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指导师范生教学技能应用及提问要求

教师指导师范生教学技能应用及提问要求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使提问能达到这些预期的目的,教师还必须掌握提问的要求。提问的要求主要由清晰与连贯、停顿与速度、指导与分配、提示与探询构成。提出问题后再有一定的停顿,以便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经过长时间的适应后,这些事前说明可以减少,提问后停顿时间长短便成了要求学生做哪种回答的信号。提问指导主要是对不愿参加交流的学生的指导。为了使提示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教师指导师范生教学技能应用及提问要求

提问不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已学过的知识,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或使教学向更深一层发展。为了使提问能达到这些预期的目的,教师还必须掌握提问的要求。提问的要求主要由清晰与连贯、停顿与速度、指导与分配、提示与探询构成。

(一)清哳与连贯

要使问题的表述清晰,意义连贯,必须事前精心设计,尤其在进行高级认知提问时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在设计时对所提问题要进行仔细推敲,不但要考虑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而且要考虑学生是否能理解和接受。对于某一问题,教师或对这个问题有专门研究的人可能认为是简明的、清晰的和连贯的,而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由于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就可能认为在概念上是混乱的。例如,有的教师拿着衣藻模型问学生“衣藻是什么样的”,有的学生说像鸭梨,有的说像桃子。教师所要得到的回答是“椭圆型”,即希望在“形状”上得到回答。为什么不能得到希望的回答?主要在于问题不清晰,学生不理解教师的问题。

另外,问题的措词是否恰当,表达是否准确,也会影响提问的清晰与连贯。例如,水陆两栖动物有哪些特征?这个问题由于措词不确切,概念混乱,很难使人弄清确切的题意,难以回答。如果把问题改成两栖动物与爬行类(或鱼类)动物相比血液循环系统有哪些特征?问题就清晰明确得多,这一点不仅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在提问过程中也要注意。有时在提问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而重新措词加以说明,对于有经验的老教师可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而对于刚登上讲台的新教师,就要特别慎重,过多地改变提问中的措辞有时不但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反而会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因此,新教师不但要把在课堂上准备提出的问题详尽地写在教案上,还要推测学生的可能反应及所应采取的对策。最好使用提问计划表。

提问计划表

(二)停顿与语速

在进行提问时应有必要的停顿,使学生做好接受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思想准备。例如,在进行高级认知提问时,事先用诸如“好,让我们仔细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或“请试着给下边这个问题一个详细的答案”等说法,然后停顿三秒钟左右。提出问题后再有一定的停顿,以便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在进行低级认知提问时,停顿可稍短,问题提出后作暂短的停顿,然后指定一名学生回答,并且提问前应说:“下面请考虑一个问题,希望能尽快做出回答。”经过长时间的适应后,这些事前说明可以减少,提问后停顿时间长短便成了要求学生做哪种回答的信号

停顿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意义。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一下可以环顾全班,观察学生对提问的反应,这些反应一般都有非语言的身体动作或情绪反应。例如,学生的举手就是一种明显的信号,表明了他已经思考成熟,准备回答问题。还有一些情绪的变化,也暗示着学生准备的情况,如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又不愿举手时,他的嘴便会微微张开,身体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还抬起头来注视着教师。这些都是停顿期间给教师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停顿的时间较短,表明问题简单,要求迅速地做出回答,停顿的时间较长(三秒钟以上),表明问题比较复杂,要求仔细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关于提问的语速,是由提问的类型所决定的。低级认知提问由于问题比较简单,可以用较快的速度叙述。而高级认知提问是针对比较复杂的问题,除应有较长时间的停顿外,还应仔细缓慢地叙述,以使学生对问题有清晰的印象。如果以较快的节奏提出比较复杂的问题,学生很可能听不清题意,造成混乱或保持沉默。

(三)指导与分配

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及性格特点等都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学生理解力强,并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往往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很快举手要求回答,教师对答案也比较满意。这样教师对他们的注意较多,乐于让他们回答问题。有些学生理解问题并不慢,但不愿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一般不积极要求回答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又不善于表达,他们往往不举手要求回答问题或根本不想回答。于是,教师往往对后两种人注意较少,这就有意或无意地把班级分为一小组积极参加者和一大组被动学习者。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对提问进行适当地分配。首先,教师必须细心观察班级里谁在积极参与活动,谁对参与活动不感兴趣,对不愿参与的要调动其积极性;其次,对于不善于表达思想的学生要给予锻炼的机会,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让他们先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不断地给予鼓励和帮助,使他们逐渐地赶上去;最后,要特别注意坐在教室后面和两边的学生,这些区域常常被教师忽视。

要想使问题得到合理的分配,教师还必须学会控制学生的回答。对于不愿意参加交流的学生,在提问时应将注意力对准他们,即有所指向地望着某个学生,但并不一定让他回答问题,主要是促使其对问题进行思考。另外,不要随便接受喊出来的回答。假如有几个学生七嘴八舌地乱喊答案,教师又从中寻找正确答案,等于鼓励了他们的喊叫,结果使提问和教学都无法控制。随便接受学生喊出来的答案,会对正确答案不能肯定和表扬,对错误的回答不能提示和帮助,既会造成课堂纪律混乱,又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

提问指导主要是对不愿参加交流的学生的指导。正常提问时,总有一些学生不愿参加讨论,这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没有威胁的问题,引导他们参加活动。如果他们做出了回答,则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并且把他们的答案引入讨论之中,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如果他们不能回答,也应给予鼓励和提示,或者将问题更改一下再让其他学生回答,以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对于不愿参加讨论的学生进行不断地指导,他们会有较大进步。

(四)提示与探询

1.提示(www.xing528.com)

提示是由为帮助学生而给出的一系列暗示所组成的,当学生应答不完全或有错误时,为了使应答完整,就需要提示。提示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的回答要点突出,提示解决问题的方向,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为了使提示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使其回忆已学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回忆)。如果是因为旧知识遗忘太多,不能把已学知识和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或因为思想紧张不能联系生活中的常识而不能回答问题时,应提示学生回忆从前学过的事实、概念或生活经验、体会等。

使其理解已学过的知识(理解)。如果是因为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没有理解而不能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就应了解其对以前的学习内容理解的情况。了解的方法是让学生对与问题有关的知识进行叙述、比较、说明等。

使其明确回答问题的根据和理由(分析思考)。如果是因为学生找不出回答问题的根据和理由,或者证据不足、理由不充分,而对问题不能进行完满地回答,就应提示其对和问题有关的事实、概念等进行解释、分析、思考,从而使其明确回答的根据和理由。

使其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应用)。如果是因为不能把已学过的概念、原理、法则或技术等和问题联系起来,不能应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就应有意识地提示其回忆这些概念等的内涵和外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引导思考,活跃思维,产生新的想法(综合)。根据学生已回答的事实或条件,提示其进一步思考,进行推理和判断,预想事物的可能结果;或者加入新的材料,引导其预想事物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新的综合,产生新的想法。

使其进行判断和评价(评价)。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结论,提示其依据已学过的原理、概念、定理或规则等进行有根据的判断,评价其价值。

2.探询

探询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考虑他们最初的答案、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评论、判断和交流的能力。这种方法在使教学达到高潮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探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由于思考不深入、视野狭窄、概念错误致使不完全的应答,通过探询使其明确哪里错了及怎样错了,从而改善应答。

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或从多方面考虑问题,通过左思右想,把应答与已学事实联系起来,使问题重点突出。

使学生明确应答的根据,通过再思考修正答案的意义。

使学生根据别人的回答谈自己的想法,说明他的思考与前面哪种想法一致或不一致,对别人的应答进行修正和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