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努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个性品质的养成。国外学者对学生学习方式及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研究相对较早,研究理论也相对成熟,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学习方式”一词最早是1594年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首次提出的[1],后来有研究者将其分为三阶段,即早期研究、近期研究和现代研究。其研究内容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学习方式的类型、内涵等方面。且国外学者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人本主义学习观以及现代心理学理论等研究成果为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另外,国外对教学模式的转变研究时间较长,研究理论比较成熟。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出版了一本名为《教学模式》的书,打开了一个教学研究的新领域——教学模式论[2]。这种教学论在西方多个国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20世纪90年代,基础教育界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开拓了学科教学模式,但人们对教学模式仍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比如冈特、埃斯特斯、施瓦布合著的《教学:一种模式观》一书提到,“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一步步程序。而安德鲁斯、古德森曾说,每种教学模式都是一组综合性成分,它能规定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活动及功能的序列。
我国许多学者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也作了诸多研究,如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探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也作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至今,相关的研究理论和实验结果也在实践中有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我国传统学习和教学的模式沿用时间久远,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即使我国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影响还在,所以我们还必须不断尝试各种好的、有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教学、学习模式。
(一)对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
1.要求学生变之前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就是说要改变在教学时过分注重传授知识做法,而强调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这就要求学生改变对学习的认识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成长和有机的发展而需要自觉担负起的责任,学习是为自己而学。当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这项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从负担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喜欢学习,越来越想学习。
2.要求学生的学习从依赖老师变为独立自主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能够独立学习的能力,只是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够自信。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信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从内心肯定自己。传统教学低估并忽视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而新课改下的新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诱导学生产生非常强烈的表现欲。那么学生为了能有好的表现一定会在学习过程中日益独立,这样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3.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加强集体意识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几人组成一个小组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有明确分工的互助型学习方式。若是处在长久的、竞争性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学习氛围之下,学生难免会变得孤僻、自私、冷漠。但合作学习不同,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这样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还有助于解决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同学照顾不周的情况,更有助于学生自身在小组讨论交流意见的过程中发生思维碰撞,从而擦出科学的火花,所以合作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www.xing528.com)
4.要求学生变以前的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填鸭,使学生只能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少对大自然、对真正的科学技术的直观感受,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而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动态的、灵活的。新课堂应该把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对大自然、对科学真理的探究式学习。这样的话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见识科学真谛、丰富人文素养、培养自身的品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并能更好地回报社会。
(二)对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
1.要求新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指出,对学生的培养要与时代的发展一致。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而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及健全的人格。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的课程和教学要服务于每个学生。
2.要求教师的角色从学生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和需要。新课标的核心目标是要提高全体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倡让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3.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最近发展区”,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学到的新知识
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两者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即学生通过教学获得的内在潜力。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使其发挥出所具有的潜能,从“最近发展区”发展到下一阶段,并达到下一个“最近发展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