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探索贵州苗族造型艺术的地域文化研究

深入探索贵州苗族造型艺术的地域文化研究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贵州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民间艺术文化产业”“民族旅游文化产品”等公司如雨后春笋遍布省内各地。贵州旅游产品的无序开发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原生态艺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不少学者十分担忧。设计师在旅游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更应深度挖掘苗族传统艺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了解苗族传统艺术的造型特点、用色习惯、图腾符号等,强化本土地域文化的符号特征。

深入探索贵州苗族造型艺术的地域文化研究

贵州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民间艺术文化产业”“民族旅游文化产品”等公司如雨后春笋遍布省内各地。外来文化的冲击使苗族造型艺术所处的文化土壤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苗族本土文化,田园牧歌式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方式也不复存在。苗族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旅游产品、服装设计以及日常用品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对苗族传统造型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起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对苗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原生态的造型艺术的文化生态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使这些传统造型艺术承载的特有的地域文化被逐渐消解。

产业化发展尚不够成熟的贵州本土中小型企业,拥有自主设计能力的企业数量不多。民族文化产业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人才,产品设计者对原生态的民族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缺乏了解,大多数旅游产品的设计只是在苗族传统造型艺术的基础上依样画葫芦,设计缺乏新意,其经济价值和文化品位难以达到新的高度。例如,贵州蜡染旅游产品的半开发状态,使得贵州蜡染艺术的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蜡染名气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旅游市场产销需求快速循环的刺激下,导致染织工艺粗制滥造,廉价的复制品充斥市场,民族特色和地域差异荡然无存。设计上缺少创新使贵州蜡染艺术缺少活力而发展缓慢,从而加剧了传统蜡染艺术的消亡速度。贵州旅游产品的无序开发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原生态艺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不少学者十分担忧。

苗族传统造型艺术作为民族文化遗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型艺术的图形符号所承载的族群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在其口传心授的传承过程中得以延续。不论是高端奢侈品牌的元素借鉴,还是民族产业自主开发应用,对民族民间艺术开发利,不仅应把握好全球化本土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应考虑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环境。(www.xing528.com)

贵州旅游产品要想在众多文化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通过产业间的横向合作,全面加强贵州旅游产品的自主设计能力,开发具有贵州区域特色的民族文化的旅游产品,打造本土文化品牌,在旅游市场的发展进程扩大文化传播集群效应,提升其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设计师在旅游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更应深度挖掘苗族传统艺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了解苗族传统艺术的造型特点、用色习惯、图腾符号等,强化本土地域文化的符号特征。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既有贵州地域文化精髓、又具有现代气息的产品,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减少商业运作模式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以及现代机械化的制作工艺对传统艺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消解,应该成为产品设计者和产品生产和营销者认真思考的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