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心理学 | 人际吸引的心理基础

社会心理学 | 人际吸引的心理基础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发人们交往意愿与行为的具体动机很多,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复杂的具体动机,都可以归结为人们对于确立自我价值、安全、交往以及独处的需要。(二)安全感确立的需要1.生物安全感社会心理学家大量研究揭示,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一个人用来进行自我评判的价值标准,也是从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是社会性的。

社会心理学 | 人际吸引的心理基础

人需要和别人交往,并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发人们交往意愿与行为的具体动机很多,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复杂的具体动机,都可以归结为人们对于确立自我价值、安全、交往以及独处的需要。

(一)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

1.自我价值感

人需要和别人交往,并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发人们交往意愿与行为的具体动机很多,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复杂的具体动机,都可以归结为人们对于确立自我价值、安全、交往以及独处的需要。

(一)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

1.自我价值感

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出现那一天起,就开始用一定的价值观来进行自我评判。当自我价值得到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更加自信、高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自我价值感。人生有价值,生活才富有意义并使人充满生活的热情。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得不到确立,他就没有正常的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感。此时人就会自卑、自贬、自我厌恶、自我拒绝、自暴自弃。自我价值感完全丧失,人生就不再有意义的支撑,人就只能走上自毁、自绝的道路。

人的自我意识的保持和自我价值感的确立,是通过社会比较过程来实现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其自我意识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语言的掌握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用来进行自我评判的价值标准,也是从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是社会性的。因此,人只有将自身置于社会的背景之中,通过将自身与别人进行比较,才能确立自己的价值。心理学家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自我意识高度依赖于个人的新近经验。而新近经验的变化,也会引起自我意识的变化。一个人必须不断地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支持性的信息,使自己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才能保持其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如果社会比较的机会被长期剥夺,则会使人因缺乏自我状况的社会反馈信息,而导致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危机,并使人产生高度的自我不稳定感。人是不能忍受自己的价值得不到肯定的。因此,自我不稳定感会引起人的高度焦虑,并促使人去同别人进行交往,进行有意无意的社会比较,以便获得有关自我状况的社会反馈,了解自我,使自己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方向,并使自我价值感重新得到确立。

2.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过程是直接以确定自我价值的需要为基础的。因此,它几乎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人们的观点、情绪和行为。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明(Sherif,1961;金盛华等,1995), 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将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当作自己的反应或状态是否恰当的评判依据。当自己的反应或状态与别人的反应或状态出现差距时,人们会产生偏离焦虑,使心理上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促使人们矫正自己的反应或状态,使其更接近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并最终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安全感确立的需要

1.生物安全感

社会心理学家大量研究揭示,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当人们面临危险的情境而感到恐惧时,与别人在一起,可以直接而有效地减少人们的恐惧感,使人们感到安宁与舒适。人们的心理感受有一种倾向,既然别人处于同样的情境不感到害怕,那么自己也没有理由感到害怕。这种心态的相互感染,可直接起到为人们提供安全感的作用。

2.社会安全感

人不只有生物性的需要,也有社会性的需要。当人置身于自己不能把握或控制的社会情境时,人也同样会缺乏安全感。例如,当一个人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新单位工作,或一个学生转到一所完全陌生的新学校时,由于突然脱离了原来的人际关系支持,新的人际关系支持又尚未建立,其在自我稳定感和社会安全感方面都会出现危机。在新的人际关系建立起来之前,人们会一直处于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

社会安全感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只有在人们通过交往同别人建立起了可靠的人际关系(亦即稳定的情感联系和支持)之后,人们的社会安全感才能得到确立。人到了新的社会环境之中,之所以看重同别人的交往,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珍视别人对自己的接纳、友好和帮助,以及希望尽快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由确立社会安全感的需要决定的。

(三)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

1.独处需要

一方面,人需要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需要进行社会比较,因而需要与别人共处,需要与别人交往并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人也需要有内省的经验,有无拘无束、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需要有独处的时间,需要暂时地远离和逃避别人(金盛华,1995)。

2.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的平衡

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多的社会接触,常常具有破坏性的后果,即导致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相互接纳和依赖的情感被破坏,使人变得不能容忍别人、不合作甚至敌对和冲突。有人将这一原理运用于日常的人际关系,认为无论怎样亲密的关系,也需要适度的分离。

(四)人际吸引需要的形成途径

一般认为,人的心理交往需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形成起来的,它们分别是印刻、本能需要和条件作用(学习)。

1.印刻

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出现那一天起,就开始用一定的价值观来进行自我评判。当自我价值得到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更加自信、高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自我价值感。人生有价值,生活才富有意义并使人充满生活的热情。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得不到确立,他就没有正常的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感。此时人就会自卑、自贬、自我厌恶、自我拒绝、自暴自弃。自我价值感完全丧失,人生就不再有意义的支撑,人就只能走上自毁、自绝的道路。

人的自我意识的保持和自我价值感的确立,是通过社会比较过程来实现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其自我意识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语言的掌握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用来进行自我评判的价值标准,也是从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是社会性的。因此,人只有将自身置于社会的背景之中,通过将自身与别人进行比较,才能确立自己的价值。心理学家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自我意识高度依赖于个人的新近经验。而新近经验的变化,也会引起自我意识的变化。一个人必须不断地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支持性的信息,使自己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才能保持其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如果社会比较的机会被长期剥夺,则会使人因缺乏自我状况的社会反馈信息,而导致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危机,并使人产生高度的自我不稳定感。人是不能忍受自己的价值得不到肯定的。因此,自我不稳定感会引起人的高度焦虑,并促使人去同别人进行交往,进行有意无意的社会比较,以便获得有关自我状况的社会反馈,了解自我,使自己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方向,并使自我价值感重新得到确立。

2.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过程是直接以确定自我价值的需要为基础的。因此,它几乎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人们的观点、情绪和行为。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明(Sherif,1961;金盛华等,1995), 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将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当作自己的反应或状态是否恰当的评判依据。当自己的反应或状态与别人的反应或状态出现差距时,人们会产生偏离焦虑,使心理上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促使人们矫正自己的反应或状态,使其更接近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并最终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www.xing528.com)

(二)安全感确立的需要

1.生物安全感

社会心理学家大量研究揭示,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当人们面临危险的情境而感到恐惧时,与别人在一起,可以直接而有效地减少人们的恐惧感,使人们感到安宁与舒适。人们的心理感受有一种倾向,既然别人处于同样的情境不感到害怕,那么自己也没有理由感到害怕。这种心态的相互感染,可直接起到为人们提供安全感的作用。

2.社会安全感

人不只有生物性的需要,也有社会性的需要。当人置身于自己不能把握或控制的社会情境时,人也同样会缺乏安全感。例如,当一个人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新单位工作,或一个学生转到一所完全陌生的新学校时,由于突然脱离了原来的人际关系支持,新的人际关系支持又尚未建立,其在自我稳定感和社会安全感方面都会出现危机。在新的人际关系建立起来之前,人们会一直处于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

社会安全感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只有在人们通过交往同别人建立起了可靠的人际关系(亦即稳定的情感联系和支持)之后,人们的社会安全感才能得到确立。人到了新的社会环境之中,之所以看重同别人的交往,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珍视别人对自己的接纳、友好和帮助,以及希望尽快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由确立社会安全感的需要决定的。

(三)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

1.独处需要

一方面,人需要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需要进行社会比较,因而需要与别人共处,需要与别人交往并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人也需要有内省的经验,有无拘无束、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需要有独处的时间,需要暂时地远离和逃避别人(金盛华,1995)。

2.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的平衡

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多的社会接触,常常具有破坏性的后果,即导致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相互接纳和依赖的情感被破坏,使人变得不能容忍别人、不合作甚至敌对和冲突。有人将这一原理运用于日常的人际关系,认为无论怎样亲密的关系,也需要适度的分离。

(四)人际吸引需要的形成途径

一般认为,人的心理交往需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形成起来的,它们分别是印刻、本能需要和条件作用(学习)。

1.印刻

印刻(imprinting)现象最初是由著名的动物心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洛伦兹(Lorentz,1935;金盛华等,1995)发现的。他将一组鹅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母鹅自己孵化,这一部分小鹅出壳后,会跟随鹅妈妈,并同它保持接近和依恋。另一部分鹅蛋是用孵化箱来孵化的,小鹅出壳后所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物体是实验者本人。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小鹅对待人的行为方式,与母鹅孵化的小鹅对待母鹅的方式完全相同,它们也是紧紧跟随研究者,把研究者当作妈妈来亲近和依恋。这种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就叫作印刻。

心理学家认为,虽然与鸟类比较,人类的生物发展水平要高得多,但是人类也有同印刻相类似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大量自幼就与狼、熊、羊等动物生活在一起的狼孩、熊孩、羊孩等。他们都对伴生动物产生了牢固的依恋而逃避人类。

2.本能

人际交往的生物意义,从婴儿一出生就十分明显。作为有机体,人一出生就需要周围环境存在某个能为其提供温暖、舒适、食物和安全的对象,以满足其本能需要。很自然地,这个对象就是母亲。寻找母亲、需要母亲、依恋母亲,是婴儿出生后自我保护的自然手段。母亲的自然特点,也促使婴儿从一出生就把母亲作为一个特殊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分化出来。动物学家哈罗(Harlow和Harlow,1966)曾对人类的近亲恒河猴做过研究。结果发现,恒河猴的依附行为取决于对象是否具有提供温暖、舒适的机体特点,而不是取决于对象能否提供食物。它们的交往倾向是由本能需要决定的。

3.条件作用

有关条件作用的研究是心理学对科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大量的研究不仅证明了人际交往需要是条件学习的结果,以及不同性质的人际关系直接导源于不同性质的条件作用经验等事实,而且很好地证明,运用条件学习的规律,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

印刻(imprinting)现象最初是由著名的动物心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洛伦兹(Lorentz,1935;金盛华等,1995)发现的。他将一组鹅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母鹅自己孵化,这一部分小鹅出壳后,会跟随鹅妈妈,并同它保持接近和依恋。另一部分鹅蛋是用孵化箱来孵化的,小鹅出壳后所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物体是实验者本人。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小鹅对待人的行为方式,与母鹅孵化的小鹅对待母鹅的方式完全相同,它们也是紧紧跟随研究者,把研究者当作妈妈来亲近和依恋。这种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就叫作印刻。

心理学家认为,虽然与鸟类比较,人类的生物发展水平要高得多,但是人类也有同印刻相类似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大量自幼就与狼、熊、羊等动物生活在一起的狼孩、熊孩、羊孩等。他们都对伴生动物产生了牢固的依恋而逃避人类。

2.本能

人际交往的生物意义,从婴儿一出生就十分明显。作为有机体,人一出生就需要周围环境存在某个能为其提供温暖、舒适、食物和安全的对象,以满足其本能需要。很自然地,这个对象就是母亲。寻找母亲、需要母亲、依恋母亲,是婴儿出生后自我保护的自然手段。母亲的自然特点,也促使婴儿从一出生就把母亲作为一个特殊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分化出来。动物学家哈罗(Harlow和Harlow,1966)曾对人类的近亲恒河猴做过研究。结果发现,恒河猴的依附行为取决于对象是否具有提供温暖、舒适的机体特点,而不是取决于对象能否提供食物。它们的交往倾向是由本能需要决定的。

3.条件作用

有关条件作用的研究是心理学对科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大量的研究不仅证明了人际交往需要是条件学习的结果,以及不同性质的人际关系直接导源于不同性质的条件作用经验等事实,而且很好地证明,运用条件学习的规律,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