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水灾统计资料看,涝灾在水灾损失中所占的比例呈增长趋势,这一特点在南方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和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经分析,在我国水灾损失中,涝灾损失约为河道洪水的2倍。涝灾态势日趋恶化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平原地区天然水面严重萎缩,原有水面被大量围垦,成为低洼易涝耕地。
(2)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向周边地区高速扩张,这些地区又往往是低洼地带,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导致地表积涝水量增多,加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涝水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排涝通道和滞蓄雨水设施不充分,从而造成一旦发生较强的降雨就出现严重内涝的情况。
(3)随着江河堤防的加高,低洼地区的排涝也更加困难。面对日趋严重的内涝问题,单纯的排水措施难以应付。农业地区涝灾的严重化多归咎于对内陆水面的蚕食,退田还湖,逐渐恢复适度的水面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缓解内涝问题的合理选择;城市内涝则源于地面硬化面积的增加和城市向低洼易涝地带的扩张,治理城市内涝宜采取分散式的雨洪就地滞蓄消化措施。(www.xing528.com)
因此,防洪和除涝要统筹考虑,局部地区要加强涝灾防治。针对这些地区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实施计划,国家和地方辅之以经费支持,因地制宜地采取退田还湖、移民安置等方式,在30~50年时间内有效地增加内湖水面面积,达成易涝区人水协调的生产与发展。配合城市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建设城市雨洪利用设施,以城市为重点防护对象,逐步形成协调配套的防洪除涝格局。
另外,要理顺管理体制,在全面实行水务管理改革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角度,将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洪涝防治等事业逐步划归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为水利部门综合管理城市洪涝灾害提供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