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防员入职技能训练:指压止血方法及注意事项

消防员入职技能训练:指压止血方法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压止血适用于短暂急救止血,应在10~15min内送往“120”急救,或配合其他止血方法进行有效止血。此止血法对肢体骨折的伤病员禁止使用。将无菌敷料盖于受伤部位,并压迫伤口。根据伤病员的出血部位,正确选定上止血带的位置,并放置衬垫。当听到“120到场”的口令,迅速做好移交,大声报出“伤病员已经移交120”。

消防员入职技能训练:指压止血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指压止血操

1.训练目的

以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使参训人员掌握指压止血的操作程序,学会火灾和应急救援现场肢体或头部出血量较大的伤病员快速止血的方法。

2.场地着装

参训人员着作训服。在平地上标出起点线,距起点线3m处设置3m×3m的操作区。操作区内放置方凳一张、无菌敷料一块,方凳上坐辅助人员一名模拟伤病员。

3.操作程序

(1)环境判定。大声报出环境情况:“环境安全,满足实施指压止血条件。”

(2)伤情判定。观察伤病员的身体出血部位,有无骨折情况,询问伤病员“请问您哪里受伤了”,用手触摸伤病员的体温和脉搏,大声报出“伤病员有呼吸,有意识,某某部位出血,实施指压止血救护”。

(3)加盖敷料。用无菌敷料覆盖于受伤部位,将手指放于敷料上直接压迫受伤部位。

(4)动脉加压。根据伤病员的受伤部位,用手指压迫伤口靠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行,大声报出“指压止血成功”,如图2-49所示。

(5)伤员移交。当听到“120到场”的口令,迅速做好移交,大声报出“伤病员已经移交120”。

图2-49 指压止血

4.操作要求

(1)操作前,指挥员预先设定伤病员出血部位,明确“某某部位指压止血操开始”。

(2)参训人员首先观察环境,判定是否安全,是否符合指压止血的条件。

(3)动脉靠近心端压迫点要选择正确,压迫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准。

(4)指压止血适用于短暂急救止血,应在10~15min内送往“120”急救,或配合其他止血方法进行有效止血。

(5)在操作中须抬高伤病员受伤的肢体。

(6)根据季节、天气等相关情况,做好伤病员的防护工作。

5.成绩评定

操作规范,动作连贯,按照操作程序和要求完成为合格。

(二)加垫屈肢止血操

1.训练目的

以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使参训人员掌握加垫屈肢止血的操作程序,学会火灾和应急救援现场四肢外伤出血量大且肢体无骨折的伤病员快速止血的方法。

2.场地着装

参训人员着作训服。在平地上标出起点线,距起点线3m处设置3m×3m操作区。操作区内放置垫子一块、随车急救箱一个(内置绷带一块、三角巾一块、纱布垫一块、无菌敷料一块、红色标签纸一张、记号笔一支等),垫子上仰卧辅助人员一名模拟伤病员。

3.操作程序

(1)环境判定。大声报出环境情况:“环境安全,满足实施加垫屈肢止血的条件。”

(2)伤情判定。观察伤病员的身体出血部位,有无骨折情况,询问伤病员“请问您哪里受伤了”,用手触摸伤病员的体温和脉搏,大声报出“伤病员有呼吸,有意识,某某肢体出血且出血量较大,肢体无骨折,实施加垫屈肢止血救护”。

(3)加盖敷料。用无菌敷料盖于受伤部位。

(4)加垫屈肢。前臂出血,在伤病员的肘窝处放置纱布垫,将肘关节屈曲,用绷带或三角巾屈肘固定。上臂出血,在腋窝加垫,使前臂屈曲于前胸,用绷带或三角巾将上臂固定于前胸。小腿出血,在腘窝加垫,将膝关节屈曲,用绷带或三角巾屈膝固定。大腿出血,在大腿根部加垫,屈曲髋、膝关节,用三角巾或绷带将腿与躯干固定。加垫屈肢后,大声报出“加垫屈肢止血成功”,如图2-50所示。

图2-50 加垫屈肢止血

(5)粘贴标签。在伤病员伤口附近粘贴红色标签。

(6)伤员移交。当听到“120到场”的口令,迅速做好移交,大声报出“伤病员已经移交120”。

4.操作要求

(1)操作前,指挥员预先设定伤病员出血部位,明确“某某肢体加垫屈肢止血操开始”。

(2)参训人员首先观察环境,判定是否安全,是否符合加垫屈肢止血的条件。

(3)红色标签纸上注明止血的时间,时间采用24 h制。

(4)注意肢体远端循环,每隔40~50min缓慢松开3~5min,防止肢体坏死。

(5)此止血法对肢体骨折的伤病员禁止使用。

(6)根据季节、天气等相关情况,做好伤病员的防护工作。

5.成绩评定

操作规范,动作连贯,按照操作程序和要求完成为合格。

(三)止血带止血操

1.训练目的

以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使参训人员掌握应用止血带为伤病员止血的操作程序,学会火灾和应急救援现场四肢出血量大的伤病员快速止血的方法。

2.场地着装

参训人员着作训服。在平地上标出起点线,距起点线3m处设置3m×3m的操作区。起点线上放置随车急救箱一个(内置止血带一条、无菌敷料一块、衬垫各一块、红色标签纸一张、记号笔两支),操作区内放置方凳一张,方凳上坐辅助人员一名模拟伤病员。

3.操作程序

(1)环境判定。大声报出环境情况:“环境安全,满足实施止血带止血的条件。”

(2)伤情判定。观察伤病员的身体出血部位,有无骨折情况,询问伤病员“请问您哪里受伤了”,用手触摸伤病员的体温和脉搏,大声报出“伤病员有呼吸,有意识,某某肢体出血且出血量较大,肢体无骨折,实施止血带止血救护”。

(3)加盖敷料。将无菌敷料盖于受伤部位,并压迫伤口。

(4)正确选位。根据伤病员的出血部位,正确选定上止血带的位置,并放置衬垫。

(5)上止血带。橡胶止血带止血,左手掌心向上,留出长端(止血带长度的2/3)置于手掌左侧并用拇指压住,短端置于小拇指和无名指之间并用小拇指压住,手背(手指向上,掌根朝下)贴于加垫部位肢体的外侧,右手拿住止血带的长端顺时针绕肢体一圈半,左手中、食指将止血带的末端夹住,顺着肢体用力拉下(留有余头),形成一个半圈,右手拉紧止血带短端,将端头穿过半圈,两手分别拉住端头收紧,如图2-51所示。布料代替止血带止血时,布料应相互交叉捆绑,打活结固定,取记号笔插在布料的最外圈内绞紧,将绞紧后的笔的另一端插入活结小圈内,拉紧活结端头固定,如图2-52所示。

图2-51 橡胶止血带止血

图2-52 布料代替止血带止血

(6)粘贴标签。在伤病员伤口附近粘贴红色标签。

(7)伤员移交。当听到“120到场”的口令,迅速做好移交,大声报出“伤病员已经移交120”。

4.操作要求

(1)操作前,指挥员预先设定伤病员出血部位,明确“某某肢体止血带止血操开始”。

(2)参训人员首先观察环境,判定是否安全,是否符合止血带止血的条件。

(3)上止血带部位要有衬垫,松紧适度。

(4)选位时,上肢在上臂的上1/3处,下肢在大腿的中上部。

(5)在标签上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时间采用24 h制。(www.xing528.com)

(6)每隔40~50min要放松止血带3~5min(期间要结合指压法止血,以减少出血)。

(7)根据季节、天气等相关情况,做好伤病员的防护工作。

5.成绩评定

操作规范,动作连贯,按照操作程序和要求完成为合格。

(四)伤口包扎操

1.训练目的

以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使参训人员学会应用三角巾为伤病员包扎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方法。

2.场地着装

参训人员着作训服。在平地上标出起点线,距起点线3m处设置3m×3m的操作区。起点上放置随车急救箱一个(内置三角巾一块、无菌敷料一块、别针若干、红色标签纸一张、记号笔一支等),操作区内放置方凳一张或训练垫一块,方凳上坐辅助人员一名模拟伤病员。

3.操作程序

(1)环境判定。大声报出环境情况:“环境安全,满足实施伤口包扎的条件。”

(2)伤情判定。观察伤病员的身体出血部位,有无骨折情况,询问伤病员“请问您哪里受伤了”,用手触摸伤病员的体温和脉搏,大声报出“伤病员有呼吸,有意识,某某部位出血,实施止血救护”。止血后,大声报出“止血完毕,实施包扎”。

(3)伤口包扎。

①头部包扎。将三角巾的底边叠成约两横指宽,边缘置于伤病员前额齐眉处,顶角向后,三角巾的两底角经两耳上方,拉向头后部交叉并压住顶角,在绕回前额齐眉打结,顶角拉紧、折叠后掖入头后部交叉处内,如图2-53所示。

②单肩包扎。取三角巾一块,一底角置于健侧胸前腋下,另一底角置于伤侧手臂上,顶角置于伤侧肩胛骨位置,并反折一小块,系带在上臂的上1/3处缠绕两圈打结固定,将手臂上的底角翻至后背,与另一底角捏紧打结固定,如图2-54所示。

图2-53 头部包扎

图2-54 单肩包扎

③双肩包扎。位于伤病员背后,取三角巾一块展开,底边披于双肩上,将两底角分别从两腋下绕至背后(压住顶角)打结固定,分别在位于伤病员锁骨位置两侧的三角巾内塞入捏紧的棉花制作假扣,将顶角系带拉至锁骨位置的一侧假扣处缠绕固定,然后将剩余长度的系带拉至另一侧假扣处缠绕、打结固定,如图2-55所示。

图2-55 双肩包扎

④单胸包扎。将三角巾展开,顶角放于伤病员健侧肩上,一底角放于伤病员健侧腋下,底边盖住伤病员伤侧手臂,另一底角置于伤病员的手臂后,在伤病员的背后将顶角与底角收紧打结固定,如图2-56所示。

图2-56 单胸包扎

⑤双胸包扎。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折边置于胸前,两燕尾角分别从肩部拉至背后,将顶角系带绕过胸部与折边角打结,将两燕尾角拉紧至颈后打结,呈V形固定(背部包扎时,把燕尾巾调到背部即可),如图2-57所示。

图2-57 双胸包扎

⑥腹部包扎。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底角一长一短),折边向上横放在腹部,将顶角的系带拉至另一侧腰部,与折边角打结固定,将长的底角从胯下穿过与短的底角在侧臀部打结,如图2-58所示。

图2-58 腹部包扎

⑦单侧臀部(腹部)包扎。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折边放于伤侧腰间,燕尾角朝下对准外侧裤线,大片压住小片,顶角系带绕过腰部与折边角打结,大片包裹臀部从裆部穿过与小片打结(侧腹部包扎,将折边置于伤口上方,其余的操作方法与单侧臀部包扎相同),如图2-59所示。

图2-59 单侧臀部(腹部)包扎

⑧手(足)包扎。将三角巾展开,手指或足趾尖对向三角巾的顶角,手掌或足底平放在三角巾的中央,然后在指缝或趾缝间插入敷料,将顶角折回,盖于手背或足背,两底角分别围绕手背或足背交叉,在腕部或踝部围绕一圈后,在手背或足背打结,如图2-60所示。

图2-60 手(足)包扎

⑨膝部(肘部)包扎。将三角巾折叠成带状,其中段斜放于伤口部位,两端向后缠绕分别压于中段上下两边,包绕肢体后于腘窝处打结,如图2-61所示。

图2-61 膝部包扎

⑩小悬臂带。将三角折叠成带状,上底角置于健侧肩上,伤臂屈肘放于带状三角巾中部,下底角包绕前臂下1/3处反折至伤侧肩部,两底角在颈侧方打结,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如图2-62所示。

图2-62 小悬臂带

⑪大悬臂带。将三角巾顶角对着伤臂肘关节,上底角置于健侧肩上,伤臂屈肘放于三角巾中部,下底角包绕伤臂反折至伤侧肩部,两底角在颈侧方打结,顶角向肘前反折,用别针固定,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4)包扎后大声报出“伤口包扎完毕”,如图2-63所示。

(5)粘贴标签。根据伤病员的受伤情况,粘贴相应的急救标签。

图2-63 大悬臂带

(6)伤员移交。当听到“120到场”的口令,迅速做好移交,大声报出“伤病员已经移交120”。

4.操作要求

(1)操作前,指挥员预先设定伤病员受伤部位,明确“某部位包扎操开始”。

(2)参训人员首先观察环境,判定是否安全,是否符合包扎急救的条件。

(3)包扎时动作轻巧而迅速,部位要准确,伤口包扎要牢固,松紧适宜。

(4)使用三角巾,边要固定,角要拉紧,中心伸展,敷料贴实,封闭伤口,防止污染。

(5)参训人员应在标签纸上注明急救的时间,时间采用24 h制,将标签纸贴于伤病员伤口部位附近。若伤病员伤口出血,应在伤口周围粘贴红色标签;若伤病员骨折,应在伤口周围粘贴白色标签;若同时骨折和出血,应同时粘贴红、白标签。

(6)根据季节、天气等相关情况,做好伤病员的防护工作。

5.成绩评定

操作规范,动作连贯,按照操作程序和要求完成为合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