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因地施策,综合治理:中国气象灾害史

因地施策,综合治理:中国气象灾害史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实施以来,工程区累计完成营造林400多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30多万公顷、封山育林15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9%左右。2014年7月,“威玛逊”台风登陆我国华南大部,给广东、广西等地造成严重损失,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完善的区域,受灾程度明显减轻。长江澳沙荒风口综合治理工作被列为全区生态环境整治重点。

因地施策,综合治理:中国气象灾害史

沿海防护林体系由沿海基干林带和纵深防护林组成,其中沿海基干林带是建设核心。沿海基干林带包括消浪林带、海岸基干林带、海岸缓冲林带三个建设梯级,是沿海地区防灾减灾的重要屏障。纵深防护林是从沿海基本林带后侧延伸到工程区范围内广大区域的全部防护林。

沿海防护林体系是个“防护林综合体”,不仅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增加森林碳汇及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等功能,而且具有抵御海啸和风暴潮危害、护卫滨海土地、美化人居环境的作用,对于维护沿海地区国土生态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工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但受到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局限,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范围内存在大量滨海盐碱地岩石裸露地、风口沙滩地。其中盐碱地土壤“三高一重”,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地下水矿化度高,碱性重,被视为“绿化禁区”,树木极难成活,造林极其艰难。即使克服“三高”幸存下来的树木,也要迎战台风暴雨这个不速之客。因此,海防林建设绝不仅仅是在海边种些树那么简单。

区域气候、海岸地貌特征和基质类型的差异决定了工程区各段需采取不同的造林模式。林业部门将“困难立地基干林带”造林作为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攻坚重点,根据海滨滩涂盐碱地、基岩海岸岩石裸露山地、风口沙滩地等困难立地条件,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结合,综合运用工程改土、化学改土、生物改土、客土造林等措施,并采用容器苗、“ABT”生根粉、高分子吸水剂等保墒促活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努力恢复困难立地海岸森林植被,构筑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沿海人民也在反复实践中总结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造林宝典”。30年来,环渤海湾等4个类型区总结出辽河三角洲海堤防护林建设模式等27种造林模式,具体到树种选择、整地、造林技术、抚育措施、低效林改造等技术过程。

广东省在石漠化严重、土层薄的地区采取挖大穴、客土和大容器苗造林的方式;通过起垄在海水较深的滩涂上营造红树林;对土壤pH值较低的区域通过石灰改良土壤;对沿海半流动沙丘先行栽植山菠萝和老鼠刺等固沙植物,后栽植木麻黄容器大苗等。(www.xing528.com)

辽宁采用速生与中慢生树种搭配,常绿与落叶树种搭配,耐阴与阳性树种搭配,深浅根系树种搭配,肥土树种和固氮树种搭配等方法,乔、灌、草有机结合,地上、地下复层配置,建立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植物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绥中县总结的拖拉机开沟、局部整地、小坑靠壁、顶浆造林等造林技术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实施以来,工程区累计完成营造林400多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30多万公顷、封山育林15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9%左右。目前,沿海工程区以消浪林带、海岸基干林带、纵深防护林带为重点的防护林体系主体框架已初步形成,自然岸线的海岸基干林带基本实现合拢,沿海地区生态防护能力明显增强,可有效抵御沿海地区台风、海啸、海雾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沿海防护林不仅保护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提供大量的薪材、木材水果、笋竹等林产品,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丰收。据评估,1991—2010年,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减少台风等海洋灾害损失达200亿元;红树林年防护价值达50多亿元,基干林带年保护价值达450多亿元。2014年7月,“威玛逊”台风登陆我国华南大部,给广东、广西等地造成严重损失,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完善的区域,受灾程度明显减轻。2016年以来,“海马”“泰利”和“天鸽”等强台风席卷我国沿海地区,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区域均未遭受重大损失,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已经显现。据不完全统计,工程建设形成劳务收入10亿元,吸引各地投工投劳折算近百万人次,为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困难地区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工程区生态环境已得到持续改善,生态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以消浪林带、海岸基干林带、纵深防护林带为重点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主体框架初步形成,自然岸线的海岸基干林带基本实现合拢,沿海地区生态防护能力明显增强,有效减轻了沿海地区台风、海啸、海雾等自然灾害威胁。福建平潭风口造林和石头披绿是沿海防林建设的成功案例。长江澳沙荒风口综合治理工作被列为全区生态环境整治重点。经过多年不断植树造林,幸福洋吹沙地新建防护林与芦洋浦、长江澳的防护林连成一体,形成一片“林海”,成为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面积最大、成林最快、森林景观最佳、生态效果最好的示范区。如今,平潭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5.82%,全岛近地面局部地区风力有所减弱,一座绿意盎然、生态宜居岛屿展示在人们眼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