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越南华侨被迫加入越南籍,华文报纸濒临绝迹

越南华侨被迫加入越南籍,华文报纸濒临绝迹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在1955年、1956年、1957年三次修改国籍法,强迫华侨放弃中国国籍而加入越南籍”。1957年,越南南部“原有的华文课程一律改为越南文”。与此同时,华侨兴办的报刊及侨社团体也被越南政府宣布为非法,被迫关闭或解散。截至1979年6月底,被驱逐到中国的越南难民,累计25万多人,其中将近3万人拥有越南国籍。目前,越南仅存的一份华文报纸是《解放日报》,即越南政府主办的越文《西贡解放报》的中文版。

越南华侨被迫加入越南籍,华文报纸濒临绝迹

1862年6月,越南阮朝被迫与法国签订了《西贡条约》,该国由此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此后,法国为了在越南进行殖民开发,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大批招募华工。据统计,1921年,华工人数增至15.5万人。1937年,华工人数增至32.6万。[11]

16世纪,在越南传教的西方的传教士,创制出越语拼音文字“国语字”,这种文字是用拉丁字母记录越语发音的。[12]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之后,法国殖民当局推行同化政策,大力推广法语与“国语字”教学,一方面对“土著上层推行殖民同化政策,只有能讲法语、接受法国文化的人,才可以加入法国国籍”;另一方面,“对当地平民则实施愚民奴化政策,这使法属印度支那的教育不普及,文盲众多”。[13]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通晓“国语字”的越南人已在人数上超过了通晓汉字的越南人。其后,汉字在越南社会的地位逐渐被“国语字”所替代。[14]在此期间,法国殖民当局一方面在越南(尤其是越南南方)宣扬天主教,另一方面颁布法令宣布佛教为非法宗教[15]

在这段时期内,越南华侨华人的境遇在中南半岛各国中是最为曲折的。在法属印度支那,极少数儿童有机会接受以宗主国语言授课的小学之后的教育。[16]在20世纪以前,越南的华文教育是华侨华人兴办的私塾。[17]1918年,法国牧师在越南创办了第一份华文报纸《南圻日报》。其后,余奋公等人于1925年创办了《群报》。[18]

随着冷战在东南亚地区的升级,1954—1957年,南越政府对华侨实行同化政策。比如,“在1955年、1956年、1957年三次修改国籍法,强迫华侨放弃中国国籍而加入越南籍”。[19]1956年,南越政府明令禁止华侨出国。1957年,越南南部“原有的华文课程一律改为越南文”。据统计,当时有260余所华侨中小学废止了华文课程。[20]20世纪70年代中期,越南南北统一之后,越南政府开始对华侨华人实施同化、排斥政策。比如,1976年越南政府先对越南南方的华侨华人进行同化和排斥。其后,该国政府又颁布法令,对越南北方的华侨华人实施同化和排斥,其中包括“剥夺居住在北方的华侨和华裔越南公民的就业升学权利,解除公职,开除军籍”等。与此同时,华侨兴办的报刊及侨社团体也被越南政府宣布为非法,被迫关闭或解散。[21](www.xing528.com)

1978年年底越南出兵柬埔寨,这导致中越一度交恶,两国的敌对状态持续了10年之久。[22]自1978年以来,越南政府开始驱逐国内的华侨华人。截至1979年6月底,被驱逐到中国的越南难民,累计25万多人,其中将近3万人拥有越南国籍。[23]在幸免的越南华人中,“大部分人仍然在城市中靠传统的小手工业、小商业在夹缝中维持生计”。[24]

在越南,“华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越南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政府奉行宽容的民族政策与否”。[25]1986年,越南政府为发展经济,“强调华人与越南其他民族一样同为越南公民,得以享受并履行越南公民的一切权利与义务”。直到1991年11月,越南同意中国关于柬埔寨问题广泛的政治解决的要求后,中越两国关系才实现正常化。[26]1992年9月,中越两国恢复了互派留学生工作。目前,越南仅存的一份华文报纸是《解放日报》,即越南政府主办的越文《西贡解放报》的中文版。[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