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南地区十二五地质调查进展与成果

中南地区十二五地质调查进展与成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黄陵地区原划分的中元古代孔子河组中,新发现一套变质基性-超基性火山岩,获得La-ICP-MS锆石U-Pb成岩年龄为3017±13Ma;εHf均为正值,单阶段Hf模式年龄、两阶段Hf模式年龄与成岩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该套变玄武岩为太古宙新生地壳的产物,为黄陵地区出露的早期的绿岩建造。在孔子河地区新发现2194±13Ma的花岗岩,在樟村坪地区新发现年龄为2053±29Ma的花岗岩侵入到黄凉河岩组中,这些数据在黄陵地区岩浆岩事件中目前尚未见报道。

中南地区十二五地质调查进展与成果

(一)地层学

本次调查对武当-桐柏-大别地区部分岩石地层序列进行了清理和对比,建立了不同时期的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表。将武当-桐柏-大别地区按5个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古陆块形成阶段)、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基底形成阶段)、震旦纪—志留纪(陆内裂解阶段)、泥盆纪—中三叠世(汇聚阶段)、侏罗纪第四纪(陆相盆地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级地层划分(地层区、地层分区和地层小区),建立了武当-桐柏-大别地区太古宙—第四纪岩石地层序列。以地层分区或地层小区为基本单位,讨论了区内岩石地层发育特点,对组级(岩组)地层单位的分布、岩性组合、原岩性质及沉积环境、年代地层及生物地层分别进行了总结和描述。以早古生代地层序列为例,其地层划分见图5-3、表5-1。

图5-3 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早古生代地层分区图

表5-1 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早古生代地层划分对比表

(二)岩石学

初步建立了武当-桐柏-大别地区侵入岩年代格架和构造-岩浆事件序列(图5-4、图5-5)。对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提出了许多重要新认识,对冈瓦纳超大陆、Pangea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事件在武当-桐柏-大别地区的构造-岩浆响应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新证据。

图5-4 武当-随枣地区岩浆岩分布图

图5-5 桐柏大别地区岩浆岩分布图

(三)大地构造学

根据武当-桐柏-大别造山带地质构造演化特征,分5个阶段对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太古宙—古元古代(>2500~1600Ma)、中元古代—南华纪末(1600~630Ma)、南华纪末—志留纪(635~420Ma)、泥盆纪—中三叠世(420~220Ma)、晚三叠世—新生代(220~0Ma)。5个阶段分别对应:

(1)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早期以花岗-绿岩地体的形成为特点,是中新太古代中国古陆造陆阶段的产物,晚期相当于稳定“地台”及边缘的演化,以表壳沉积为特点,出露“地台”型沉积物组合,苏必利尔型铁建造(BIF)、孔兹岩建造及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

(2)中元古代—南华纪末。主要经历了中元古代的裂解和新元古代的板块俯冲汇聚、裂解等过程,其形成与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作用有关。

(3)南华纪末—志留纪。新元古代造山后的早古生代时期,本区转化为稳定陆台环境,并于早古生代中晚期向裂谷环境转化(图5-6)。

(4)泥盆纪—中三叠世,秦岭洋盆从离散型逐渐转变为汇聚型(图5-7)。从现有资料推测,其汇聚方式以单侧汇聚为主体,即扬子台地逐渐向华北台地靠拢,此时的大别山-北红安地区属华北台地,处于仰冲盘,沿俯冲带北侧有活动大陆边缘沉积的泥盆纪、石炭纪火山碎屑沉积及类复理石沉积等;随州地区转为台地相沉积;扬子台地区为正常的台地相沉积。

(5)晚三叠世—新生代,属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阶段。

图5-6 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早古生代大地构造分区图(www.xing528.com)

(四)重新厘定了宣化店-高桥-浠水蛇绿混杂岩带

宣化店-高桥-浠水蛇绿混杂岩带:由不同属性的物质组合(基性、超基性岩石,深水沉积的岩石及台地相物质)以一系列(条块状、楔状)构造岩片(块)相互拼贴在一起(表5-2),断片(块)呈北西向展布,具有蛇绿混杂岩带物质组成特点,可能是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古生代以来的分界(缝合线)。

图5-7 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大地构造分区图

表5-2 宣化店-高桥-浠水蛇绿混杂带的物质组成

(五)变质岩

本次调查系统地总结了武当-桐柏-大别地区区域变质岩、动力变质岩、接触变质岩、气-液变质岩和混合岩的岩石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了区内变质岩的变质矿物及矿物共生组合,对区域变质岩进行了原岩恢复,通过变质相和变质作用的研究,划分了区域变质相带;探讨了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类型,建立区内变形变质作用的演化系列,为武当-桐柏-大别地区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依据。

(六)多条中生代构造混杂岩带逐渐被识别

1.竹山-竹溪构造混杂岩带

根据构造带内物质成分的差异及不同块体物质组成的差异,可在竹山地区划分出7个构造岩片组合:①玄武岩岩片;②深海碳硅泥质岩岩片;③碳酸盐岩岩片;④辉石岩岩片;⑤中酸性火山岩;⑥碎屑复理石;⑦钙质复理石,岩块与围岩(基质)之间为断层关系,具低绿片岩相变质特征。同位素测年表明:部分玄武岩形成于晚古生代(430~420Ma)至中生代(240Ma),表明该混杂岩带形成的时代不早于早三叠世,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需要进一步厘定。

2.黄龙-丹江口构造混杂岩带

该混杂岩带包含中晚泥盆世(381.6Ma)的洋岛火山沉积序列、主体物源为新元古代(612.0Ma)的大理岩块体,孢粉化石时代为泥盆纪的碳硅石板岩岩块、新元古代镁铁质岩块,其中获得基质最年轻一组峰值年龄为221Ma,表明该构造混杂岩带由多种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成因的岩块组成,最终形成于中晚三叠世。

3.随南均川-洛阳店构造混杂岩带

该混杂岩带表现为硅质岩块体、碳酸岩块体、玄武岩块体包裹于砂岩和泥岩中,洛阳店地区表现为硅质岩和灰岩呈块体包裹于玄武岩和凝灰质砂岩中。原划为早古生代兰家畈组在柳林南和洛阳店地区分别获得了266.4±5.3Ma和约220Ma的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

(七)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系列图件的编制

以最新的1∶25万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成果为基础,编制和完成了《武当-桐柏-大别地区1∶50万地质图》《武当-桐柏-大别地区1∶100万成矿背景图》。

(八)成矿远景预测

在成矿区带划分和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大地构造环境、成矿建造、成矿地质条件(特别是主体构造线)、成矿作用及矿产时空分布规律(特别是矿床集中度和矿种类型)和物探、化探、遥感特征圈定了湖北郧西-丹江口金、锑、铁、钒多金属矿等12 个找矿远景区。成矿带内设有安徽省金寨县-七邻地区钼银铅锌矿、河南桐柏北部金银矿两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

在全国统一开展的潜力评价的基础上,编制了“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重要矿产综合预测成果图”(附图Ⅳ),共圈出55个综合预测区,其中A 级24个、B 级17个、C 级14个。根据湖北、河南、安徽三省潜力评价成果(截至2011 年底,2000m 以浅)预测:金矿资源量263 098.01kg、银矿资源量8 500.96t、钼矿资源量6 170 554.66t、铜矿资源量687 025.64t、铅矿资源量909 319.17t、锌矿资源量697 959.66t、锑矿资源量13 117.56t、铁矿资源量773 447.32×103t、钒矿资源量12 147 842.33t、稀土矿资源量3 806 847.57t、锰矿资源量5 589.68×103t、镍矿资源量666 148.64t、铝土矿资源量8 490.46×103t、萤石矿资源量28 381.35×103t、磷矿资源量794 398.58×103t、硫资源量107 152.22×103t、重晶石矿资源量46 519.00×103t、煤矿资源量3 286.00×103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