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情大数据:文化精准扶贫全程管理

图情大数据:文化精准扶贫全程管理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活品质,提升地区生产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是文化扶贫的最终目的。3)精确管理的路径为确保文化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对整个扶贫工程实施精确管理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它能够保证各项工作间的高效衔接。精确管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操作管理公开透明依据国家方针政策,建立完善严格的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扶贫对象和扶贫项目公示制度,以及引入多方监管问责机制。

图情大数据:文化精准扶贫全程管理

1)精确识别的路径

扶贫对象要选准、选对,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于扶贫活动和扶贫对象,要以科学、有效、民主的程序把扶贫对象识别出来,做到“扶真贫”。目前,国内针对贫困户或扶贫对象的识别标准主要以国家制定的人均最低经济收入标准为依据,但文化精准扶贫所要求的精确识别并不是简单地将贫困人口准确地识别出来,更重要的是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文化贫困程度进行全面评估,精确找到导致其贫困的与文化领域相关的问题和症结所在,并将这些关键性因素准确、完善地记录在案。通过高效合规、操作性强、公开公正的程序或方式,对文化扶贫对象开展精确识别,有以下三种操作方式:一是要充分调研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文化建设现状、文化教育程度和实际文化需求;二是要选择基础相对较好的重点区域、特色地区,以及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且拥有通过掌握文化技能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能够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作为主要扶持对象,以试点典型带动整体推进;三是要从以往文化扶贫项目的总结中,提取有效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精确定位贫困对象和区域,做到一个都不少。

2)精确帮扶的路径

在全面掌握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文化方面的现实需求和导致贫困的各方因素之后,落实具体负责帮扶的人员或机构,采取“因户制策、一户一策、对症下药”的原则,逐门逐户制订个性化的文化帮扶计划,并集中力量予以各类文化扶持。针对文化精准扶贫,如何体现帮扶的精准性,可以从人、资源、环境、经济等四个维度进行挖掘。

人的自身素质是决定贫困与否的根本性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修养、改变可能导致贫困的落后传统文化观念为目标,通过实施文化战略及各种科学有效的文化传播、服务和培育方式,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信息素养、数字素养、技术素养,以及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等,从本质上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帮助其逐步树立正确、先进的现代文化价值观,为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优质文化资源是引导贫困地区逐步摆脱文化贫困的保障。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真实文化需求为基础,加大优秀文化产品供给,建成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综合性文化设施和场所;通过提供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文化资源及文化服务项目,有效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及文化知识需求;高度重视文化知识内容的及时更新,源源不断地为贫困地区提供最新最优的智力资源;积极重视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传承、保护和发扬,承载地区文化记忆,强化地区文化软实力,增强当地群众的文化自信。

升级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文化条件和文化生活环境,为促进文化扶贫工作打下牢固基础,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层面。硬环境层面,通过建设有针对性的文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贫困地区的硬件环境,尤其是信息技术环境,加大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在各类文化服务上的应用,将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贫困地区的每一个角落。软环境层面,在贫困地区探索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功能;同时,规划配套良好的政策环境,实施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选派任用优秀、合适的专业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文化服务队伍。

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活品质,提升地区生产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是文化扶贫的最终目的。文化精准扶贫应着力挖掘和开发贫困地区的文化内涵,立足当地的优秀文化历史背景和地区资源禀赋,创新利用这类文化资源,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带动力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或独特产品,提升地区文化吸引力和文化附加值;或者通过提供创业服务、信息服务、互联网服务等一系列新兴服务模式,支持当地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链,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3)精确管理的路径

为确保文化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对整个扶贫工程实施精确管理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它能够保证各项工作间的高效衔接。精确管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www.xing528.com)

(1)深化顶层战略管理

重新定位文化扶贫工作,把文化扶贫纳入整个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中;制定与贫困地区相配套的文化扶贫政策、预算和专项战略规划,明晰各级政府承担的权责;建立明确的量化指标体系,使文化扶贫规范化、制度化;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强资金整合力度和统筹兼顾,提倡并要求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建立结对扶贫。

(2)实施信息动态管理

保证扶贫信息真实、可靠,例如建立贫困人口信息网,收录扶贫对象各类资料,为每户贫困户制订有针对性的文化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扶贫对象,使稳定脱贫的对象及时退出,并及时纳入新的应当扶持的对象。

(3)操作管理公开透明

依据国家方针政策,建立完善严格的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扶贫对象和扶贫项目公示制度,以及引入多方监管问责机制。

(4)考核监督扶贫的成效

把文化扶贫工作列入有关部门和干部考核的范畴,建立考核监督程序,及时考查并精确反馈对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实施文化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的实际成效,对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效果进行量化考核与督查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