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就是数学:一种积极的偷懒

我就是数学:一种积极的偷懒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片刻的悠闲、优游和陶然的幸福。在我的意识里,阅读是一种偷懒,一种积极的偷懒。今天,我又偷懒读到了《人民教育》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新课程小学数学思想方法解读与备课”专辑》。偷懒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动力。研究人类行为学的学者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全是“懒虫”。

我就是数学:一种积极的偷懒

教师是一个幸福的职业,不过,做教师确确实实是累并幸福着。这,我在《脑袋磕破后的笑声》一文中已经表达过,但有一点没有表明:我喜欢忙中偷懒。忙过了一阵子,抑或忙得没有头绪,抑或心情好时,我会随手翻开《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人民教育》《读者》等报刊。我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片刻的悠闲、优游和陶然的幸福。并且,这样也算是读书了,不会有“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的感觉。如此“偷懒”,或许还能“偷巧”,获得某种启发和指引,有助于手头工作的完成。

在我的意识里,阅读是一种偷懒,一种积极的偷懒。这种偷懒不是敷衍工作,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工作,是对工作的一种近乎虔诚的热衷,也是我的一种生存方式。

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我偷懒读了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书》,它让我熟悉和明白了小学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基本的教法;偷懒读了福建教育出版社的《优质课的设计与施教》,它教会我这个讲课不会说话的人(读师范上实习课时需要女同学一句一句教的人)说话,还让我学会了选择;我偷懒读了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数学教学失误分析100 例》,它让我感受到——小数学大文章,大意不得;还偷懒读了邵瑞珍先生的《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它让我明白了——要教好小学数学,光有直觉,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只有彻底的理性才能赋予一种大气;还偷懒读了《全国特级教师经验谈》《人民教育》《小学数学教师》《江苏教育》《小学青年教师》《读者》等等,它们给了我敏感的心、哲思的情。

这样的偷懒,偷来了技巧,偷来了观点,偷来了方法,偷来了思想,偷来了习惯,也偷来了自己的进步。

今天,我又偷懒读到了《人民教育》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新课程小学数学思想方法解读与备课”专辑》。啊,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偷懒,因为它——

不是教辅手册,但有精当的教学辅导。例如黄爱华、罗忱红老师撰写的《理解意义,培养数感——“数的认识”备课解读与难点透视》。

不是教学理论的阐述,但有教学理论的支撑。例如张齐华老师的《认识图形世界,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图形的认识、测量”备课解读与难点透视》。(www.xing528.com)

更有我非常敬重的曹培英先生的《“图形与变换”教学漫谈》。

曾几何时,我和王春伟老师一起研究过“平移与旋转”一课,当时苦于不能把握“平移”与“旋转”的本质。今天读到曹先生的力作,我茅塞顿开。“也就是说,平移的基本特征是,图形移动前后‘每一点与它对应点之间的连线互相平行(或者重合),并且相等。’显然,确定平移变换需要两个要素:一是方向,二是距离。……也就是说,旋转的基本特征是,图形旋转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并且各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都等于旋转的角度。’显然,确定旋转变换需要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高观点、大背景下的“教学漫谈”,解渴啊!

还有大量的经典课例,让我回味再三,获益良多。

这样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懒不偷,岂不犯傻?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脚步。”我以为,《“新课程小学数学思想方法解读与备课”专辑》,会有助于我们找出这样的教育方法。

偷懒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动力。身为IBM、惠普、贝尔实验室等知名机构咨询顾问的迪马可,正决定为懒惰寻找一些正当理由。他刚出版了一本新书名叫“偷懒:克服过劳、忙碌工作以及效率的迷思”。研究人类行为学的学者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全是“懒虫”。而那些看似勤快的人因为工作熟练了,就不想有所改进,他们的效率反而低些。爱偷懒的人总幻想着能够有更先进的玩意儿能减轻负担。那么,我们老师在工作之余或工作之中,不妨也试着“偷懒”一下,说不定正是你的“偷懒”给学生带来了莫大的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