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新媒体发掘非遗信息资源的方法与效益

用新媒体发掘非遗信息资源的方法与效益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将数字化的“非遗”资源和其他相关的“非遗”信息进行系统的整合,借助互联网网站平台进行展示与交流互动,以实现对“非遗”信息资源的科学组织和有效利用。

用新媒体发掘非遗信息资源的方法与效益

新媒体是Web2.0 时代发展的产物。新媒体不仅是一个内容集成平台、信息发布平台,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开放的综合服务平台[72]。新媒体平台的搭建依赖于网络Web2.0 的支持。数字电影、数字杂志、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形式,逐渐以互动性强、沟通反馈及时、满足受众需求而在公众生活中占据主流地位,其最终目的是共建共享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73]

1.新媒体的类型

(1)网络新媒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新媒体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 亿人,普及率达到53.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 亿人,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74]。这表明,网络新媒体平台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和宽阔的发展空间。

网络新媒体的构建要坚持实用性、系统性、创新性的建设原则,采取“基础设施+网络云服务”的建设模式,建设支持包括网站信息内容的统一管理及发布、网络直播、论坛、博客等多方面具有强大扩展能力的新媒体增值业务平台[75]创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独具特色的网络空间。Web2.0 的发展推动了网络的社区化,通过SNS、blog 等分享和交互式服务,将彼此隔离的个体组成一个个网络群体,进而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网络社区[76]

网络新媒体是一个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实现综合业务、运营管理的平台,门户网站、信息服务平台、管理系统等都是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广州电视台网络新媒体平台是一个运用P2P 流媒体传输技术,集IP 电视直播、VOD 点播、时移电视、用户统计分析、计费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网络流媒体平台,并随着增值业务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完善[77]。网络新媒体以广泛的受众群体、便利的接收途径、快捷的传输方式等优势在新媒体发展领域独树一帜。

(2)社交新媒体

Web2.0 网络技术的高交互性双向沟通能力,催生了一种新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社交新媒体,它迅速填满人们的碎片时间,改变工作生活结构,也使得跨区域、跨组织、文化、跨行业的协同合作成为可能[78]。根据新浪微博发布的2016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第一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61亿,同比增长32%,日活跃用户达到1.2 亿,同比增长35%[79]。根据腾讯公布的2016 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 亿,用户覆盖200 多个国家、超过20 种语言[80]。可以看出,社交新媒体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其发展蒸蒸日上。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交新媒体经历了第一代社交媒体——概念化社交(以UUme.com 为代表)、第二代社交媒体——个性真实化社交(以51.com、猫扑社区、腾讯 QQ、人人网为代表)、第三代社交媒体——SoLoMo 社交(以人人小站、新浪微客、微信二维码等新应用为代表)的发展历程[5]。目前,社交网络已经渗透到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诸多领域,这种互动式、体验式的交流方式吸引着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其中。

(3)移动新媒体

移动新媒体是指“以移动终端载体和无线网络为传播介质,以手机媒体、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和以车载电视、兼具户外媒体的时空移动终端系统为典型代表,实现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传播和服务的新的传播形式”[81]。移动新媒体的重要特征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在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移动视听设备等终端上进行传播和交互的新型媒体[82],它具有便携性、移动性、交互性等特点,打破了时空局限,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接收和发布信息,随时随地享用各种移动服务。

各种移动新媒体中,手机媒体最为典型。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仅表现在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广播等传统媒介的手机化生存,还表现在手机对于新兴媒介形态的融合与创新,而这种融合和创新是手机媒体在完善和超越自身移动新媒体特质的基础上,对于媒体“社会同在性”的追 求[83]。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移动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新媒体的布局,促使各种媒介形式相互融合。

上述三种新媒体平台的表现形式是相对的。有的地方存在着重合交叉,例如,即使是移动新媒体,也离不开网络媒体,而社交新媒体也与移动新媒体、网络新媒体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从这个角度上看,上述分类也只是提供了一个基本参考,有助于从不同视角了解新媒体。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一种媒体的出现并不会造成前一种媒体的消亡,网络新媒体、社交新媒体、移动新媒体等新媒体的出现并没有使传统媒体走向衰落,反而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合作创新,为信息传播、文化传承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和空间。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传播范围、传播内容、传播对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以下几点显著特征:①交互性与即时性,②海量性与共享性,③趋真性与失真性,④跨时空性与多样性,⑤自由性与虚拟性,⑥广泛性与时代性,⑦碎片化与细分化,⑧个性化与社群化,⑨网络化与数字化。

2.新媒体在“非遗”信息资源利用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1)“非遗”网站

“非遗”网站是指通过网站建设来整合“非遗”信息资源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操作规程。通过将数字化的“非遗”资源和其他相关的“非遗”信息进行系统的整合,借助互联网网站平台进行展示与交流互动,以实现对“非遗”信息资源的科学组织和有效利用。

2006 年6 月,我国首个国家级“非遗”门户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正式开通,由此开启了全国范围内 “非遗”门户网站建设的序幕。该网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公益性“非遗”保护专业网站。随后各省级政府纷纷建立本省的“非遗”保护研究中心机构和“非遗”网站,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下方的友情链接可以转接到27 个省级的“非遗”网站。在省级网站中,上海“非遗”网和浙江省“非遗”网是“非遗”网站建设的优秀代表。上海“非遗”网不仅有中文简体、中文繁体、英文3 个版本,“非遗”名录检索还提供类别、体系、区域、年代4 种检索途径,检索结果以地图或列表形式呈现[84]。除政府部门建立“非遗”网站外,我国的文化事业单位、企业以及其他组织和单位也建立了众多的“非遗”网站。例如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创办的“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网”,北京桂艺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艺驿网是国内最大的关于“非遗”类的非官方网站,此外由个人创办的56“非遗”网,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非政府类“非遗”网站。56“非遗”网的全称是“56 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网”,展示的是创办人管祥麟先生自1983 年至今,通过田野考察方式,深入55个民族(除台湾高山族)收集的丰富民间文化遗存,网站包含了服饰馆、民居馆、雕塑馆、剪纸馆、年花馆、消亡馆、图录馆、视听馆、文献馆、特展馆等众多“非遗”馆,丰富的馆藏民族文化瑰宝,显示了人类历史民间艺术发展的多样性[85]

湖北“非遗”网是由湖北省文化厅主管,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湖北“非遗”保护官方网站。目前,该网站设有十个模块,分别是网站首页、新闻动态政策法规、名录项目、传承人、保护载体、资源分布、网上展厅、理论思考和荣誉墙。其中,在名录项目模块内,网站提供了湖北省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和三批省级“非遗”名录;在传承人模块内,网站提供了湖北省三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录和四批省级传承人名录;在网上展厅模块内,网站精选了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10 类“非遗”中的132 项湖北“非遗”进行了在线展示,所有的“非遗”项目都是采用“文字+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值得一提的是,网站的资源分布模块依托湖北省电子地图,将湖北省境内15 个地级市、1 个自治州、1 个林区的省级及以上“非遗”项目的位置信息标志在地图上,公众通过浏览网站能够直观地了解湖北“非遗”项目的地区分布情况。但从目前来看,以“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并不能直接搜索到该网站,且网站所显示的“非遗”信息不够丰富。

(2)“非遗”微信公众号(www.xing528.com)

移动社交媒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非遗”微信公众号应势而生。“非遗”公众号是运营组织或个人通过整合掌握的“非遗”信息资源,结合社会热点等信息推测用户信息需要,对关注的用户推送“非遗”信息资源。随着公众号功能的扩展和升级,“非遗”公众号也开通了部分供用户主动获取信息资源的在线功能,例如天津“非遗”公众号开设了资讯、守望和品鉴三个模块;允许用户获取最新的信息动态、政策法规,在线“申遗”和在线获取“非遗”项目信息。

“非遗”公众号的建立与运营主体存在多样性,不仅“非遗”政府机构或者组织群体可以参与,企业和个人也可以借助“非遗”微信公众号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喜讯。截至到2017 年3 月22 日,在搜狗微信公众微信号搜索中分别以“非遗”微信和“非遗”公众号为关键词搜索结果是178 和195。但各微信公众号的后期运行与维护情况存在巨大差距,彼此发展不平衡,例如,天津档案不仅能够及时推送相关资讯,还为用户提供了主动获取“非遗”信息的渠道;但是有的微信公众号更新频率很慢甚至处于“死亡”状态,在刚刚建立时发布几条消息之后便不再推送消息,例如北京“非遗”中心和山东档案只有开通后的不到10 条推送消息,而且多为新闻类,未能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动“非遗”信息资源的扩展和推广。

截至目前,湖北“非遗”相关网站尚未开通微信。

(3)“非遗”微博

相比于微信和QQ 等社交媒体工具,微博具有门槛更低,开放性更广,对于热点的更为关注,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更强等特点,能够运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展示信息主体想要传达的意图,这对于“非遗”信息资源的推广与利用更为便利。

“非遗”微博是“非遗”传播利用的重要平台,不仅聚集了众多的“非遗”用户,而且成为“非遗”信息资源累积的平台。截至2017 年3 月22 日通过微博搜索分别以“非遗”和“非遗”为关键词搜索到3284 和1775 个用户,机构认证为628和265。由此可见微博上存在众多的机构、组织和个人关注“非遗”,为“非遗”信息的组织与传播建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微博搜索得到综合类信息1519977 条。同样微博博主在后期的运营与维护中存在较大差距,中国“非遗”博览会消息更新及时,文字、图片和视频消息形式配合适当,拥有1648 位粉丝;而在微信公众号运营很好的天津市“非遗”保护研究中心创建的“天津‘非遗’”微博却只有三四条消息,仅有25 位粉丝,基本处于“死亡”状态。

截至目前,湖北“非遗”相关网站尚未开通微博。

(4)“非遗”APP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成为当前媒体形式中最为普遍和便捷的传播媒介,手机的普及也促生了手机应用程序(以下简称APP)的出现。2015 年,广东省文化厅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下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出以广东省“非遗”为主题的“非遗”APP——《广东省‘非遗’电子地图》,为社会公众提供在线“非遗”利用服务。该APP 依托广东省电子地图,将广东省省级及以上“非遗”名录的地理位置及传承人等相关文字、图片信息标记在电子地图上,公众可以下载APP 直接观察到广东省“非遗”项目的位置分布,并且可以点击各个标记浏览该“非遗”项目的具体内容。同时,该APP 还提供标记点周围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信息,对于促进“非遗”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具有作用[86]。除此之外,带有市场化性质的“非遗”APP 也不断出现,如“约约”APP 为“非遗”手工艺人提供在线展示和销售平台,消费者不仅可以在APP 内欣赏手工艺人的技艺,还可以选择购买相关的“非遗”商品[87]。2015 年,在第五届国际“非遗”节上也推出了类似的“非遗”销售平台“‘非遗’宝”[88]

截至目前,湖北“非遗”保护与管理机构尚未建设相关APP。

3.新媒体对于“非遗”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的作用

(1)“非遗”文化传播立体化

新媒体利用自身全方位、立体化、多样性的传播优势,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博客、播客、电子报刊、电子杂志等具体表现形式,向社会公众介绍和宣传各地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近年来,各省市纷纷建立“非遗”保护中心,并致力于“非遗”资源建设工作,网站上也有一些“非遗”爱好者、学者、专家等定期上传一些有关“非遗”的视频,从不同角度对“非遗”产品、作品进行深层次解读,让受众群体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客观科学的认识。例如,由中国“非遗”协会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经播出,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非遗”内容表现形式丰富化

“非遗”可以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除了上述提到的“非遗”网站、微博、微信、电子报刊等形式,还有“非遗”论坛、“非遗”专题数据库等,可以供“非遗”专家、爱好者、学者等自由交流、分享各自独特的观点,也可以查阅相关“非遗”数据、知识等,享受“一站式”服务。同时,“非遗”除了普通的文字、图片、视频结合外,还有多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超链接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丰富了“非遗”内容的表现形式。

(3)“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化

“非遗”的发展要适应时代发展和大众需求,要将“非遗”中特定的文化元素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将新媒体引入到“非遗”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中,能够扩大“非遗”的受众群体,吸引更多的人发现和开发“非遗”中蕴藏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非遗”信息资源通过新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其本身就是一种新型文化产品的存在,多种“非遗”文化产品的推陈出新必将带动整个“非遗”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