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题的难度与公平性要求

试题的难度与公平性要求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一套试题必须既要体现公平,又要有足够的区分度。这意味着试题要照顾学生中的大多数,尤其是走在后面的那些同学。部分地区的中考试题,简单题的比例可能更大。一套试题能否真实反映大多数学生的水平,主要就看中档题的数量和难度设置了。最后,一套优秀的试题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难题。在确定试题难度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后,我们应该把精力迅速转移到对前面试题的查缺补漏上去。

试题的难度与公平性要求

试题从难易度来划分有三种:简单题、中档题、难题。简单题占试题总量的绝对多数,而能否真实反映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就要看中档题和难题的设置了。

我们都知道,试题的难度有三种——“简单题”“中档题”和“难题”,但是很少有人仔细研究过三种不同难度试题的配比。当我们被某个学科难倒的时候,也许会觉得这个学科的试卷上满篇都是难题;又或者我们在做某个得心应手的学科试题的时候,会觉得这个学科的题都太简单。这些感觉也许都是对的,但是从命题者的角度说,如果大多数人都觉得他出的题太难或太简单,那么他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考试的功能是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甄选人才。所以,一套试题必须既要体现公平,又要有足够的区分度。从公平的角度讲,一套好的试题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这套卷子中体现自己的水平。这意味着试题要照顾学生中的大多数,尤其是走在后面的那些同学。要让那些学习困难的同学也能得到一定的分数。相信我,这样做可是要比出那种难倒一大堆人的试题困难多了。因此,简单的基础题必须要占据试题总量的多数。一般的升学考试中,简单题的数量都能占到50%左右。部分地区的中考试题,简单题的比例可能更大。

当然,简单题的比例过大也是一种不公平。因为那些好学生与基础较差的学生得分将不会有太大差距。因此,一套好的试题还要照顾到区分度,也就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分数,而这个重任就落在了中档题的身上。它们的难度介于简单题与难题之间,通过设置30%左右的中档题,大多数居于中游的学生将出现成绩上的分化。一套试题能否真实反映大多数学生的水平,主要就看中档题的数量和难度设置了。

最后,一套优秀的试题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难题。正常情况下,也许5个人中只有1个人能够正确做出回答。设置这部分试题的意义是在高水平的学生之中做出区分,以遴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当然,这部分试题的比例在整张试卷中是最低的,只有10%左右。但是对于那些比对手多拿1分都很困难的高手来说,这个分值比例已经不算少了。

在了解了试题的难度类型和分布比例后,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对付不同难度试题的策略了。(www.xing528.com)

简单题,或者说基础题是取得高分的前提。如果这部分分数都轻易丢掉,我们将很难在后两种难度的试题中把丢掉的分扳回来。所以,即便这部分试题再简单,我们也要多加小心,避免无谓的失误。而降低失误率的最好办法就是精深练习,即反复演练那些曾经出现过错误或者失误的试题,直到不再出错。

中档题的成分比较复杂,对于那些接近简单题的中档题,我们要尽量不出错。而那些难度较高的中档题,我们要争取在能力范围内多拿一些分数。比如,这道题我做不出来,但我起码知道前面三个步骤应该做什么。好,那我们就把这三个步骤写出来,这样起码我们能得到一些步骤分。千万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草稿纸上,最后想往试卷上誊写的时候也没有时间了。

关于难题,这个就要因人而异了。如果你自认实力够强,而且在完成这部分试题的时候时间还很充裕,当然可以挑战一下自己。会做当然非常好,就算有些环节不会,也要尽量多拿一些步骤分。不过,如果你连中档题,甚至是简单题都有搞不定的地方,就不要在难题上花费太多功夫了。在确定试题难度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后,我们应该把精力迅速转移到对前面试题的查缺补漏上去。基本上,我们通过检查试卷修正答案得到的分数,已经可以抵回一道难题了。如果我们在难题上过分纠缠,可能连原本能够通过检查试卷得到的分数也要丢掉。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三种不同梯度的试题,我们以初中数学为例,并使用思维导图来讲解这三类不同难度试题的解答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