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性教学缺位的问题及创新实践

人文性教学缺位的问题及创新实践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作品中的人、真实的人文内涵以及作为阅读者的人的忽视却很严重,导致其对作品中的人和人文性的理解残缺,从而对学生的培育也不全面。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缺少人文性的。实际上,这是一个被生活所迫、受当时文化影响,自觉维护旧的社会秩序,尊重自身社会地位的人。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有很多,人道主义教育的不足应该是其中之一。

人文性教学缺位的问题及创新实践

文学作品是对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现实的反映,其中个体和社会的价值观与呈现形态都围绕人本体与人的社会特征来展开,并且带有作者很强的个体认知与情感因素的艺术化表达特征,所以人是作品内容的主体,作品蕴含了丰厚的人文内涵,并会对人的本性、社会性特征及表现、生存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是人文性的构成基础和核心,人的特征及人所反映出的人文性是作品的基本属性,人文教育也就成了语文教育的基本属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既要关注作品中的人,又要关注学生这个阅读主体,并侧重于学生的健全本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个人素养的正常发展,让学生在教师教学作品内容的过程中受到深远的影响。可是,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作品中的人、真实的人文内涵以及作为阅读者的人的忽视却很严重,导致其对作品中的人和人文性的理解残缺,从而对学生的培育也不全面。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套式思维对作品人文内涵及学生思维品质、人本素养的扭曲

近现代以来,由于社会进步的需要以及特殊的育人价值,文学作品承担了塑造符合社会理想以及政治要求的新人的重要使命,文学作品教学的阐释也因此常常被过多地赋予了政治内涵。

这些套式思维,常常扭曲中外经典和近现代作品里的人文内涵,从而让这些作品失去丰富的文学价值。教师讲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为什么总是特别强调作者对地主阶级的憎恨?这是简单的套式思维方式的表现。读这篇作品,应更多地关注作品本身所显示出的深层内涵,这首诗里应该有对当时社会文化的不满,对社会不公、不人道的深刻认识和愤懑,这里的父亲也是受害者。作者对大堰河以及她子女的关心不仅是对劳动人民的热爱,还是对养育者以及生活同伴的一种人伦之情。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很多老师着重讲解“人生如梦”一句,认为调子低沉,过分悲观。人面对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而感慨生命的短暂、江月的永恒,怎么不行呢?难道学生有了“人生如梦”的想法,就不能健康成长?这是套式思维导致的对人的复杂性的忽略。再比如,《套中人》中的主人公历来被人们批判和嘲笑。人们常用套式思维,简单地判断这个没落社会维护者的是与非,片面地认为主人公是一个坏透了、极度令人鄙视的人。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缺少人文性的。实际上,这是一个被生活所迫、受当时文化影响,自觉维护旧的社会秩序,尊重自身社会地位的人。他是知识分子,有地位;他自尊,他希望把自己的事做好,不愿被人笑话,于是他努力地克制自己,努力地对环境及他人做出他认为自己应该做的事。其实他也忠于感情。他自认为自己与那位女人已经有关联时,他也开始关心她的弟弟。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尊严,也是为了让这位弟弟能符合社会的要求。又如,阿Q的自欺欺人历来被人们唾弃和嘲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用“儿子打老子”来嘲笑那些懦弱无能、自我麻痹的人。这与人们简单运用套式思维有直接的关系。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认识是片面的,至少不全面。其实,在那个被人人欺侮的环境里,他没有能力处处与人直接交锋,他能保持内心的不屈,敢说“儿子打老子”,我们应看到阿Q的心还活着,并没有完全麻木,他还懂得自尊、维护自尊。这也是下层人士的一种生存之道。

套式思维是怎样扭曲作品内涵,如何影响学生思维品质、人本素养,可窥见一斑。

(二)作品学习中对人的理解异化

教师对作品的认识常常缺少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人本位的理解与思考。这主要表现为缺少对作品中人性的特征、人性中可贵的地方、在存在与发展过程中人的特点体现、人的命运的关注。

比如理解莫泊桑的《项链》,一般认为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不良社会风气对人本性的严重影响以及对人的摧残。原人教版高中第四册教学参考书还说,小说“同时,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抨击和暴露”,还有人说鞭挞了资产阶级的腐朽文化。理解《项链》的主要内容,是不是就简单局限在这些背景性因素上,或将重点放在这些方面?其实,如果只是从一个失败者的劣根性和所在环境的角度去思考这篇小说的内容意义,是走偏了道路,或者可以说是没有分清认识的轻重,是一种简单的思维的反映。静心想想,在作品尖锐的对比中,作者关注的首先是这个主人公。虽然玛蒂尔德的思想、行为前后对比鲜明,文章主题意义的轻重似乎难以分辨,但是不管怎样说,作者嘲笑她的同时,对她也是有充分肯定的,同情与惋惜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的存在与命运的诸多思考。

(三)人道主义的缺位

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提倡尊重人、关怀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把它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人道主义强调关怀每个具体的人的命运,富有同情心和拯救人的正义感。这些内涵,是一个自然人、社会人应有的情感与态度。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这种情怀,他的思想就不会对人类有益处;如果社会没有了这种情怀,社会就走向蛮荒。

文学作为富有人文和社会价值的特殊传媒,是文化的一种特殊体现,它能产生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让人的心灵得到慰藉和培育。文学作品能使阅读者体会到他人的喜怒哀乐,体会到美与丑、爱与恨,激起阅读者对人类的同情和帮助。很明显,文学教育有助于培养这种情怀。可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有人缺乏起码的人情味?看见倒在马路上的人,没有想到帮扶;看见别人被欺负,回避一边;看见人去世了,没有悲痛之心;面对杀戮和战争、人权遭到忽视与践踏,没有一点痛楚?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有很多,人道主义教育的不足应该是其中之一。

当然,人道主义的缺失与前面分析的人的异化和套式思维教学等直接相关。比如,教师们讲,《项链》是批判小资产阶级虚荣心,是批判享乐主义腐朽思想的。这样说来,这个女主人公的悲剧也是自然的。这样的套式思维,让我们无法体会小人物的辛酸处境,无法理解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培养起对人的同情心,反而弱化了人们本来可能有的人道情怀。

除去这些套式因素,对作品中人物、事件的实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生活的关联性认知与体悟没有予以重视也是原因之一。比如,阅读《祝福》,仅仅理解祥林嫂够吗?如果不对当前底层生活中人们的命运进行迁移性的关注,能培养对人的关心与同情吗?没有对人物、事件的迁移性认知与体悟,就不能培养对现实的感知力。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如果不注意将作品与生活、与学生自身关联,让学生认识、体会、评价现实生活中人的喜怒哀乐,评价社会现象,并进行自我矫正,人道主义精神就难以产生。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环境里流行的功利观、物质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原部长、著名博士生导师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中说:“市场、工具理性个人主义所塑造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体,津津乐道的东西并不是其境界的高低,而是其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和市场购买力的大小。”[1]社会环境常以成功作为一个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价值评价标准。这种价值观,必然会导致社会包括教师和学生对人性、人道情怀的忽视。(www.xing528.com)

(四)文化性的缺失

文化是人及社会特征的体现。由于作品是反映人及社会特征的,所以文化性是作品的重要内涵和特征。文化性属于作品的人文性范畴,所以,文化性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特点的重要体现。文化性的缺失,会让语文教学失去基本内涵。

可是,阅读教学中,不管是古诗文教学、现代文教学,还是阅读训练,忽略作品本身的文化性和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育是常见的弊端。

除去前面提及的阅读教学的不良表现,教师在教学时常限于对语言基础及基本意义、简单的艺术特点的理解,缺少对作品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的挖掘,造成语文教学有言无文,这是阅读教学文化性缺失的又一体现。这样的教学,既偏离了作品的基本内涵和内容特征,也影响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文化特质以及真实的文化认知能力、学生人格特征和文化性因素的培育。

比如,某教学参考书提供给教师参考的、对《氓》这首诗歌的分析:在“故事和人物”里分析了女主人公率真直爽、温柔而有主见、深挚、清醒与坚强的个性特点,之后又分析了“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的艺术特点。

《氓》选自《诗经》。《诗经》的流传有它特有的意义。统治者把它当作封建教文之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写实风格告诉我们,《诗经》里蕴含了当时的人文及社会特征。阅读《诗经》,必须理解《诗经》所记载的人文及社会特征,并且必须思考:作为儒家训文,它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寄寓了什么样的人文要求?蕴含了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精神?

很明显,像教学参考书中这样的分析,没有涉及文化内蕴,人的特征与价值认识也不足。这与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古代经典作品本身存在的价值有差距。

(五)对阅读者行为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忽视

1.对阅读者行为主体性的忽视

对阅读者行为主体性的忽视,指阅读行为主体在阅读过程中的本位性、主动性没有得到重视和发挥,甚至遭到了压制。

阅读者是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学生的主动性是学习过程中学习活力的体现,对本位性、主动性的重视是实现有效、高效学习,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因素。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主体常是教师,教师以传达自身理解为主要任务,偏离了教师引领者、组织者、掌舵人这个定位。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很少有基于真实学情、全面兼顾的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基础以及阅读过程中的思维状态普遍得不到重视;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观点、态度、主体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自由质疑、发言等时常遭到漠视。

2.行为主体的创造性因素遭到忽视

创造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和素养之一,这一点常被人忽略。前文的一些探究,已经包含了一些对影响创造力形成因素的认识。教学中对创造性的影响还有以下一些方面:(1)对答案一刀切,不认可学生的创造性理解。这种现象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很普遍。对学生有创意并且合理的看法的漠视,体现在教师要么只管自我实现,要么敷衍塞责,这样自然就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力、个性以及创造力的发展。(2)教学思维机械,角度少,简单传递教学参考书的内容和习题答案是教学中的常见问题。(3)应试教育对创造力、活力的压制:课文学习习题化,尤其是高三阅读教学应试的功利性严重。阅读教学中缺少生机,缺少语言工具性、人文性的正常生长,这些都是阅读教学中的痼疾。这些教学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压制和削弱了学生的创造力以及生命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