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安曲江唐诗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西安曲江唐诗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以西安曲江唐诗园景观设计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一)设计背景与功能分析西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古城。图6-13 设计背景与功能分析(二)定位设计主题本项目所在地全长3800m,宽100m,其长条的自然形态巧妙地呼应飘带的隐喻。图6-23 石设计之一图6-24 石设计之二2.明园明园为西安城市文化展示区,该地块位于整个园区的中心地段,在园区设计中充分挖掘西安古城文化,使园林景观与城市文化交相辉映。

西安曲江唐诗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本节以西安曲江唐诗景观设计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一)设计背景与功能分析

西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古城。市政府设想在曲江开发区打造以唐诗为主题的城市标志性景观带,既可为游客和西安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是寓教于乐的综合性公园。园区内不但设计大面积的自然景观区域,还布置内容各异的休闲娱乐空间,给西安市民提供多元化室外生活平台的同时,为完善城市环境建设打下基础,见图6-13。

978-7-111-56243-6-Chapter06-13.jpg

6-13 设计背景与功能分析

(二)定位设计主题

本项目所在地全长3800m,宽100m,其长条的自然形态巧妙地呼应飘带的隐喻。盛唐飞天的造型深入人心,彰显自由、流动、浪漫、丰富的气质。抽象的飞天飘带隐喻了唐诗节奏与韵律的变化,同时可作为连续的视觉要素,将整体景观带的各种功能与形式穿插统一,形成连贯性和渐入佳境的景观体验。通过寓意飞天飘带的地势的起伏变化,使景观和功能巧妙地结合。唐诗以多种多样的形态存在之痕迹遍布在整体景观带的不同区域,铭刻了千年历史坚实的文化遗迹,见图6-14~图6-17。

978-7-111-56243-6-Chapter06-14.jpg

6-14 设计主题分析之一

978-7-111-56243-6-Chapter06-15.jpg

6-15 设计主题分析之二

978-7-111-56243-6-Chapter06-16.jpg

6-16 设计主题分析之三

978-7-111-56243-6-Chapter06-17.jpg

6-17 设计主题分析之四

(三)深化设计主题

针对飘带为主轴的景观带进行补充,形成多个主题片段的设计概念,避免景观内容与形式的单调乏味。根据园区周边环境的土地使用性质、交通系统及建筑施工的基础和依据,将整条景观带分为不同区块。不同园区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容和景观风貌:有的园区主要是社区活动的场所,有的提供城市文化展示的环境,有以商业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景观区段,也有寓教于乐的展现自然生态园林风貌的区域。各园区以水的多种形式载体贯穿,通过地形、植物、水体的相互关联,运用延续性和连贯性的造园手法来加强地块之间的联系统一,避免各地块的景观意象分割断裂。合理利用场地原有自然条件,在协调城市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前提下,突显不同区段景观的特殊性与丰富性,见图6-18~图6-22。

978-7-111-56243-6-Chapter06-18.jpg

6-18 深化设计主题之一

978-7-111-56243-6-Chapter06-19.jpg

6-19 深化设计主题之二

978-7-111-56243-6-Chapter06-20.jpg

6-20 深化设计主题之三

978-7-111-56243-6-Chapter06-21.jpg

6-21 深化设计主题之四

978-7-111-56243-6-Chapter06-22.jpg

6-22 深化设计主题之五

1.石园

石园作为整体景观带的西部首段园区,采用现代的造园手法,于入口处设置了巨大的太湖石意向建筑,既体现了现代建筑技术水平,也传达出当代人对传统文化与自然的尊重。“太湖石”作为该园区的地标性建筑,既是观光空间又是自然物象,游览者可从空穴裂缝中徜徉进入观景空间,随时可发现唐诗小品。内外的观赏与互动营造虚幻的体验,结合周围竹林景观与丰富的地面石材搭配,营造自然、淳朴的园区景观风貌,唤起游人久已淡忘的朴素与超然的回忆,见图6-23~图6-25。

978-7-111-56243-6-Chapter06-23.jpg

6-23 石设计之一

978-7-111-56243-6-Chapter06-24.jpg

6-24 石设计之二

2.明园

明园为西安城市文化展示区,该地块位于整个园区的中心地段(面积最大),在园区设计中充分挖掘西安古城文化,使园林景观与城市文化交相辉映。保留景观园区内一段唐代遗留的古城墙,以现代的钢结构玻璃建筑手法将之保护并展示出来。这段古城墙的玻璃“外壳”镌刻唐诗,造型为抽象的大雁塔负型,与西安市内现存的大雁塔中轴呼应,表达了现代人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与尊重。阳光、植物、古城墙透过玻璃渗透辉映,形成自然与人文的交响,见图6-26和图6-27。

978-7-111-56243-6-Chapter06-25.jpg

6-25 石园设计

978-7-111-56243-6-Chapter06-26.jpg

6-26 古城墙设计

978-7-111-56243-6-Chapter06-27.jpg(www.xing528.com)

6-27 明园设计

3.水园

水园周边地块为市中心居民区。为丰富市民生活和调节地域小气候,设计者在该区段开辟了巨大的人工湖,也使贯穿整体景观带的人工水系在此达到高潮。观景亭与水岸平台的设置既提供了舒适的观景条件,又满足了人的亲水性,冬季可自然形成天然滑冰场。湖边的硬铺广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旅游和节日庆典的活动区,在这里可定期举办大型唐风表演,寓教于乐,见图6-28和图6-29。

978-7-111-56243-6-Chapter06-28.jpg

6-28 水岸平台设计

978-7-111-56243-6-Chapter06-29.jpg

6-29 水园设计

4.文园

文园是社区活动的主要区段,周边区域主要以居住区为主,因此需要设置更多为居住人群服务的休闲活动设施。为突出不同区域景观功能的差异性,设计者把该区段的内容主题定位为休闲娱乐结合文化教育。照顾到不同年龄层的人群活动需要,设计了一系列以健身、游戏、教育为主题的社区活动中心,如老年活动区、唐代诗人馆、陶艺馆等,与土丘和草地等自然景观有机融为一体,见图6-30~图6-33。

978-7-111-56243-6-Chapter06-30.jpg

6-30 文园设计之一

978-7-111-56243-6-Chapter06-31.jpg

6-31 文园设计之二

978-7-111-56243-6-Chapter06-32.jpg

6-32 文园设计之三

978-7-111-56243-6-Chapter06-33.jpg

6-33 文园设计之四

5.秀园

该区段在设计过程中尊重原地形、地貌特点,以自然环境中的湖泊为景观中心点展开设计。其中临水区的设计,从更大程度上体现出“智者乐水”。湖畔码头设亲水阶梯,露天广场上配备婚礼影像服务基地和珍禽饲养馆,为湖区增添了生活情趣。夕阳洒落在宽阔平缓的湖岸,散步的珍禽与休闲的游人共同沐浴在温暖的阳光和清香的空气中,观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强调人的参与性以及人与动物和谐相融,游人在此感受到健康、时尚的生活理念,见图6-34和图6-35。

978-7-111-56243-6-Chapter06-34.jpg

6-34 湖畔码头设计

978-7-111-56243-6-Chapter06-35.jpg

6-35 秀园设计

6.喷泉广场

喷泉广场作为秀园与稚园的节点,平坦的广场形成了巧妙的动静对比和借景关系。结合“诗林”主题广场的设计概念,将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相结合。广场喷泉采用现代的电子控制技术手段,通过不同时段喷水位置和数量的调控,营造多样化的广场景观,同时可解决节假日人流过多时,场地有效使用面积不足的情况,见图6-36。

978-7-111-56243-6-Chapter06-36.jpg

6-36 喷泉广场设计

7.稚园

稚园为不同年龄段的少年与儿童提供不同的游戏区域和综合性娱乐设施,给孩子们创造彼此交往、共同嬉戏成长的娱乐环境。把唐诗小品巧妙地穿插在现代的时尚运动中,寓教于乐。注重视线中景观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环境效果,错落有致地组织好各景观构成要素,见图6-37~图6-39。

8.土园

该区段地处老城区附近,也是商业区中心,结合独特的地域特点,将该区段的景观功能定位为以商业娱乐为主。土园是整条景观带上最具商业潜能和升值潜力的区段,因此,该区段设置了风情商业街,内容涵盖多种商业项目,如餐饮、娱乐、户外演出等,吸引游客消费。营造人工的场地条件,搭建室内外浑然一体的景观构架,使商业娱乐、艺术活动与园林景观有机融合,传达唐诗意境的同时,反映当代城市人文景观对生态理念的观照,见图6-40。

978-7-111-56243-6-Chapter06-37.jpg

6-37 稚园景观构成要素之一

978-7-111-56243-6-Chapter06-38.jpg

6-38 稚园景观构成要素之二

978-7-111-56243-6-Chapter06-39.jpg

6-39 稚园设计

978-7-111-56243-6-Chapter06-40.jpg

6-40 土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