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理史话:华夷无间-和谐共处的文化认同

大理史话:华夷无间-和谐共处的文化认同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明智的中原统治者总是坚持“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字如一”的理念,“无间”就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达到和谐和相处的效果。没有在文化上的统一认识,要想“无间”是断然不可能的。比如政权的组织形式,在中央机构中,南诏王下设清平官6人,又有大军将12人,与清平官同列。

大理史话:华夷无间-和谐共处的文化认同

古代明智的中原统治者总是坚持“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字如一”的理念,“无间”就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达到和谐和相处的效果。没有在文化上的统一认识,要想“无间”是断然不可能的。

洱海地区从8世纪40年代开始,结束了长期“各姓分散,不相统一”的局面,从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推动了历史的一大进步,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奇迹。

历史学家把这个功绩挂在阁罗凤身上。他们说,南诏立国的许多事业是由阁罗凤最后完成的。他不仅把南诏的疆界向东北和南方扩展,进一步巩固了在东部地区的行政统治,而且加强了内部的组织体制,建立了南诏政权机构的基本模式。

阁罗凤心知肚明,要想在两极强权中生存,发展经济文化、增强实力乃是当务之急,人的因素第一。这方面至今仍然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竟然大胆地优待阶下囚郑回,并厚爱之。郑回,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天宝间任嶲州西泸县县令。756年,吐蕃与南诏联合攻打嶲州时,郑回为南诏所俘。因他精通儒学,受阁罗凤尊重,赐号“蛮利”,让他当王室教师,并有鞭笞不规矩的学生(当然王储也在内)的特权。由是,郑回忠心于南诏,一心不二。从此,南诏与中原的文化认同进一步加深。附吐蕃15年之后的唐大历元年(766),作为首席清平官(相当于宰相)的郑回为阁罗凤撰写了浩气凛然的《南诏德化碑》立于太和城,昭示“不得以叛唐”的缘由。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阁罗凤卒,谥“神武”。其子凤伽异先死,孙异牟寻立。异牟寻在郑回的精心调教下,汉文化修养颇高,才智出众,理政有方。他继承祖父阁罗凤的遗志,坚持和发扬既定的国策

史家概括南诏文化的鲜明特征是仿唐性、开放性,以及多元性与多源性,确实如此。南诏在保持原有地方特色的基础上的仿唐性和开放性是全方位的。比如政权的组织形式,在中央机构中,南诏王下设清平官(相当于宰相)6人,又有大军将12人,与清平官同列。即“清平官六人,每日与南诏(王)参议境内大事。其中推量一人为内算官,凡有文书,便代南诏判押处置。有副两员同勾当。又外算官两人,或清平官或大军将兼领之。”并下设六曹,类似唐的“省”“主外司公务。六曹长六人,兵曹、户曹、客曹、刑曹、工曹、仓曹,一如内州府六司所掌之事。又有断事曹长,推鞫盗贼;军谋曹长,主阴阳占候;同伦长两人,各有副都,主月终唱。诸曹稽逋如录事之职。曹官文牒下诸城镇,皆呼主者”。南诏还采用唐均田,府兵、文武官员和自由民都分到耕地,也都负有服兵役义务。为了增强国力,内地的先进耕作方法“二牛三夫制”,在南诏得到普遍使用和推广。

大理文庙(www.xing528.com)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南诏立国以后,一直以汉语当作官方语言,这给开放提供便捷、通畅的交流条件。有历史学者认为,对中国来说,南诏此举起到在境内延续了中原文化血脉的重要作用。虽然在两汉之后,中国历经三国鼎立五胡乱华南北朝对峙的分裂时段,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走向,至隋唐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为何后来又出现“第二次大一统”,说到底还是文化的作用。中华文明有一种魅力,它能产生一种文化向心力,使得落后文化被先进文化所吸引,在不断聚合后,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看待一个文明是否有生命力,有延续性,在于是否能对外来文化产生聚合作用。而这一点,古代中国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它并没有选择帝国式的对外扩张,而是凭借文化的力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明形态。既然中华文明如此充满魅力,其本身必然是重要推手。这中间,汉字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很难想象,若没有统一汉字的出现,操着各地方言中国人该如何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汉字大家都能识别认同,这就形成了文化交流的纽带,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力量。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无此纽带从而一直处于无凝聚力的散沙状态,就像巴尔干半岛地区的斯拉夫国家,如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波黑等,它们虽然语言相近,但文字各异,这就很难形成稳定的统一共同体。以此观照南诏的文化认同,对蛮夷之地大理的发展动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南诏德化碑

南诏在宗教上也是仿唐的,它将境内山川封为五岳四渎,各建神祠及三皇庙。这些举措,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其中不乏有像郑回这样精英的心血。

读郑回所撰写的《南诏德化碑》,其典雅雄辩之气,“苦心多慨慷,字字含风霜”之情,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异牟寻“以回为清平官,事皆咨之”,郑回亦常教导“中国尚礼义”。事实证明,对落后的民族“革之以衣冠,化之以义礼”,使“裸形不讨自来,祈鲜望风而至”,这些十分重要的内容,阁罗凤和异牟寻都充分认识到了。异牟寻说南诏素有“人知礼乐,本唐风化”,因此他很能接受郑回的谋略,“善其言,谋内附者十余年”。这就是富有强大文化张力的民族文化认同的结果,没有这种张力,各个民族之间迟早必然会发生强烈的冲突。

“吐蕃役赋,南蛮重数,又夺诸蛮险地之城域,岁征兵以肋镇防”,这使异牟寻苦不堪言,从而弃吐蕃而内附。而且,“异牟寻每叹地卑夷杂,礼义不通,隔越中华,杜绝声教”“遂献出檄,寄西川节度使韦皋”。最终出现了大理历史上耀眼的“点苍山会盟”,这不但是在当时中国历史上具有全局性的大事,也为此后500年间唐、宋与南诏大理国,以及吐蕃三者之间和睦相处奠定了基石。更重要的是,西南蛮夷之地,最终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国不可割裂的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