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从奠基人黎锦晖[1]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这百余年的发展史可粗略分成四个阶段:从1917年到1936年,中国流行音乐在上海完成了第一个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就是黎锦晖先生,他的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等,被看作是中国第一批爱情歌曲。从1937年到1949年,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二个发展阶段,依然集中于上海。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贺绿汀[2]先生,他为电影《马路天使》创作的电影歌曲代表了这一阶段流行歌曲的创作特色,其中《天涯歌女》和《四季歌》这两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至今仍是影视金曲。第三个发展阶段是从1950年到1981。这一时期流行音乐主要集中在港台地区,以香港为开端。当时内地很多歌手陆续转移到香港发展,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语流行歌曲在香港渐趋衰落,歌手便转向台湾发展。不久,台湾的流行歌曲[3]逐步取代了国语流行歌曲在香港歌坛的位置,其标志就是谢雷的《曼丽》、姚苏蓉的《今天不回家》,它们奠定了台湾流行歌曲的领先地位。1982年以后,是流行音乐重心多元化的发展时期,也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第四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流行音乐经历了从批判到接受的发展过程。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在政治上的全面解禁和改革开放的兴起,对于刚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这一时期中国流行歌坛开始建立新的机制、开创新的格局,在这过程中培养出了大批的歌手,以及大量的流行歌曲创作者,因此,流行音乐很快从复苏走向了繁荣,并且发展成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此阶段[4],人们对流行音乐的接受与认同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在文化艺术界出现了对流行音乐的各种批评的声音,认为流行音乐中所表现的儿女情长使得年轻一代颓靡,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对邓丽君歌曲的批评。“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陆从批判邓丽君开始,引发一系列批判流行音乐的文化事件,流行音乐被定位于‘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和‘商品化艺术’。现在看来,这些批判话语既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动迎合与积极响应,也是精英主义艺术观的最初体现。而由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并不具有形成商业文化的经济环境与制度环境,更由于广大受众听赏流行音乐的主要动因在于走出禁欲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的牢笼,修复被破坏殆尽的‘情感结构’,所以他们所代表的世俗价值观与批判话语形成了明显的错位。这种错位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大众文化价值观错综复杂的生成语境。”[5]当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音乐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经过音乐家们长期的创作实践,大众对流行音乐的态度也慢慢发生着转变,不但对流行音乐的接受度大大提升,而且对流行音乐的本质属性也有了更广泛的认识。通常认为,流行音乐的本质在于其强烈的时代属性以及根植于世俗的价值观,这也就意味着,流行音乐注定将会在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大众文化的背景下被主动接受。中国流行音乐经过20世纪80年代从批判到接受的发展过程,在1992年前后,随着我国社会和文化的又一次较大转变,也发生了新一轮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作品的制作层面,二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层面,三是作品的传播与审美接受层面。这些变化在日后的发展中不仅改变着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和美学价值,也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大众的生活趣味和审美风尚。
综上所述,虽然流行音乐曾受到过“全面围剿”而产生了巨大的断层,但社会全面改革所引起的文艺思潮的改变,最终促使流行音乐获得了向更高状态发展的有利条件。面对这样一个历史转型,对于李海鹰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摆在他面前的是全新的开端。虽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要想在流行音乐界开创一番天地,必然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超前的意识,面对各种挑战是在所难免的。在创作上,他首先要求作品风格不拘一格,能够体现多样的特色和新颖的形式;其次,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民族音乐中的特色,从文化源头上发现并发展出自己的音乐语言,而不是断章取义地东拼西凑。他试图透过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在新时代的对接,衍生出符合当下审美的音乐语言和音乐性格,并由此形成他个人的创作特点。当然,回头看,他的尝试是成功的,作品《弯弯的月亮》就是最好的体现。这首作品的出现延伸出了一个流行音乐的新方向,丰富了大众在流行音乐审美上的经验,同时,他通过创作实践,印证了作为大众文化的流行音乐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时代属性与世俗价值观。纵观中国内地流行音乐从改革开放至今所经历的40年发展历程,可以说,这40年是中国流行乐坛觉醒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流行音乐已经超出了大众娱乐的层面。面对社会文化思潮的巨大变化,在文化上,流行音乐开始承担着一部分重要的社会功能。无论是用来记录由于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多重审美接受方式,还是针对现代社会的超前批判,流行音乐都走在其他门类的前面。另外,摇滚乐的发展,多元音乐题材的出现,各类关于流行音乐研讨会的举办,专业音乐工作者对待流行音乐越来越理性的态度,都表明文化政策的宽松和社会主流文化对流行音乐接受度的提升。当然,这一切都是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各部分互动发展、彼此影响的结果。(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