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简洁导入,切入重点部分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简洁导入,切入重点部分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地说,几乎所有的教学方案都有一个事先的构思,所以“整体勾勒”好像不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在备课时要将“整体勾勒,匀称安排”做得比较好,除了课文的理解、研读、提炼之外,还要在“构思”上下一点“苦心孤诣”的功夫,要用设想的方法、实践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来形成、修正、完善我们的教学构想。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简洁导入,切入重点部分

步骤一:理解课文——请同学们多角度概说课文内容(10分钟左右)

步骤二:揣摩妙点——请同学们多层次品味美点妙要(16分钟左右)

步骤三:品评人物——请同学们多侧面述说人物性格(14分钟左右)

简明小结:我们学习的实际上是一种阅读方法——小说阅读三步法:理解内容,揣摩妙点,评说人物。

上述设想就是课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纲。从明处看,它表现出了教学过程结构匀称、建架沉稳、眉目清晰、任务明确的特点;从隐处看,它表现出了教师对课文揣摩玩味、精心提炼、化课文为教学方案的手法;既从明处看又从隐处看,它立体地表现出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活动的充分、教学内容的丰厚,并特别地表现出教学角度的新巧。可以说,凡是像这样进行了整体结构思考和教学步骤优化的课,没有上得不顺畅、不理想的。

根据上述例子,有两个问题需要强调。

第一,“整体勾勒”时要充分地琢磨教学的“角度”。一般地说,几乎所有的教学方案都有一个事先的构思,所以“整体勾勒”好像不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但恰恰是在这个最普通的事情上,却缺乏非常重要的研究——我们很少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很少从这种整合中提炼出优美实在的教学角度,由此而形成的弱点就是有整体的考虑而没有恰切新颖的角度,于是我们的课就大量地按解析课题、分析结构、讲读文段、归纳主旨的平面思路进行。

第二,“匀称安排”时要反复地考虑时间的“切分”。从教学实际来看,时间的切分也好像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但实际上教师的习惯是在教学设计中基本上不大考虑各个教学步骤的时间安排,即使是很高层次的大赛中也有不少的课中存在那种“不歇气”的大“板块”。这就表现出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往往不考虑“课”的“节奏”,往往不考虑“课”在时间安排上所需要的比较匀称的“节律”之美。

在备课时要将“整体勾勒,匀称安排”做得比较好,除了课文的理解、研读、提炼之外,还要在“构思”上下一点“苦心孤诣”的功夫,要用设想的方法、实践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来形成、修正、完善我们的教学构想。

如,笔者在教学《夏天也是好天气》时,策划过与运用过这样一些方案:

方案一:(www.xing528.com)

告诉大家——读妙文 提醒自己——寻雅词

评说课文——品奇字 表现生活——学美句

方案二:

对夏天说话——理解 对自己说话——积累

对课文说话——品析 对大家说话——创造

方案三:

朗读,说理解的话 选读,说积累的话

品读,说发现的话 演读,说创造的话

以上三个方案都是四个步骤,都表现出一种顺承而下、层层推进的逻辑顺序,都表现出语言形式上的排比之美,时间的切分大致相当。它们着眼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着眼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步步为营,有序延展,形成了课文清晰明朗的教学过程。

但它们又各有个性。方案一突出的是活动方式与学习内容,方案二突出的是课型设计(说读课)与活动目的,方案三突出地用“双线”的形式强调了学生的活动,同时暗含着课型的特点。总的来看,方案三要胜出一筹,而它的来到也正是“反复酝酿”“颇费思量”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