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板式筏形基础主梁与次梁的平面注写

梁板式筏形基础主梁与次梁的平面注写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础主梁JZL与基础次梁JCL的平面注写,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连接按以下规定执行:①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底部贯通纵筋,可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当基础梁一侧有基础板,另一侧无基础板时,梁两个侧面的纵筋构造钢筋以G打头分别注写并用“+”号相连。6)基础梁底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筏形基础平板地面标高的高差值,该项为选注值。

梁板式筏形基础主梁与次梁的平面注写

基础主梁JZL与基础次梁JCL的平面注写,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

1.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的位置为第一跨,X向为左端跨,Y向为下端跨。

集中标注的内容共有6项,各项的含义如图1-4所示。

978-7-111-47210-0-Chapter01-12.jpg

图1-4 基础主梁JZL与基础次梁JCL集中标注的6项内容

1)基础梁的编号见表1-5。

2)基础梁的截面尺寸以b×h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b×h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

3)基础梁的箍筋如果只有一种间距,仅需注写箍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写在括号内)即可;如果有两种或三种间距,先注写梁两端的第一种或第一、二种箍筋,并在前面注写箍筋道数,再依次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或第三种箍筋(不需加注箍筋道数)。不同箍筋配置用斜线“/”相分隔。

例如,11978-7-111-47210-0-Chapter01-13.jpg14@150/250(6),表示箍筋为HRB335级钢筋,直径ϕ14,从梁端到跨内,间距150设置11道,其余间距为250,均为6肢箍。

4)基础梁的底部(B打头)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的注写顺序为底部在前,顶部在后,用分号“;”分隔开来,若有个别跨与其不同者,按原位注写的规定处理。例如,B4978-7-111-47210-0-Chapter01-14.jpg25;T7978-7-111-47210-0-Chapter01-15.jpg25表示梁的底部配置4978-7-111-47210-0-Chapter01-16.jpg25的贯通纵筋,梁的顶部配置7978-7-111-47210-0-Chapter01-17.jpg25的贯通纵筋。

梁底部贯通纵筋不应少于底部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1/3,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需要在跨中加设架立筋以固定箍筋,注写时,用加号“+”将贯通纵筋与架立筋相联,架立筋注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

当梁底部或顶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如,B8978-7-111-47210-0-Chapter01-18.jpg283/5,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3978-7-111-47210-0-Chapter01-19.jpg28,下一排纵筋为5978-7-111-47210-0-Chapter01-20.jpg28。

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连接按以下规定执行:

①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底部贯通纵筋,可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

②基础主梁的顶部贯通纵筋,可在距柱根1/4跨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或在柱根附近采用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均应严格控制接头面积百分率)。

③基础次梁的顶部贯通纵筋,每跨两端应锚入基础主梁内,在距中间支座(基础主梁)1/4跨度范围采用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均应严格控制接头面积百分率)。

5)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应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以G打头对称配置。例如,G8978-7-111-47210-0-Chapter01-21.jpg16,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8978-7-111-47210-0-Chapter01-22.jpg16的纵筋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4978-7-111-47210-0-Chapter01-23.jpg16。

当基础梁一侧有基础板,另一侧无基础板时,梁两个侧面的纵筋构造钢筋以G打头分别注写并用“+”号相连。例如,G6978-7-111-47210-0-Chapter01-24.jpg16+4978-7-111-47210-0-Chapter01-25.jpg16,表示梁腹板高度hw较高侧面配置6978-7-111-47210-0-Chapter01-26.jpg16,另一侧面配置4978-7-111-47210-0-Chapter01-27.jpg16纵向构造钢筋。

6)基础梁底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筏形基础平板地面标高的高差值,该项为选注值。“高板位”与“中板位”基础梁的底面与基础平板底面标高存在高差,应将高差写入括号内,“低板位”没有高差,无需注写。

2.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有4项内容:

(1)注写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全部纵筋

1)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如,10978-7-111-47210-0-Chapter01-28.jpg25 4/6,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978-7-111-47210-0-Chapter01-29.jpg25,下一排纵筋为6978-7-111-47210-0-Chapter01-30.jpg25。

2)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纵筋相连。例如,4978-7-111-47210-0-Chapter01-31.jpg28+2978-7-111-47210-0-Chapter01-32.jpg25。(www.xing528.com)

3)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配置不同时,必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

对底部一平的梁支座两边的底部非贯通纵筋采用不同配筋值时,应先按较小一边的配筋值选配相同直径的纵筋贯通支座,再将较大一边的纵筋锚入支座。

施工及预算方面应注意:当底部贯通纵筋经原位修正注写后,两种不同配置的底部贯通纵筋应在两毗邻跨中配置较小一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即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须越过其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具体位置见标准构造详图)。

4)当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全部纵筋与集中注写过的纵筋相同时,可不再重复做原位标注。

(2)注写基础梁的附加箍筋或吊筋(反扣) 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反扣)吊筋相同时,可在基础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在原位引注。

注意:附加箍筋或(反扣)吊筋的几何尺寸应按照标准构造详图(如图1-5所示),结合其所在位置的主梁和次梁的截面尺寸而定。

978-7-111-47210-0-Chapter01-33.jpg

图1-5 附加(反扣)吊筋构造

(3)注写梁外伸部位变截面高度 当基础梁外伸部位变截面高度时,在该部位原位注写b×h1/h1h1为根部截面高度,h2为尽端截面高度。

(4)注写修正内容 当在基础梁上集中标注的某项内容(如梁截面尺寸、箍筋、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或架立筋、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梁底面标高高差等)不适用于某跨或某外伸部分时,则将其修正内容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外伸部位,根据“原位标注取值优先”原则,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

当在多跨基础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明加腋,而该梁某跨根部不需要加腋时,则应在该跨原位标注等截面的b×h,以修正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息。

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标注如图1-6所示,图中的①、②号放大详图分别如图1-7和图1-8所示。

为了方便施工,基础主梁柱下区域和基础次梁支座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的延伸长度a0值按以下规定执行:

978-7-111-47210-0-Chapter01-34.jpg

图1-6 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标注示意

978-7-111-47210-0-Chapter01-35.jpg

图1-7 ①号放大详图

1)不多于两排时,统一取为自柱中线向跨内延伸至l0/3位置,同时,对基础主梁不小于1.2la+hb+0.5hc,对基础次梁不小于1.2la+hb+0.5bbhb为基础主梁截面高度,hc为沿基础梁跨度方向的柱截面高度;hbbb分别为基础次梁截面高度和基础次梁支座的基础主梁宽度。

2)多于两排时,从第三排起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值应由设计者注明。

978-7-111-47210-0-Chapter01-36.jpg

图1-8 ②号放大详图

l0的取值规定为:对于基础主梁边柱和基础次梁端支座的底部非贯通纵筋,l0取本边跨的中心跨度值;对于基础主梁中柱的底部非贯通纵筋,l0取中柱中线两边较大一跨的中心跨度值;对于基础次梁中间支座的底部非贯通纵筋,l0取中间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中心跨度值。

当配置不多于两排,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外伸部位底部纵筋的延伸长度a0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延伸至梁端头后,全部上弯封边,第二排延伸至梁端头截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