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得出合适的构造,下面采用一个简单的成本模型加以说明。作为例子,这里对一台小型货车的骨架进行轻量化优化,其构造原理如练习图1-1所示。
迄今为止,汽车的网格结构都是采用高强轧制钢型材生产出来的。这里要研究,从成本方面考虑,什么时候采用铝型材或者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型材是有利可图的。对于材料特征值(以及kW关系)可做如下假设:
练习图1-1 货车骨架的结构原理图
㊀ 数据来自A.Morsch等人的报告:以天然纤维增强塑料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为例对材料的全寿命评估,慕尼黑工业大学,2011年9月29日。
换算:1kW·h=3.6MJ。
这里的前提条件是,骨架承载型材设计的抗弯刚度相同,并且满足条件:
E钢·J钢=Ex·Jx=常数 (1)
则可以推导出构造要求为
对于替代材料的面积惯性矩则要求为
J铝=3·J钢,JGFK=5.25·J钢 (3/4)
为了进一步简化,可假设承载横截面为矩形截面,J=b·h3/12。对应于有意义的约束b=常数,则可以得出型材的高度为
由此,可以形成下面的相对重量函数(比结构重量):
或者
最后,可以得出以下的结构重量:
通过对经济性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运营成本(燃料、油、损耗)与总重量成比例关系:
KB=kB·G,kB=0.01€/(kg·100km)(www.xing528.com)
由此,可得:
KB,钢=18€/(100km),KB,铝=12.90€/(100km),KB,GFK=12.30€/(100km)(100%)(71.7%)(68.3%)
●骨架的总生产成本与材料成本成比例关系:
KH=H·I·KW=H·I·kW·GS
这里,应满足以下关系:
由此,可得出纯承载结构的生产成本为
KH,钢=1000€
KH,铝=2293€,KH,GFK=5160€
●采用相对折旧成本因子(€/km)进行经济性比较,则有:
由上面可以看出,仅通过材料替代的方法,很难实现货物运输的经济效益性。更实际的方法是通过设计手段来进一步降低钢车身的重量。
进一步应当考察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为此应当在前面的表格中添加与成形所需要的能源的数据:
●1kg钢需要PU=20MJ;
●1kg铝需要PU=140MJ;
●1kg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需要PU=150MJ。
这样,可以列出以上材料和钢材料车的生产能源平衡的比较:
DPH,铝=490kg·(185+140)MJ/kg-1000kg·(48+20)MJ/kg=91GJ就是说,生产铝材料车需要消耗91GJ的能源,生产玻璃增强纤维车需要消耗33GJ的能源。由于汽车生产商在能源混合中的成本为0.05€/kw·h,生产铝材料车身增加的成本为4550€,生产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车增加的成本为1650€。
下面对汽车使用者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首先假设,汽车生产商只把前面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汽车使用者了。进一步假设,对于日常运营所需要的燃油为0.5L/100km,而每L燃料能源含量为30MJ/L,则“折旧行驶功率”估算如下:
【方程式】
即:x(km)·0.5(L/100km)·30(MJ/L)=91×103MJ
x≥60000km
就是说,直到6万km以后,采用铝材料车身的才能达到能源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