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阳原: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阳原: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阳原历史上处边塞要地,商业繁荣,民族交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古佛寺众多,遍及全境山川庄堡,表明佛教文化相当发达,说明佛教传入的年代是较早的。“民国”《阳原县志》载:“佛教输入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尝考吾县佛教,由来已远”。考今阳原县内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教,佛、道传入阳原历史久远,天主教、基督教传入较晚。

阳原: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佛教于什么年代传入阳原,因史志记载不详,且无专文论及,现已很难考定确切传入时间。但阳原有悠久的历史,在距今200万年前即为东方古人类生息繁衍聚居之地,境内的桑干河流域分布着泥河湾古人类文化遗址群,旧、新石器遗址就有百十多处。阳原历史上处边塞要地,商业繁荣,民族交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古佛寺众多,遍及全境山川庄堡,表明佛教文化相当发达,说明佛教传入的年代是较早的。据位于东坊城堡华严寺(俗称东大寺)最后一次修缮竣工碑记载:该寺建于西汉哀帝建平中(公元前6~3年),东汉武帝建武中(25~56年)重修,唐太宗贞观中(627~649年)大修。碑载表明,华严寺是本县建筑年代最早的寺院,保存近2000年。可惜毁于“文化大革命”中。

民国”《阳原县志》载:“佛教输入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尝考吾县佛教,由来已远”。考今阳原县内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教,佛、道传入阳原历史久远,天主教、基督教传入较晚。北魏孝文帝为缓和民族矛盾,推行汉化政策,倡导三教融通,建立三教融通的寺庙。元、明以后,受全真教“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本来一祖风”的影响,阳原寺庙中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占多数,一些寺庙中既有佛像,又有神像,而且有的寺庙内建有三教祠供奉释迦牟尼、道德天尊、孔圣神像,主持有和尚,也有道人,三教合一成为阳原深山寺庙观院的主流。最具这一特点的寺庙有竹林寺(青元山)、清虚观(大王山)、柳沟寺(清泉山)、盘崖寺(盘崖山)、海山庙(九泉山)、黄崖栈(黄崖山)、三悬洞(玉峰山)、云盖寺(鳌鱼山)、龙门寺(龙门山)。

“民国”以前,本县建寺庙庵观颇多。除文庙为东城、西城特有,城隍庙为东城、西城、开阳堡特有外,其余神庙如关帝、龙王、马王、药王、泰山、文昌、玉皇等,则大村皆有。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大小寺庙1000余座。民国《阳原县志》记载较大寺庙160余座。这些寺庙多为明、清时建,也有汉、唐、辽、金、元时建。寺庙不仅是神权的象征,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建筑艺术、造型艺术和绘画艺术。可惜部分毁于民国时期兵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县境内各村的寺庙多数改作学校或村委会(大队)。1968年,县建瓷厂需要大量木材,拆毁一大批寺庙或乐楼(戏台)。“文化大革命”以后,信仰宗教人数甚微。改革开放以后,落实宗教政策,信教民众有所增加。2000年后,信仰佛教人数渐多,有10所寺庙先后修建或开放,香火渐旺。(www.xing528.com)

寺庙管理

清代管理僧尼者,县有僧会司。本县僧会司设于治城。然其宗派,年远莫知。据查清代僧尼,自称系宗临济。临济原出禅宗,是宗第一代祖为菩提达摩,南朝梁武帝普通八年(527年)来中国。翌年,谒武帝,问答不合,遂渡江入嵩山少林寺,专耽坐禅。是为本宗缘起。是宗又名楞伽宗,乃以《楞伽经》为心要,其禅法为渐修而非忽悟。千百年来,此宗极盛,至唐武则天时为最隆,神秀为其杰出。菩提达摩,在中土为第一代祖,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五祖以下,分为两派,北宗之祖神秀,南宗之祖慧能。而南宗独传,慧能一派所依经典,为《金刚般若经》,而非《楞伽经》。此南宗与禅宗之分别。慧能门下,最多杰出,而以怀让、行思为最。怀让居洪州之南岳,行思居志州之青原山。此后,怀让之下分为临济、沩仰二宗。所谓临济宗者,来源即是。本县僧众,就近百年言,河北约分两支:一系县城弥陀寺方丈如意之五世徒温和等,民国时住西关龙王庙;一系晋僧应和之四世徒灵鹫等,民国时住城内城隍庙。河南亦分两支:清光绪初年(1875年),宁和尚假双塔金山寺地址,传教于揣骨疃、独山堡、三泉村、邓家庄、曲长城等村,此一支;又有朝和尚,于光绪三年(1877年),由东城大寺移住揣骨疃堡内之三义庙,传教各村,其弟子有围和尚、苏和尚等,此又一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义庙改设女生学校时,其再传弟子宝珍始移于下寺庙、龙王庙。我县桑干河南北各寺僧众,不外以上四支所传。各寺所奉,则为弥陀、释迦、观音以及十八罗汉等,所唪则为《心经》《金刚》《华严》《法华》以及《楞严经》等,但深明经义者,除朝、围诸和尚外,余皆喃喃,莫明深义。各僧善瞻,除寺院入款外,亦系半依唪经。奉佛教徒、僧尼而外,在家居士为数亦伙,尤以妇人为众。善男信女,实繁有徒,偶有寺观修理之举,布施仍可源源而至。其入人之深,可想而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