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探索和实践

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探索和实践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的启发教学之所以能影响学生的发声,是因为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中称之为联想类比和通感。这是声乐教学中调节心理和控制声音的科学依据之一。

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探索和实践

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等,在演唱和教学中常常发挥重要的作用,支配歌唱者对生理的感觉,影响情感的表达,控制歌唱行为向高层次发展。因此,对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功能的探讨,是声乐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的概念

声乐教学的心理调控功能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在一定目的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心理因素的协同活动,达到调节和控制歌唱行为的效果。

(二)心理调控的生理机制

声乐教学有别于器乐教学的特征之一,是以人体自身为“乐器”,通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等心理因素,调节和控制歌唱发声的生理机能的一种活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认识活动过程。歌唱的生理结构是由人的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听觉器官、视觉器官组成的。好的歌唱之所以能够实现各器官彼此精确的配合,完全依赖于人的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确切地说,依赖于高级神经系统——大脑皮质的调节和控制。

人之所以具有调节和控制的功能,是由于反馈机制的存在。反馈机制是人们理解调控功能的一把钥匙。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形:教师的讲解或声音示范、乐谱符号或音乐的声响作为刺激的信号,作用于学生听觉和视觉感受器,经过传入神经送到学生的神经中枢,随着大脑的指令再由传出神经支配各部分相关的肌肉运动发出声音,而后声波把这种有序的声音信息又反馈给大脑,经过感知(输入)、记忆(贮存)和思维(加工),最后建立固有的条件性反射。

在教师与学生的发声系统间、学生的大脑与歌唱运动的受控机能之间,存在一个双重建构的控制系统。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地根据学生发声和反馈信息调节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发声技能朝教学目标不断发展;而学生也在教师教学信息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内在感受及发声效果的反馈信息,不断调节自己的歌唱行为,从而使自己的歌唱技能更加完善。可见,反馈在调控连续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连接作用,是使初级控制过程转为后继控制过程的必不可少的中介环节。对反馈的感受愈清晰,歌唱技能的进步和提高就愈快。当然,反馈有正负之分。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常有无规则的进步或退步甚至停滞不前,这正是正负反馈机制在起作用。当教师的教学信息和教学目的一致,而学生的正反馈机制又在积极发挥作用时,学生的进步自然就快。而有时尽管教学信息正确,学生仍无明显反应,则是负反馈机制使然,因为负反馈能够抑制发声控制系统的变化,当然,也不能排除教师发出不当的信息的可能性。此时学生发声的受影响程度,也取决于学生的正负反馈机制的作用情况。

(三)心理调控功能的主要表现

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功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笔者现从几个主要方面入手,对心理调控的具体表现加以初步分析与探讨。

1.感觉和知觉的调控功能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声乐技术训练中的感觉一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觉特征,另一方面着重指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的综合作用感。运用多种感觉机能的互相作用及各种感觉的互相影响,对于提高技术训练效率有特殊的意义。

(1)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的综合作用。歌唱发声的动作是在大脑支配下的运动。信息进入大脑皮质,大脑的中央前回区域指挥发声器官的各部位形成歌唱发声所需的运动程度。听觉和运动觉在形成正确声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声乐训练中,通过内部感觉与外部感觉的相互作用、协调,以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减少盲目性的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利用歌唱者内部感觉的方法。这是运用歌唱者的发声器官引起的明显承受感和一定部位的内部感觉来指导歌唱的方法。②听觉过程反馈联系法。即以歌唱者所产生的听觉器官和歌唱机能之间的反馈联系,来指导歌声的形成。教师和学生都是通过听觉来感受发声的正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为学生训练出一对客观敏锐的耳朵,学生提高听觉能力的过程也就是歌唱不断进步的过程。③利用元音变形的调整方法。即在歌唱时,利用元音音色的不同和共鸣腔体的变化,直接影响发声。④以歌唱者感情为指导的方法。即以歌唱者内在激奋或坚定的情绪、意志为指导,并由此创造出所期望的歌唱腔体打开的稳定形态、歌唱肌肉的必要动作、情绪昂扬的姿态及声音的必要色彩。⑤发声肌肉定向运动的方法。教师培养学生由有意识逐渐向下意识转变的发声肌肉运动习惯,或一定的歌唱姿态、行为习惯,如口型、喉头位置、对呼吸的操纵方式等。

(2)联觉作用。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离不开比喻的手法。对生活中各种实例的比喻,能启发学生的声乐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形象感。教师通过对声音的生动描述,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声音感觉有“垂直的管子”等视觉形象,或“百灵鸟的叫声”等听觉形象。这样的启发教学之所以能影响学生的发声,是因为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中称之为联想类比和通感。学生在声音的感受过程中,这种联想不断唤起生活经验中的形象记忆,并由此获得鲜明、生动的形象。这是声乐教学中调节心理和控制声音的科学依据之一。

2.记忆的调控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学习的记忆主要包括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和运动觉记忆。

(1)视觉记忆。这包括对旋律、歌词的记忆,也包括对歌唱行为的视觉形象的记忆,这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最初步的。

(2)听觉记忆。即在内心形成一个完整的听觉表象,并随时可能转化为实际的声响。歌唱者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往往感到声乐难以捉摸、反复较大。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是因为学生在头脑中没有形成准确的声音表象,或没有对已有的正确的声音表象形成准确的记忆。这就要求歌唱者在反复的练习中,用头脑去思考,用内心去体会,记住声音形象,并随时运用听觉表象的能力,这样,歌唱者的能力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准。

(3)运动觉记忆。如同任何技能活动一样,歌唱技巧的获得也是一个由有意识向无意识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运动觉记忆的逐渐形成,正确活动逐渐巩固,意识行为逐渐向下意识行为转变,最后形成一定的歌唱行为习惯。

3.想象的调控功能

想象既是贯穿在发声训练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又是教学一系列心理活动中的一个中心环节,是一种以表象为特征的思维活动。

想象在调控中的作用,是把教学语言和学生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使歌唱技术这样一个不能直接感知而要加以思考才能深刻认识的事物,在思想上作为一个形象的实体来理解和掌握。声乐教学艺术中的想象既不同于以概念、判断、推理为思维形式的抽象思维,也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形象思维,甚至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想象。它是以对教学要求的声音概念的深刻领会和研究为基础的。这种研究和领会包含对发声技能的各种感觉体验,这种体验为教学者的想象提供某种依据和契机。换言之,训练中的想象不只是在于对音乐形象的联想,而更在于通过这种联想,达到对发声技巧的感觉和把握,以及对音乐作品情感、意境更深刻的领悟和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把想象与感觉等心理要素结合起来,达到对生理机能技巧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从而进入发声技能的更高境界。

教学艺术中的想象主要有两种类型。

(1)内心听觉想象是声音技巧实现的内在依据。(www.xing528.com)

从发声生理机能的角度分析,歌唱发声是相当复杂而又抽象的活动。大多数与发声机能联系的神经、肌肉及喉头、声带、舌根、肺等基本上不能被直接感受,因此也不能被随意控制。同时,一个具有一定音高、音量、音色的富有情感的声音,也不是单靠某一组肌肉、某一组神经群的控制就能发出来的,而是需要呼吸、发声、吐字、共鸣等神经、肌肉群的复杂、精确的协调。而预先对声音进行构思和造型的想象,就会比较易于成功地协调、统一并指挥这些复杂的肌肉动作。更确切地说,只有致力于准确地形成自己头脑中正确的声音形象,并使自己发出的声音与头脑中想象的声音一致时,才能产生科学的发声。

(2)丰富的联想是发声训练的良好途径。调动丰富的联想是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惯常使用的手法。即通过语言描绘某种想象的表象,并利用这种表象与所比拟的发声状态之间的联系,以启发学生,使学生自动地进入所要求的歌唱状态。

发声时气息明明只能吸到肺部,可是教师却说“要把气息吸到腹部”。此类说法还有很多。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说法毫无道理可言。可是,在学生的发声实践中却往往行之有效。那么,为什么在生理学上说不通的道理却在教学实践中显示出其有效性?其科学依据是什么?意大利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吉诺·贝基在来华讲学时解释了这个问题,“声乐中使用的一些术语或解释并不是生理学或物理学上的科学解释,而是歌唱者的一种想象或感觉,是心理学概念”。

事实上,声乐教师通过对声音和技能感觉的生动比喻和描述,引起学生的联想,学生通过理解教师描绘的某种表象与发声感觉之间的联系,使发声器官按照内心活动的要求去动作。当然,运用表象联想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教师的比喻要恰当、准确,要有生理学或心理学方面的依据;二是师生都要有较丰富的表象储备。总之,联想是歌唱者不可缺少的心理要素,更是声乐训练中掌握科学发声法的必要途径。

4.情感的调控功能

声乐学家历来认为,歌唱艺术是情与声两个方面的协调体现。优秀歌唱家的演唱无不声中有情、情中有声。培养和训练学生在情和声两方面建立起自然的联系,是声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毋庸置疑,声乐艺术中的“传情”——准确地、创造性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是歌唱艺术的灵魂,而声音技术则是传情达意的重要工具。声乐理论界对这两方面均有较多阐述。笔者从探讨声乐教学心理调控功能的角度分析,认为在声音的技术训练中,情意的调节和控制功能同样不容忽视。

(1)教学内容的情意性。教学内容是学生认识与学习的主要对象。作为声乐教学内容的声乐作品,其作用和其他艺术一样,在于表现情感、激发情绪。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信息是学生得以体验情意的主要来源。歌曲本身来源于有作曲家丰富情感意志参与的创作实践活动,歌曲创作的过程也是作曲家被生活实践激发的情感意志积累和升华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歌曲内容的情意必然会被教师和学生激活,由潜在静态的信息形态转变为直接歌唱的动态,并为学生所感受和体验。歌唱者的这种内在心态可以创造出热情洋溢的姿态。这种姿态必然伴随相应的面部表情、肌肉的必要动作、共鸣腔的必要形态和声音的必要色彩。在演唱歌曲时,歌曲的生动内容引起了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使他们处于情绪饱满、感情充沛的状态之中,并且自然而然地诱使腔体打开,发声机体趋向协调的兴奋状态,而不再拘泥于发声方法的运用。此时,声乐技术的要求就易于被学生接受了。

(2)情意的自动调节性。情意的活动,尤其是下意识的情意活动,对发声机能的协调运动往往有高度的调节效果。日常生活中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某人在意外地受到高度惊吓时,会发出频率相当高的“啊”音,而这个音的高度往往是歌唱者在使用发声方法时难以达到的。可以肯定,在突如其来的情境中发出这个高音时,是根本来不及也不可能有意识地想到发声机体要如何动作,而纯粹是情感自然流露促使机体下意识做出精确自动调节的结果。当然,这一方面说明歌唱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在生理上或技术上具备了克服高音技术困难的条件,另一方面也说明特殊情境中的情感体现是机械发声训练中摆脱局部机体紧张、达到协调状态的良好途径。

在演唱的艺术创造中,人们要声情并茂。在声乐技术训练中人们仍应正确认识声与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激烈的感情需要美好的声音来表达,而真实的情感也可以成为创造美好声音的技术手段之一。

(四)心理调控功能的特性

在以上对教学心理调控功能概念的界定、功能产生的生理机制的探讨,尤其是对心理调控功能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不难对声乐教学心理调控功能的特性做出如下归纳。

1.调控作用的有意识性和无意识性

人类心理活动都是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结合。声乐教师在有意识地从事声乐教学行为时,必定还会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认识与把握教学的比较隐蔽、间接的功能作用,因此,必然还会伴随一定的无意识的教学行为,从而也就使声乐教学的心理调控功能显示出有意识性和无意识性。

2.调控作用的显性和隐性

声乐技术教学的全部活动,是教师有目的地启发学生通过思维等心理活动去把握发声机能,为完成正确的歌唱发声和内容表达而进行的活动。声乐教学心理调控功能的客观效果,大多是与教学者的主观意向一致的。换言之,是被教学者所预期与认识的。这体现了心理调控的显性特征。然而,不能否认,由于心理调控功能作用的对象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他们会对声乐教师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教学行为做出能动的反映,从而调控自身的发声生理技能,这充分体现出心理调控功能的隐性特征。

3.调控作用的直觉性和暗示性

声乐教学心理调控作用的显/隐性和有意识/无意识性必然带来调控作用的直觉性和暗示性。就一般声乐教学情形而言,学生的注意力主要直接集中在教师讲解的内容上,此时的心理反应是清醒的、有意识的知觉活动。另一方面,教师的表情、动作等体态语与说话内容同时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不是有意集中于它,此时的心理反应则是模糊的、无意识的知觉活动。这种人人都有的心理倾向形成了声乐教学心理调控功能的直觉性和暗示性特征。

4.调控作用的广泛性

由于声乐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特殊性,声乐教学心理调控功能的作用远不止于促进学生掌握发声技能、发展认识能力,而在建构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形成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以及信念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估计的作用,从而全面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5.调控作用效果的两重性

声乐教学心理调控功能因其作用的内隐性、无意识性和暗示性,以及调控心理机制反馈的正负作用性,既可能产生符合教学目的正效应,也可能产生与教学目的相悖的负效应。正是心理调控功能的两重性,再次确证了深入研究与把握声乐教学心理调控功能的迫切性和极端重要性。

以上只是把心理学、生理学知识与声乐教学的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的一次尝试,这只是初步的探讨。只有建立一整套声乐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心理分析方法,才能摆脱主观随意性和纯生理技术性的消极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声乐训练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