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横栏镇志:横栏镇政府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

中山市横栏镇志:横栏镇政府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横栏镇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镇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独生子女、纯女户及其他实行计划生育者进行奖励、补助,对超生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者征收城市增容费或社会抚养费,坚持查环查孕等制度,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措施,全镇人口得到有效控制。

中山市横栏镇志:横栏镇政府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

横栏镇人民政府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的方针政策,根据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制订该镇相应的行政措施,领导全镇所属各部门、各乡村和社区以及全镇人民,努力完成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提高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一、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总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横栏地区历届政府都把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在农业生产方面,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组织和领导农民进行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水稻生产进行单造改双造、挣稿改翻耕、两禾两肥制等改革。50年代开始,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出的发展农业生产“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字方针,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积极推广良种,改进耕作技术。以“养、种、积、制”(指养猪积肥、种养绿肥、积制土杂肥等)四字措施,闯过肥料关。在农业生产实行“以粮为纲”时期,水稻总产、亩产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镇水稻总产量、亩产量均增幅较大。1957年,水稻亩产量为253.98公斤,总产为20050吨;1978年亩产量达466.06公斤,总产为24822.96吨,亩产量增幅为83.5%。改革开放后,1998年水稻亩产量805公斤,比1978年增产72.7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组织和领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推行“宜种则种,宜养则养”“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策略,大力推进优质、高产、高效的“三高”农业。通过逐渐削减水稻、甘蔗等低产值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桂花鱼、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养殖面积,扩大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等,使农业产值大幅增加。1979年,全公社农业总产值1475.25万元,2005年为40324万元,比1979年增长26.33倍。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公社及大队集体陆续办起木农具制造、粮食及副食加工、砖瓦生产等工厂。之后又增办农机具修配、水泥建材生产等工厂,当时的工业产值很低。1978年,全公社工业产值122.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76%。改革开放后,镇党委、政府于80年代中即明确提出“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工业”“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发展工业上来”的工作思路,并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以镇、村集体办工业为重点,推进全镇工业快速发展。1987年7月,横栏镇被国家列为“珠三角经济开放区重点工业卫星镇”,开展“质量、品种、效益”活动,加强集体企业管理。1988年,全镇工业产值为804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3.86%,首次实现横栏镇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之后,镇政府继续大力招商引资、大力扶持兴办民营企业。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镇属企业产权改革,对集体办企业进行“保大放小,保优放劣,保质量放产值”,对经营权限不明、财务管理混乱、无市场的厂企实行“关、停、并、转”。到1996年,全镇29家集体企业转型换制,转制率达90%。2001年,确立“工业强镇”战略,提出“发展、招商、理财、创政”工作思路。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加速工业化进程。2002年,首期占地面积8700对亩的茂辉工业区建成,横栏镇的工业发展进入快速时期。2005年,开始建设占地2000多亩的永兴工业聚集群。是年,全镇已有工业企业941家,工业总产值483266万元,工业总产值比1988年增长60多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横栏镇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主要行业只有商业、小型运输业和小型修理业等。改革开放以后,镇政府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原有的行业不断发展壮大,行业类别也逐渐增多。至2003年,除国家兴办的金融保险邮政电信等行业外,全镇的第三产业户数1741家,从业人数4125人,分别是1979年的22倍和26倍。2004年,镇规划在环镇南路建设镇新中心区,面积4257亩,分商住、文化休闲、行政管理几大功能区。2005年,位于中心区内的君兰豪庭、金月湾等商住区及壹加壹大型商场已在筹建中。新中心区的建设以第三产业为主体,为镇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20世纪70年代,国家提出“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镇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1970年设公社计划生育领导组,后来还下设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加强对计生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根据《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制订横栏镇一系列相关措施与规定,推进晚婚晚育。1974年5月,制定《横栏公社关于实行晚婚和实行计划生育的十项规定》,1980年又制定《关于计划生育的规定》。对独生子女、纯女户及其他实行计划生育者进行奖励、补助,对超生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者征收城市增容费或社会抚养费,坚持查环查孕等制度,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措施,全镇人口得到有效控制。1983年,全镇人口出生率为32.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1‰;2005年分别下降为13.3‰和8.1‰。1983年育龄夫妇计划生育率为62.1%,2005年上升到92.36%。

针对沙田区教育落后的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届政府都把发展教育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按照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改革教育体制,兴办各类教育机构。改善办学条件,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基础教育,扫除文盲。不断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建设规范化学校,1987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9年,横栏镇被列为全国首批以全方位开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目的任务的实施“燎原计划”示范乡镇。建立镇、村、校三级领导机构,推进教育改革全面深入发展。1994年,镇被评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1995年,全镇19所中小学全部成为中山市“优美校园、优化管理、优质教学、优良校风”“四优达标”学校。1997年实现普及高中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均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进入21世纪,镇继续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努力创办现代化教育。2003年启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至2005年,镇内有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所、省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公办中学2所、公办小学10所、民办小学1所、幼儿园14所。

政府努力改善医疗卫生状况,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50年代开始实行预防接种制度,开展卫生防疫保健工作,实行计划免疫。1955年建立卫生防疫组织,把爱国卫生活动与除害灭病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各种环境卫生制度,指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957年,建成横栏乡卫生院。1958年,四沙片及六沙、三沙、特沙等较大的村建起卫生所(站)。1960年,各大队均办起卫生所(站)。1962年起,全区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一直延续至2005年,使横栏人民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1972年,横栏公社成立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设立办公机构,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使各种传染病逐渐下降。1985年,横栏卫生院开始计划免疫门诊。1995年建成为综合性的横栏医院,并于1997年成为一级甲等医院。1990年起,开展创建市、省卫生镇、村活动。1992年,成立镇环卫处(站)。负责镇城区的卫生工作及管理。2003年9月建起镇卫生防疫保健所,不断改善卫生防疫保健条件,提高卫生医疗保健水平。2005年,横栏镇通过省卫生镇初检,1条村创建成为省卫生村,5条村创建成为市卫生村。(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横栏文化事业不断发展。1955年建区后,区、乡开始成立业余民歌队、曲艺社或粤剧团。60年代,逐步建立有线广播站和文化室,建设露天剧场。区(公社)组建电影放映队和文艺演出队等,大力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弘扬沙田水乡传统文化。1963年成立区文化站,负责文化工作,发展文化事业。80年代,继续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和文艺机构队伍建设。1987年,镇设立文化管理委员会。1990年重新组建镇文化站。电视站和宣传文化中心。1994年举办镇首届文化艺术节。1995年,镇文化站被评为省一级文化站。1996年,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在西涌口新建横栏镇影剧院。同年成立中山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横栏镇分会,下设文学书画摄影等多个文艺协会。镇、村常在节假日举办各类文艺展演和比赛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04年镇文化站被评省特级文化站。2005年,镇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并加强对其管理,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体育事业方面,50-70年代,政府主要通过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以及组织赛艇篮球、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1987年镇政府设立体育运动委员会,领导和组织全镇的体育工作。此后又陆续成立农民体育协会以及醒狮、篮球、水上运动等多个体育运动协会。修建横栏中学游泳池、镇健身广场,在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运动场。各村也陆续修建健身广场、灯光球场等,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运动和开展体育活动。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形成篮球、游泳等传统特色体育项目,为国家、省、市输送了陈连娇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1991-1994年,横栏籍运动员陈连娇多次打破蹼泳世界纪录,并夺得世界级冠、亚军。1993年横栏镇体育代表队获中山市第二届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1997年获中山市第三届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五名。1993-2005年,镇小学生游泳队12次获中山市小学生游泳赛团体冠军。1992-1996年,横栏连续被评为中山市体育先进镇。1995年和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体育先进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推广应用科学技术。1955年,中山县在横栏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站。1964年成立横栏公社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研究机构(简称农科站),大力推广科学种田,进行农业科技应用与研究。1965年各大队相继成立农科站,随后生产队也建立农科组,构成“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农科网,加强农业科技的应用与研究。80年代起,镇确立“科技兴农”“科技兴镇”策略。1983年成立公社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科协),1989年成立镇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委),下设办公室,主管全镇的科技研究管理工作。全镇科技普及与研究应用工作进一步加强。1989年,镇经济发展总公司成立技术开发部,统一制定企业科技进步的目标和措施,加强与科技部门、科研单位的联系,统筹解决企业科技问题,促进工业及其他企业的科技应用推广与研究发展。1990年,镇农科站牵头开展试制杂优稻良种(广优育)研究活动,114亩试验田单造亩产量471.2公斤,总产5.3万公斤,打破广东省纪录。90年代开始,横栏作为全国第一批实施教育、科技与成果应用结合的“燎原计划”示范乡镇,先后建立1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大力促进了全镇高(优)质、高产、高效等“三高”农业发展、使农业效益大大提高。1991-1997年,镇获市级以上科技奖近30项。90年代以来,以开展“创名(牌)争优(质)”活动推进企业科技发展,国家专利产品、省级以上著名商标、省级以上重点新产品等不断涌现。在农村逐步普及计算机应用。2004年,镇被列为市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项目试点镇,建起了中山市镇区一级第一个面向“三农”农业信息网平台。

福利事业方面,镇人民政府关注民生,注重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福利。50年代起建立并实行“五保户”供养、军烈属优抚制度,并建立公社养老院。60年代建立并实行贫困户子女助学、特困户补助、全体农民参加的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1997年起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低保户定额发给低保金及减免子女学杂费等。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各项福利制度,提高优抚、补助标准。1997年成立镇红十字会,开展慈善救济活动。2005年,镇政府投资近千万元,在西涌裕塘街建成集饮食住宿、医疗保健、娱乐活动于一体的横栏新颐老院。同年,开始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使农民也能领到退休金,安享晚年。

三、加强镇村建设,优化生活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大沙田区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生活环境恶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横栏历届政府都十分注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强镇村建设,改变落后的沙田农村面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50年代开始,结合兴建水利,大力修桥筑路。从木桥、砖石拱桥到水泥钢筋混凝土桥,从一般乡村泥巴道路到60年代建成沙四公路、横六公路,改变以水路为主的交通状况。60年代开始,改茅草房为砖瓦房,至80年代实现砖屋化,横栏人的居住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50年代末横栏地区通电后,60年代前期居民生活也用上了电。为了改变饮用河涌水的不良卫生状况,60年代起,建设河边沙滤井,供村民饮用。七、八十年代,各村自建低压水塔,安装简易自来水。90年代,建起横栏自来水厂,全镇民众用上卫生清洁的自来水。同时推行厕所改造工作,将直排式厕所全部改建成三级化粪池厕所,改善环境卫生。60年代将西涌口确定为公社行政中心区后,逐步在西涌口建起变电站、学校、医院等。80年代以来,西涌口的建设更快更完善。1991年建成经西涌口贯穿全镇的省道岐江公路。还先后建成新的镇政府及公安国税、地税、工商等办公楼,集贸市场、邮政电信大楼、影剧院、宣传文化中心、宾馆、酒店、公园和健身文化广场等也先后建成,还新建扩建学校、幼儿园、发展商住小区。2005年,西涌口逐步成为功能齐备的镇中心区域。

80年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乡村一座座村民楼房、别墅不断建起。村村通公路,村内道路硬底化;整治内河涌,环境优美化;新建扩建学校、幼儿园、卫生服务站、各类文化技术学习场所和文体娱乐场所;较多人口居住的四沙、六沙等地建起了商贸市场、酒店等。结合经济发展以及开展创建文明村、卫生村活动,各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建设工业区和商住区,建设健身文化广场等。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镇村都制订了一系列加强农村建设和管理的规定与制度,建立镇、村环境卫生工作队伍,开展创建市、省卫生村活动,保证镇容村貌的美化与净化。2005年,全镇6条村被评为市级以上卫生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