云梦》,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2页。
[18](清)魏源:《小学古经叙》,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6页。
[19](清)魏源:《大学古本叙》,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8页。
[20](清)魏源:《默觚上·学篇九》,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页。
[21](清)魏源:《书古微序》,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9页。
[22](清)魏源:《筹鹾篇》,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2页。
[23]杨慎之:《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魏源》,见杨慎之、黄丽镛编《魏源思想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101页。
[24]黄开国:《廖平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25](清)廖平:《知圣篇·卷上》,见李耀仙主编《廖平学术论著选集》(一),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204页。
[26](清)廖平:《孔经哲学发微》凡例,见李耀仙主编《廖平学术论著选集》(一),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300页。
[27]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0页。
[28][日]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李俍工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页。
[29]皮锡瑞:《经学通论》序,见皮锡瑞著《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页。
[30][日]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李俍工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63页。
[3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4页。
[32](清)黄爵滋:《黄少司寇奏疏》卷五《敬陈六事疏》,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第38页。
[33](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五辑《与人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4页。
[34](清)魏源:《明代食兵二政录叙》,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5页。
[35](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页。
[36](清)魏源:《圣武记》附录卷十一《武事余记·兵制兵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88页。
[37]冯桂芬:《变科举议》,见《校邠庐抗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38]冯桂芬:《变科举议》,见《校邠庐抗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39]冯桂芬:《变科举议》,见《校邠庐抗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40]冯桂芬:《变科举议》,见《校邠庐抗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41]冯桂芬:《停武试议》,见《校邠庐抗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42](清)廖平:《知圣篇·卷上》,见李耀仙主编《廖平学术论著选集》(一),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208页。
[43]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9页。
[44]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戊戌变法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15页。
[45][美]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2页。
[46]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士改用策论折》,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0页。
[47]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见洪治纲主编《梁启超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0页。
[4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49]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4页。
[50]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5页。
[51]隽不疑,西汉官吏。武帝时拜青州刺史,昭帝时任京兆尹,以儒经决事,为官严厉而不残暴,深得吏民敬仰。
[52]萧望之,字长倩,是萧何的六世孙,是西汉宣帝、元帝时期的重臣,又是著名的经学家,主治《齐诗》。
[53]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5页。
[55]田何,西汉齐人,又号杜田生,王同、周王孙、丁宽、服生四人皆受其学,当时言《易》者皆宗田氏。
[56]后苍,又作后仓,字近君,西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自幼好学,武帝时立为博士。其学以治《诗》、《礼》、《孝经》为主。治《诗》以《齐诗》为主,传其学于翼奉、萧望之、匡衡等。
[57]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3~1874页。
[58]《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山西乡试题名录》,见《中国科举录续编》(七),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379~382页。
[59]杜氏,即杜预,西晋京兆杜陵人,司马昭之妹夫。他博学通经,著有《春秋左氏传集解》。
[60]服,即服虔。服虔,初名重,又名祗,字子慎,东汉经学家,撰有《春秋左氏传解》。南北朝时,北方多遵习服注。唐孔颖达《五经正义》之《左传》多用杜注,服注亡佚。
[61]《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二,光绪九年(1883年)四月辛未条,见《清实录》(第5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80页。
[62]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4~2026页。
[63]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62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449~451页。
[64]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61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363~366页。
[65](清)徐珂:《乡会试卷重公羊》,见《清稗类钞》第二册《考试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33页。
[66](清)徐珂:《乡会试卷重公羊》,见《清稗类钞》第二册《考试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33页。
[67](清)焦循:《致王引之书(一)》,转引自王章涛著《王念孙·王引之年谱》,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版,第99页。
[68](清)黄本骥:《痴学序》,见(清)黄本骥撰,刘范弟点校《黄本骥集》,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207页。
[69](清)沈垚:《落帆楼文集》卷八《与孙愈愚》,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59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页。
[70](清)张瑛:《知退斋稿》卷一《读毛诗传》,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04页。
[71](清)潘德舆:《养一斋集》卷十八《晚醒斋随笔序》,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51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
[72](清)潘德舆:《养一斋集》卷十八《任东涧先生集序》,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51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73](清)曾国藩:《曾国藩全集》,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22~223页。
[74](清)方东树:《汉学商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7页。
[75]史革新:《晚清理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7~18页。
[76](清)魏源:《释云梦》,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2页。
[77](清)廖平:《知圣篇·卷上》,见李耀仙主编《廖平学术论著选集》(一),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401页。
[78]《经籍籑诂》是由阮元主编,以臧镛堂为总纂,几十人共同编辑的,此书把唐以前古籍正文和注释中的训诂材料汇为一编,共106卷。全书体例严谨,材料丰富,是研究古汉语的重要工具书之一。
[79](清)廖平:《知圣篇·卷上》,见李耀仙主编《廖平学术论著选集》(一),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208页。
[80]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页。
[81]张昭军:《清代理学史》(下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82]《穆宗毅皇帝实录》卷二十三,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辛丑条,见《清实录》(第4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9页。
[83]章太炎:《俞先生传》,见《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1~212页。
[8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72页。(www.xing528.com)
[8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页。
[86]吴雁南:《清代经学史通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
[87]高嘉谦:《从晚清诸子学的复兴到经学的改造》,见庄晓蓉等撰,周彦文主编《中国学术史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4年版,第638页。
[88]《道光八年戊子科广东乡试题名录》,见《中国科举录续编》(七),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21~22页。
[89]《道光十二年壬辰科四川乡试录》,见《中国科举录续编》(七),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127~129页。
[90]《道光十四年(1834年)甲午科湖南乡试题名录》,见《中国科举录续编》(七),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237~239页。
[91]《道光十四年甲午科江西乡试题名录》,见《中国科举录续编》(七),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281~283页。
[92]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九),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3~24页。
[93]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9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94]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9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324页。
[95]《咸丰九年己未恩科山西乡试题名录》,见《中国科举录续编》(九),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793~794页。
[96]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9页。
[97]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5页。
[98]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5页。
[99]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2页。
[100]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4页。
[101]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62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448页。
[102]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61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339页。
[103]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5页。
[104]麻天祥:《中国近代学术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105](清)甘熙:《白下琐言》卷八《惜阴书舍记》,邓振明点校,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106](清)张之洞:《张文襄公(之洞)全集·古文二》卷二百一十二《创建尊经书院记》,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773年版,第15287页。
[107](清)张之洞:《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见赵所生编《中国历代书院志》(第16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742页。
[108](清)张之洞:《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见赵所生编《中国历代书院志》(第16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页。
[109]参见(清)陈寿祺:《左海文集》卷十《鳌峰崇正讲堂规约八则》,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9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22页。
[110]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111]《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七《道光十九年十月》,见《清实录》(第3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34页。
[112](清)朱克敬:《儒林琐记·雨窗消意录》,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53页。
[113]《穆宗毅皇帝实录》卷二十二《同治元年三月中》,见《清实录》(第4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9页。
[114]《穆宗毅皇帝实录》卷一百〇二《同治三年五月上》,见《清实录》(第4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50页。
[115]参见(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十《书贾语》,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7~318页。
[116]湖南省文献委员会:《湖南文献汇编》(第2辑),湖南省文献委员会,1949年印行,第111页。
[117]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75页。
[118]孙嘉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见汤志均等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
[119]史革新:《晚清理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8页。
[120]参见黄嗣东:《道学渊源录》卷一百《杜贵墀》,1930年铅印本。
[121](清)贺瑞麟:《清麓文集》卷九《与焦雨田邑侯书》,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9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38页。
[122]朱一新:《朱侍御答长孺论性书》,见康有为撰《康有为全集》(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6页。
[123]康有为:《与沈刑部子培书》,见康有为撰《康有为全集》(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79页。
[124](清)李棠阶:《李文清公遗书》卷五《河朔书院谕诸生》,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59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87页。
[125]参见《清史列传》卷四十一《杜受田传》,见王锺翰点校《清史列传》(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199~3200页。
[126]《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三十二,道光二年(1822年)闰三月丙申条,见《清实录》(第3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78~579页。
[127]《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五,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月庚戌条,见《清实录》(第3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3页。
[128]《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三,道光二十年(1840年)四月辛巳条,见《清实录》(第38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9页。
[129]《文宗显皇帝实录》卷八,道光三十年(1850年)四月癸未条,见《清实录》(第4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1~152页。
[130]《文宗显皇帝实录》卷六十,咸丰二年(1852年)四月辛丑条,见《清实录》(第4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89页。
[131]《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六,咸丰六年(1856年)四月丁未条,见《清实录》(第4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7页。
[132]《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一,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辛酉条,见《清实录》(第4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1~122页。
[133]《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三百一十七,咸丰十年(1860年)四月乙酉条,见《清实录》(第4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54~655页。
[134]《穆宗毅皇帝实录》卷二十七,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壬午条,见《清实录》(第4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22~723页。
[135]《穆宗毅皇帝实录》卷六十五,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丁酉条,见《清实录》(第4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83~284页。
[136]《穆宗毅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七,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乙酉条,见《清实录》(第4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7~208页。
[137]《穆宗毅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戊戌条,见《清实录》(第5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7页。
[138]《穆宗毅皇帝实录》卷三百〇九,同治十年(1871年)四月庚辰条,见《清实录》(第5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6页。
[139]《穆宗毅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五,同治十三年(1874年)四月癸巳条,见《清实录》(第5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34~835页。
[140]《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三十,光绪二年(1876年)四月壬午条,见《清实录》(第5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41页。
[141]《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五十,光绪三年(1877年)四月丙午条,见《清实录》(第5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01页。
[142]《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一百一十二,光绪六年(1880年)四月戊午条,见《清实录》(第5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47~648页。
[143]《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二,光绪九年(1883年)四月辛未条,见《清实录》(第5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80页。
[144]《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七,光绪十二年(1886年)四月甲申条,见《清实录》(第5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2页。
[145]《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四,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月庚申条,见《清实录》(第5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87页。
[146]《咸丰九年己未恩科山西乡试题名录》,见《中国科举录续编》(九),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798~799页。
[147]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17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46页。
[148]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19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149]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21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2页。
[150]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104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42页。
[151]《穆宗毅皇帝实录》卷二十二,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丁酉条,见《清实录》(第4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7页。
[152]《穆宗毅皇帝实录》卷二十二,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辛丑条,见《清实录》(第4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9页。
[153]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105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154]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23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86页。
[155]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23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12页。
[156]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23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16页。
[157]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第23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20页。
[158](清)蔡忠沼:《广东乡试录后序》,见《中国科举录续编》(十三),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317页。
[159]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102页。
[160]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697页。
[161]胡聘之,钱骏祥:《请变通书院章程折》,见《戊戌变法》(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8页。
[162]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6页。
[163]侯艳兴:《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载《中国农史》,2006年第3期,第103~109页。
[164]干春松:《制度儒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165]《正黄旗蒙古都统吕海寰密陈兴办学堂及征兵宜防隐患折》(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见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70页。
[166](清)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页。
[167]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64页。
[168]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156页。
[169](清)董淳,潘时彤等:《华阳县志》卷十六《人物》,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刻本,光绪十八年(1892年)补刻本。
[170]《给事中李灼华奏请变通学堂规制复行岁科两试片》(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十一日),见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96~997页。
[171]《乡宁县志》卷七《学制记》,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第297~298页。
[172]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17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沈宗美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6页。
[174]张昭军:《清代理学史》(下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