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方法提示:散文重在表达“我之心”。看似记叙生活中的人和事,但最终指向作者的情感与体悟。
第四环节:领悟,心路历程
1.作者在回忆中寄托了对老王怎样的感情?
明确: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技法点拨:卒彰显志,即在文章结尾,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
(1)“幸运的人”和“不幸者”分别指谁?
(幸运的人指的是作者自己,不幸者指的自然是老王。)
(2)结合背景,你觉得作者是“幸运的人”吗?
(“幸”与“不幸”,是相对而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作者也是不幸的,但她觉得和老王相比,她有家人、有住处,有生活费,是幸运的,老王成为作者“幸运”的参照,使作者时时感到对这位“不幸者”有所亏欠。)
2.作者的愧怍之情是一下子产生的吗?
(1)研讨课文第22自然段,“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绘制心路历程曲线。
明确:追忆——不安——愧怍
(2)据有关资料显示,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在初稿上是“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思考:修改前和修改后什么区别?
(“多吃多占”局限于物质上的愧疚,局限于两人之间鸡蛋换钱一类的交往。改为“幸运的”内涵更丰富了,这种愧疚感就主要着眼于精神,而不是物质;它表现了作者写作思维的过程,也表现了作者精神反思的过程。)(www.xing528.com)
(3)体会当时的“我”与现在的“我”不同之处。
当时的“我”:害怕、恐惧、以强笑回应,以金钱搪塞。
现在的“我”:深深忏悔自己当年在精神上对老王的冷漠。
(回忆性散文的特点是:里有两个“我”,一个是事件发生当时的“我”,另一个是写“这篇文章”时的“我”。这二者虽然都是作者本人,但是不同时期的作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是有所不同的。故事发生时的“我”,有爱心,有同情心,同时又有知识分子特有的清高;对不幸者老王的态度和情感,更多地表现为物质上的帮助,而无精神上的对等交流。写作《老王》时,作者从“文化大革命”苦难中走过来,带着严肃的自省精神在审视当年的自己,深深忏悔自己当年在精神上对老王的冷漠。)
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毕淑敏
链接阅读材料:
每个人如果回忆自己一生的经历,会看到某事错了,某事是不该的,但当时或是出于私心,或是出于无知,或虚荣,或骄矜等等,于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该做的事没有做,犯了种种错误。而事情已成过去,灵性良心事后负疚抱愧,已追悔莫及。
——杨绛《走在人生边上》
3.由此,我们读到一个怎样的作者?
作者本用不着愧怍的,但是她却愧怍了。她总觉得自己没有用心来温暖老王……我们会看到文本作者杨绛对自己生命的反思,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对自己责任的拷问,从而看到了杨绛真正的“自我”,贴近真实的内心,敢于表达最真的自我,这种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这种难能可贵的责任担当,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性美德!这种伟大的人性光辉让人肃然起敬!
作者简介:因愧怍而高贵的灵魂
在中国传统里,尊女性为先生,往往因为她那超越了狭隘性别而得到普遍认可的人格。先生杨绛,被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第一个将世界名著《堂吉诃德》翻译为汉语的人。2003 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 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融会文学、哲学、伦理学等知识,并形成自己的思考。2016 年5 月25 日,105 岁的杨绛离我们而去,但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风华。她是这个喧嚣躁动时代的一个温润的慰藉。
设计意图:如何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愧怍”之情,是本文教学中最具课程价值的中心问题。“愧怍”既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又是学生理解中的困惑所在,通过鉴赏理解和体验感悟两大活动使学生自身体验与文本的情感发生共鸣。学生通过仔细揣摩作品语言,体会重点句子和语段的表达作用,品味字里行间的深深意蕴;并在理解“愧怍”含义的同时,感受作者的自省意识与担当情怀,获得精神的滋养,得到境界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