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达性安全设计|城市儿童安全公共空间

可达性安全设计|城市儿童安全公共空间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城市儿童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主要从公共空间的整体设计着手。

可达性安全设计|城市儿童安全公共空间

可达性安全设计指到达活动空间的路径要直观、安全,满足儿童的通行习惯和需求;要考虑到人与车之间的交通安全性、步行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如坠落、崩塌物等)。提高城市儿童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主要从公共空间的整体设计着手。

5.4.2.1 加大儿童公共空间的分布密度

学龄儿童到达空间步行距离一般为300~400米;10~12岁以上儿童可以借助自行车滑板车等工具达到较远的距离,以800~1 000米为宜。因此,可按照不同的儿童年龄段,对城市儿童公共空间进行相应距离的等级划分,以儿童居住建筑为中心,分别以0~50米,100~400米,500~1 000米的活动半径,高密度分布儿童活动公共空间。

5.4.2.2 改善城市中的儿童步行交通环境

现代主义的过分倚重破坏了建筑与街道之间的根本联系,公路取代街道,割裂了人、街道和家庭之间在空间角度的根本纽带。因为汽车的普及,现代城市中的多数设计都着眼于汽车,相应地,人群开始为了车的移动而各种躲避,儿童更是如此。显然汽车的移动对步行街道构成威胁。从前的人们生活在人性化的城市——街道纵横,人们自由穿行在街道到达各个公共空间,儿童在街巷胡同里尽情穿梭和玩耍。但是现在最为密集的通行多集中在公路体系上,城市中心缓慢的步行生活空间开始逐渐被抛弃和遗忘,即使被留下的也已经成了仅供城市形象展示的商业空间,居民从此进入高楼,街巷和无车的社区空间已经成为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出生的人群的记忆。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城市生活越来越依赖车辆交通。家长普遍认为汽车对儿童造成十分严重的威胁,城市儿童步行进入公共活动空间越来越困难。我国儿童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或死亡的数目也非常多,集中在中/下午放学时段的步行者中。因此,城市应该有合理的街区布局,降低儿童通勤路上的车辆通行,可通过时段限行的方式在现有基础上加以改善;或者完善步行道路网,从学校到城市的其他任何区域都应该有步行空间连接。(www.xing528.com)

5.4.2.3 用连续性的步行网络加强城市的连续性

我们的城市是不连续的,正如柯布西耶在《光辉城市》中提到的,从家庭和工作地点只有一种类型的连接。这会导致城市各个元素以极其简单的方式进行对接,孩子们从学校到家,从一个公共空间到另一个公共空间,没有很便捷的连接体系,需要绕过很多条路,需要寻路探路,这就是现代功能主义城市的模块化、功能化带来的城市不便。看似我们的城市运行速度更快,但从儿童的安全活动角度来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安全威胁因素。我们的城市迫切需要增强公共空间的连接性,提升城市各功能区块的直接连通性,加强住宅楼的连接通道,形成连续的步行网络。这个网络中有多条线路可以到达同一公共空间,而不是只能沿着一条路,人车拥挤在同一时间。此外,前文设想的“儿童通勤专用步行系统”具有积极意义,这种设计不仅能减少儿童步行出行的危险,还能降低人车混行交通拥挤的现状,对提升社区凝聚力、建立友好的邻里关系也有积极作用。

5.4.2.4 建立可持续发展区域形态

典型的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是在一定用地范围内,围绕中心合理布局,住宅、办公楼、商铺、娱乐场所、市政机构、学校、医疗中心、公园、游乐场等一应俱全,功能齐全,适合人们的居住;重视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重视儿童在区域中玩耍空间的数量和质量;区域中心到边界的最佳距离为400米。400米的半径所形成的社区规模合理,人们只需要步行5分钟即可满足生活各方面的需求;常态化的公交系统非常便捷,公交站点距离学校只有5分钟,不用担心孩子们的接送和路途遥远的问题,也无需其他车辆参与接送而造成的交通拥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