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现代陶瓷工艺创新非遗土陶技艺

基于现代陶瓷工艺创新非遗土陶技艺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黎族的土陶器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严重的冲击,但它始终没有被工业产品所完全替代,以往的手艺人还停留在长期以来的经验积累、口传身授的技法上。我们所说的工业化生产往往是伴随着机器大生产、商品标准化、程式化的复制;而像黎族土陶这一类民间手工艺的复制和传承是非常复杂的,产品的复制多伴随着“技艺”的延续。也让黎族土陶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基于现代陶瓷工艺创新非遗土陶技艺

尽管黎族的土陶器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严重的冲击,但它始终没有被工业产品所完全替代,以往的手艺人还停留在长期以来的经验积累、口传身授的技法上。今天,手艺人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就必须不断提升技艺。加之近些年社会宣传民间工艺力度的加大,黎族原始制陶作为一门古老的手工艺,已经开始引入现代的工艺和科技,走上改进和发扬的道路。

轮塑是笔者在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新民村邢孔芳家发现的。当时邢孔芳夫妇正在赶制一批订制的大型香炉,用的是购买来的黑泥配上自己家采来的黄泥。这种成型的方法算是用到了简单的器械,先把黏土制备成均匀柔韧的泥团,放在陶车(轱辘车)中间,用手的力气推动陶车旋转,借助惯性再用双手拉坯成型,最后用脚使陶车停下取下器型。陶器在成型的过程中都是依靠旋转时双手加力塑造而成的,产生的形体也就是规整的圆形,厚薄均匀相比前两种成型的方法,轮塑制成的陶器胎壁会更薄。由于制作的器型较大,邢孔芳采用的是分段拉坯,先做器型的下半部分,然后放置一旁待稍微干了以后再搬回陶车上,继续加泥巴,随着转盘慢慢转动,逐渐向上拉出需要的器型。邢孔芳说,把泥巴放置在陶车上,要先将泥巴修圆整,并与陶车在一个中轴上运行,不偏不倚。要想让形体向外扩展,就逐渐地向外用力;反之,就是从外向里用力。这个变化完全依靠自己用力的方向和大小,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数值,只是熟练了有那种感觉在。轮塑制造出来的器型一般以自由线为主,转折的程度也比较弱,形体变化自然,常常给人一种饱满和充实的感觉。待器型略干后,妻子成运则将器型底翻向上,将用手捏好的底足逐一接在底面。整个制作过程简单熟练,这其实是半机械与半人工技术的结合,可以说已经达到某种程度上的批量生产和复制。

然而像邢孔芳家中的批量生产、复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工业产品复制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所说的工业化生产往往是伴随着机器大生产、商品标准化、程式化的复制;而像黎族土陶这一类民间手工艺的复制和传承是非常复杂的,产品的复制多伴随着“技艺”的延续。技艺的复制是工匠们在历史当中不断总结和学习而来的经验。这种民间手工艺依托于技艺的复制,把历史中蕴含的传统与内涵传承下来,是一种有意义的存在;而大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复制,是一种单一的没有继承的复写。工业化的复写本身就是根据市场需求以标准和制度化进行生产,是具有商业化特质的,是以实用性为目的的。这种工业化所标榜的标准与实用,实质上是一种对于大众文化的引导。民族民间手工艺正是由于其文化受众的单一性与地域的限制才被排除在文化工业之外。但是,文化是需要传承和灵魂的,文化的受体是大众,大众对于文化的看法直接影响到文化工业的转变。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复杂性,使其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多样性。由于工匠本身的不同理解所表现出来的最终效果可能完全不同,简单的形式复制也会因人为的不可控因素而变得不同。大众无法通过文化工业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在民族民间手工艺里则可以找到宣泄的地方。

近些年,随着窑炉技术的发展,黎族土陶也开始追求更现代、更稳定的烧制方式。在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刘梅珍告诉笔者,现在合作社已经引入了电窑,是政府资助购买的。因为有一些买家订的器型太大、太复杂,烧造起来比较麻烦,她们就会选择用电窑烧造,或是为了追求电窑烧出来的效果。电窑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也保护了树木,节约了成本,但这样也失去了黎族原始土陶的效果,所以她们现在正处在一种比较纠结的境地。往前走一步是黎族土陶完全没有涉及过的领域,但是怎样保持土陶的相对独特性,也成了黎族土陶接下来面临的困境。(www.xing528.com)

近年来,柴烧成为最为流行的陶艺作品烧制方式。在邢孔芳家中笔者发现了龙窑。据邢孔芳介绍,这座龙窑花费了10 000多元,长约15米,宽2米,高在1.8米左右,平均一年大概会烧五六窑。这种龙窑比起传统的烧制方式,更容易控制烧制氛围,温度也高出许多,因而黎族土陶的质量也随之提高。客观上讲,引入这种柴烧的方式,既可以提升土陶的质量,也更具吸引力

窑炉是制陶必备的工具,柴窑与电窑的加入,改变了黎族土陶的烧制习惯和烧制方法。也让黎族土陶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技艺的改进、科技的投入,这种工业设计和文化工业的痕迹开始出现在黎族土陶的制作中,大量的陶器被不断地复制和生产出来。尽管对于黎族土陶“复制”来说,很大一部分还是依靠手艺人从小练就的手艺,但是这种复制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在大众消费背景下,人们的功利与意愿所带来的。

从昌江保突制陶合作社和邢孔芳家中的土陶销售情况来看,现代化的生产已经是打破了传统的市场,而是寻求更大的生产规模。但是当下黎族的土陶制作绝大部分还是家庭式的作坊模式,还不完全是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各地的土陶器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但是在对各地土陶产品的比较中又可以发现其同质化,规模化生产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这里我们必须要注意,民族民间工艺如果只追求与文化工业的复制,将丢掉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