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农村女童教育发展20年:入学质量与赋权

中国农村女童教育发展20年:入学质量与赋权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注重学校效率和教育质量改进等国际先进理念的影响,中国也开始强化学校与社区联系,倡导师生民主参与,加强教育系统支持体系建设,提高学校自我发展能力。因此,尽管民间组织在当地社区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但是整体上来看,中国女性教育管理者的声音十分弱小,严重阻碍了女性参与引领教育和学校体系变革的作用。为保证教育质量,中国始终倡导应该由教育业内者来管理学校和教育。

中国农村女童教育发展20年:入学质量与赋权

过去的十年间,民间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改革学校管理方式、决策机制以及监督模式。受注重学校效率教育质量改进等国际先进理念的影响,中国也开始强化学校与社区联系,倡导师生民主参与,加强教育系统支持体系建设,提高学校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提升女性领导力、开展能力建设以及构建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学校环境和教育过程,提高了学校的效率。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是当地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尤其要关注大龄女童的发展性需求。目前,大部分创新举措都是基于某些学校、社区和具体试点项目,还需要能够长期有效地推进。此外,改革也试图建立女童支持体系,培养其担任未来领导角色的理想和能力,并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专业领域有所作为。

1.学校女性领导力

女校长不仅发挥着重要的角色模范作用,而且往往更加关注女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尤其是为大龄女童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她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针对少数民族学校女校长缺失问题,一些民间组织开展了女性领导力建设培训,选拔和培养骨干女教师进入学校领导岗位,促进了当地教育制度创新,社会观念及女性发展环境的改变,例如“中英西南项目”(2005—2010)。该项目的实施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挥一定了影响力。关于女性教育领导力方面的优秀案例,请参见案例二“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中的详细说明和分析部分。

然而,尽管这些项目在提供女性领导力培训方面进展显著,但是2012年多国比较研究表明,在所调查的18个国家中,中国中小学女性管理者与女教师的比例最低(26 %)(UNESCO,2012a)。因此,尽管民间组织在当地社区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但是整体上来看,中国女性教育管理者的声音十分弱小,严重阻碍了女性参与引领教育和学校体系变革的作用。

2.学校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与女童入学同等重要。学校建设项目重点关注在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环境、教材、教学过程中都引入性别平等视角。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的儿童友好学校项目是此方面的优秀案例之一。关于“爱生学校”项目,详见案例三。此外,陕西省正在开展着的“无忧校园”项目[20]也属于比较成功的案例。该项目致力于综合改善寄宿学校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通过开展教育戏剧运动与游戏等形式的活动,减少校园暴力,提高儿童的社会情感和交流技能,创建儿童友好学习环境的支持体系。

为保证教育质量,中国始终倡导应该由教育业内者来管理学校和教育。新教育实验强调学校应该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教师、家长和校长的特殊需求,推动当地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民间组织广泛开展了书香学校建设、公民教育、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优秀课程开发、教师发展社区建设、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平等参与和多样化发展以及知识和实践的统一等活动。(www.xing528.com)

这些项目普遍着眼于学校建设过程中的儿童友好,强调确保平等地对待男生和女生,尤其关注女生的特殊需求。为促进女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学校邀请女性成功榜样开展讲座,并为女童创造条件进行职业规划,从而使得每名学生都有机会享有安全、安心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此外,学校建设也深受当地社区发展的影响,反之亦然。

3.动员社区妇女及女童参与

参与式方法和理念强调师生平等、大胆表达、协作参与以及深入体验,民间组织广为采用此方法推动女性群体参与学校发展。该方法对于中国以教师主导的教育模式和女性传统的被动、消极的行为方式带来很大冲击,对于唤醒性别意识、推动女性参与学校和社区发展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例如,在“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21]中,确定共5—7名学校发展计划管理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有2—3名女性;召开社区大会,听取妇女及女童对学校发展的意见;鼓励文盲母亲参与学校发展活动,了解教育对女孩发展的好处。这为妇女和女童参与社区决策、促进学校发展提供了机会。

为满足处境不利群体的教育基本需求,许多教育公益组织扎根于农村地区,致力于医疗保健、村民文化以及村校合作方面的社区服务,推动社区的全面发展。其中,村校合作主要是指学校和村子在营养品、清洁水、学校设施、家长的校园活动、学习和活动教材、经典诵读、环境教育以及为代课教师和贫困学生提供补贴等方面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农村女童和妇女群体须予以特殊关注。通过加强与当地政府、学校、教师、家庭以及公益组织之间的联系,这些项目着眼于那些未能纳入政府部门的工作日程却深藏于当地文化之中的教育发展难题。

4.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

学习过程中(课程、教材等)存在的性别问题已成为女童接受优质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些革新关注在国家课程建设中加以修订,开发本土化、具有性别意识并以“学习者中心”的教材。教学过程中也隐藏着社会性别话语,如职业角色刻板印象、家庭角色以及课本和教学方法里所存在的其他性别刻板印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和高中开设了诸如“社会性别教育”和“社会性别研究”的新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机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促进女童教育发展的途径。鼓励女童积极参与学校生活,支持所有学生获得平等的学习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