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在第一次教育孩子失败后,失去了“从头再来”的机会,也忽视了育儿同样需要积累经验教训的规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如果第一胎失败了,一般需要第二胎来弥补和修正。
现实生活中有种说法:老大呆,老二活,老三老四是星宿。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描述了一个育儿的规律:第一个孩子当神童养,望子成龙,早早学背唐诗、学文化,偏偏忽略了养活教育,孩子没能从动手干活中积累经验、增加灵感。老大与老二、老三之间的差异,除了与遗传有关以外,也与父母不断总结教育的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家庭教育方法有密切关系。
举个例子,有过装修经验的人应该都记得,自己第一次装修的时候是多么激动——有那么多自认为绝妙的想法,都想在自家房子上实施。等房子装修完,才知道自己多么弄巧成拙,以至于发出这样的感慨:下次再装修房子,我绝对不会……
这种体会,和父母教育孩子的体会非常相似。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多数无法从书本上学到,更何况,孩子的个体千差万别,没有一本书能把所有教育孩子的方法都包罗进去。可悲的是,拥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国,除了《三字经》和《弟子规》这两本以讲道理为主的书籍外,真正具有操作指导价值的教育经典书籍不多。而且这两本书都是用便于少儿背诵的“三字句”文体来写作的,释义不够详细,孩子们虽然可以将内容朗诵(背诵)得摇头晃脑、滚瓜烂熟,但教育的效果,不是通过摇头晃脑的朗诵就能达到的。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互动,是不断地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启发—探讨—训练(干活)—总结—再总结—再修正,是在这样一系列的互动过程中完成的。如果《三字经》《弟子规》要作为教科书使用,从操作层面上讲,首先,要以教育者的立场写出“操作规程”和“训练细则”:父母怎么做,教师怎么做,社会怎么做,被教育者怎么做。其次,要站在被教育者立场上,说清楚对知识的接受、对事物的体验、习惯的养成、价值观的定型。教育,不是说和背,而是实施和行动。显然,《三字经》和《弟子规》都没能达到这样的要求。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样的文本概括性太强,没有具体操作的指导意义。“养不教,父之过”,怎么养?如何养?养里面如何包含教?教哪些?怎么教?训练规程有哪些?“父之过”?难道不是母之过?母亲起的作用可能更大吧?“教不严,师之惰”,严的标准是什么?该教哪些内容?哪些宜严?哪些宜点到为止?“师之惰”,老师的工作范畴是什么?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弟子规》因为是清代的著作,相对会实用一些,条文具体了不少。“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已经有场景感、有画面感了,但仍属于总结性的描述。“父母教,须敬听”,还是没解决教哪些、如何教的问题。同样,“父母责,须顺承”也没有涉及哪些事情该训斥、怎么训斥的问题。
有人说,在那个时代,能编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承认,在那个时代是不容易,我也承认这两部经典的高屋建瓴,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时代,需要精确的教育指导书籍,并且要和实践密切关联,需要通过这些书籍的指引和启发,通过实际的训练培养出“自立、自安、自强、靠自己立足于社会”,养活自己、服务社会的新人。显然,靠《三字经》《弟子规》这两本著作是无法达到这一目的的。
民国的语文教材,是按照现代教育的理念编写的,这是中国教育的一次大的飞跃。这个飞跃不是腾飞,而是“回归”,把中国教育从“云里来雾里去”的状态拉回到现实,使学生在文化学习中体验文字所承载的行动(动作)。
民国时期的语文、数学、地理课本,都是与生活,与一个人未来脚踏实地的生存相关联的。如,某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收录了“职业”这一课,课文是:猫捕鼠,犬守门,人无职业,不如猫犬。短短14个字,道出了人生的责任,适己而利人,人不可无职业,不可游手好闲(以致将来啃老),也不可草率地选择职业,入错行。“犬捕鼠,多管闲事;猫看门,形同虚设。”世上职业万千,有需求就有职业;可世上好职业只有一种,那就是自己喜爱,又能赖以谋生的职业。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这些宏大的道理和主义,似乎连猫犬都明白,本能地身体力行着。
那时候的课文里,隐藏的都是养活教育的理念,教你成长,教你价值观,教你将来必须要做、现在就应该去练的事情。
《小室中》:小室中,灯火明,母教女,取绒绳,学手工。(www.xing528.com)
《竹几》:竹几上,有针、有线、有尺、有剪刀,我母亲,坐几前,取针穿线,为我缝衣。
《秋天》:天气冷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的,从树上落下来,弟弟跳来跳去,用手去接着,哥哥用扫帚去扫开。
《糊纸窗》:农家小儿,揩拭窗格。糊以白纸,涂以桐油。纸能透明,且不易碎。彼告我曰:“我家无钱买玻璃,故以此代之。”
《赵至》:赵至之父,以耕为业。至年十三,父令就塾读书。一日,闻父叱牛声,掩面而泣。师问故。至曰:“予年少,未能奉养,使老父不免劳苦,故自悲耳。”
寥寥数语,尽是白描,却把人生的道理、劳作的示范、生活的不易,都融入了语文学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价值、理念彼此融合,无缝对接。
中国教育目前这种被动的局面,是各种因素叠加造成的,如一胎制,如教育理念的定位,如学制的设置、教材的编写、高考的形式……中国教育当下的积弊太多,家长不满意,用人单位不满意,社会更不满意。
只有一个孩子的现实,给很多父母造成了教育子女的缺憾,这种缺憾其实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弥补,比如办“父母预备培训学校”。父母预备培训学校要有实质的内容,要能解决问题。遗憾的是,我们国家在推行一胎制的同时,并没有考虑同步设立父母预备培训学校,导致年轻人匆匆生完孩子,就以为孩子会自己长大成人,说起对孩子的教育,除了拼命鼓励孩子读书、考试外全是空白。
话又说回来,即使当时设立了很好的父母预备培训学校,我估计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因为中国的教育一直不习惯以失败案例来评判教育效果,更何况,中国历来没有办理和运营父母预备学校的经验,开支、教员,父母是否有空,是否愿意来学习,都是问题。
怎么办?父母的觉醒,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父母必须懂得,你们的孩子不可能终身依靠你们,迟早要独立,要自立。这样的现实,就要求父母必须在合适的年龄教会孩子养活自己的技能,切不可错过。让孩子尽早成为能独立打理、规划、安顿自己生活的人,让孩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将来成为一个不给家庭和社会添麻烦的人,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从孩子学说话的时候起,父母就要履行养活教育老师的职责,从孩子会走路的时候起,就教孩子做不会做的事情,“逼”孩子做已经学会的事情,不断改善和提升,熟练生巧,精益求精。
养活教育,父母是第一任老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