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基石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基石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真正要实践这一理念,需要我们美术教师科学地认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与事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持久的学习动力。但反观中小学美术教师这一群体,笔者却发现许多同行存在着不同程度缺失理性思维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而且更会对未来的专业发展造成重大障碍,继而弱化美术教育学的建设。另外,当前又有美术设计类专业的大学生不断成为新教师。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基石

(一)重建专业发展的自信与勇气

任何贬低、轻视自己职业价值的偏见都是不足取的,都应该彻底得到纠正。一个连自己都看低自己职业的教师,如何让别人重视、尊重你的职业价值?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即使美术学科在当下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摆脱“小学科”“副科”的严峻背景下,我们也应该自信能使其有“大作为”。只要美术教师能充分彰显本学科在学校中的独特价值,这一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二)重建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行动

作为一种学习理念,终身学习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但真正要实践这一理念,需要我们美术教师科学地认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与事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持久的学习动力。任何在学习方面只会激动而没有行动的行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观。

(三)重视理性在职业生涯中的意义

理性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思维活动,通常以追求证据及严密的逻辑推理为主要特性。无疑它也为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但反观中小学美术教师这一群体,笔者却发现许多同行存在着不同程度缺失理性思维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而且更会对未来的专业发展造成重大障碍,继而弱化美术教育学的建设

1.美术教师缺乏理性的几大表现

例如,许多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各类难题、遭受职业的挫折时,首选的方式是找同事倾诉,并通常埋怨自己没遇到好学生,或是抱怨学校的管理制度或更高层面的教育政策存在不足等等。总之,他们很少会认真地向专业型教师讨教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与策略,更难以让我们看到他们为此而主动翻阅专业书籍等来理性寻找答案的身影。

又如,许多美术教师大都依据自身先前的经验与主观臆断来实施教学,而不太会刨根问底地去探究“各种理由”。长期以来,他们感觉自身教学水平低下与日俱增,而实质上往往长期处于低效或是无效的循环境地。

再如前章所述,我们时常能看到美术教师所谓“跳跃式”的、几乎没有逻辑与结构的学科论文或是课题。他们在论述中编撰“新概念”与“新名词”,已经成为一种很常见的文风。这种自创式的概念,尽管或多或少包含他们在教学中的真情实感,但却凸显专业术语匮乏、几乎无理论依据的窘境。

2.追问美术教师缺乏理性的根源(www.xing528.com)

源于对教育学知识知之甚少。笔者深感广大美术教师尽管身处教育系统,但绝大多数却对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笔者认为,许多美术教师没有较为深入而系统地学习教育学知识,以及经常在网络上浏览或下载一些很少具有学术价值的所谓“经验之谈”来随意应付工作之需,是他们难以建立理性思维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说近年新入行的师范类美术专业毕业生还有机会接触“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这两门课程的话,那么再之前参加工作的,则最多只是获得一些“美术教材教法”之类非常有限的学科教学知识。另外,当前又有美术设计类专业的大学生不断成为新教师。可见,后者更缺乏此方面的理论基础。在职后的各类培训中,主办者也会迁就教师学科教育学知识的先天不足,而往往以讲解案例为主。如此,教师们更难以重视此方面的内容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教师根本不愿去主动弥补自己在教育学与美术教育学方面的不足,往往得过且过。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美术教师则根本就看不起上述理论,认为那是小儿科的知识。对理论知识的漠视与放弃,最终也让他们被其所抛弃,成为各类教育教学问题的“奴隶”,并深感教师职业苦海无边、压力无限。

3.美术教师如何彰显理性的光芒

事实上经历过重大美术创作的艺术家们都深有体会,创作的过程肯定需要感性;且更多的是需要自身经历无数次理性地推敲、颠覆、重构等探索环节,才有可能获得满意的作品。

作为身处21世纪、崇尚终身学习时代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必须建立起在长期的工作中学习理论知识与应用理性思维的信念,时常关注与重视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各类新理念、新思潮。

对此,目前我们急需恶补教育学与美术教育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从理论学习的角度来重新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这既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又强调在寒暑长假里来加强自身的学习,从而有望获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从笔者个人的体验来看,大阅读量的过程通常会有一个从苦涩难懂、几欲放弃,到模糊不清、一片混乱,再到一个豁然开朗、信心倍增的心路历程。如果一位教师能坚持几年,肯定能对美术教育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质的飞跃。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寻找其学术概念及理论依据,再采用观察、比较、反思、质疑、实证、推理、批判等方式来进行解构与重构,并以此来获得科学的结论。

总之,理性不仅需要我们用决心与毅力来支撑其进程,而且更需要我们把它当作自身的一种素养与信念来坚守,并贯穿整个职业生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